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看竹淇园好,况逢地主留。人今同蒋翊,兴欲胜王猷。
玉酿青瓷瓮,金盘紫石榴。寒风凄月夜,篝火话交游。
幽兰湛秋露,远系君子思。繁华逐飘风,乃以色见知。
春阳无悴容,冰雪有令姿。感物固贫贱,反躬服芳菲。
鹿鸣咏好我,永谢贻令辞。愿言慰离别,勖德此其时。
自惟明似镜,何用曲如钩。未获唐臣荐,徒遭汉吏收。
悠然安性命,复此纵歌讴。石父能无辱,虞卿即有愁。
归田终寂寂,行世且浮浮。不假侪群彦,真堪客五侯。
高人求款洽,末俗避喧啾。藜杖常他适,绳枢每自缪。
与人殊用舍,在己寡愆尤。济济违班列,伥伥远匹俦。
能诗齐杜甫,分道偪庄周。达饮千钟酒,高登百尺楼。
艰危仍蜀道,留滞复荆州。鹤度烟霄阔,龙吟雾雨稠。
东行观海岛,西逝涉江流。自拟需于血,何期涣有丘。
古书尝历览,大药岂难求。抚事吟《梁父》,驰田赋《远游》。
堂名希莫莫,亭扁效休休。槛日吟东济,窗风背北飕。
鸣琴消永昼,吹律效清秋。雅俗居然别,仙凡迥不侔。
多闻踰束皙,善对迈杨修。尽有匡时略,宁无切己忧。
尘埃深灭迹,霜雪暗盈头。始见神龟梦,终营狡兔谋。
雪埋东郭履,月满太湖舟。急景谁推毂,流年孰唱筹。
凌波乘赤鲤,望气候青牛。好结飞霞佩,胡为淹此留。
道人住在小玄洲,山水之间庭户幽。松挂片云招宿鹤,池开半月隐灵虬。
仙书待写榴皮字,燕坐真乘莲叶舟。为论先天过夜半,知师心与太虚游。
上界金为阙,蓬莱玉作城。日行黄道正,星列泰阶平。
尧帝尊巢父,轩皇候广成。真符传世久,公衮赐衣荣。
屡遣皇华使,遥迎碧落卿。竹宫祠太乙,桂殿礼通明。
班出三台立,身先百辟行。琅函宣蕊笈,琼醴进霞觥。
河应千年润,嵩呼万岁声。飙车回绛节,霜匣秘苍精。
凫坠云中舄,鸾吹月下笙。山林皆动色,猿鸟亦知名。
枸杞山篱晚,芙蓉野岸晴。极知诗有思,谁谓道无情。
草圣超怀素,传家过伯英。书签森戢戢,琴石立庚庚。
梵气开三景,玄风被八纮。鸿猷资化育,鲸海望澄清。
曼倩偷桃者,安期采药生。金丹如可赐,凡骨洒然轻。
金烛承恩出院迟,玉堂学士草麻时。明朝出国新端午,彩笔应供帖子诗。
龙印留官字,霜花剥暗毛。长鸣愁过影,祇忆九方皋。
帘衣深下,但溟濛一片,频飞轻雾。十里红楼都似水,惟有莺声低度。
杨柳多情,和春共瘦,还替春凄苦。揉昏搓暝,粉香犹未成絮。
生怕燕子归来,沉沉绿暗,换了门前路。见说钿车南陌少,几日芳游轻误。
山枕馀熏,云屏萦梦,绊得清寒住。无聊人起,洒窗时响疏雨。
閒从支许倚危阑,澹荡春风纵目宽。东注洪波归控驭,北迷烟树望瀰漫。
侵云双塔崚嶒出,背日千帆转侧看。今古沧桑成梦幻,画图舒卷且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