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暮春时节,宣华苑的摩诃池畔,游人如织,到处是一派绿围红绕的融融春意。春光是那样妍丽明媚,海棠花开得正盛,那鲜艳的花朵活像美人微醉泛红的脸蛋儿,而盛开的桃花则以其浓烈的芬芳欲将暖风醺醉。挑菜节刚刚过去不久,才清闲了一阵,寒食节又要到了,满城的丝竹管弦乐声已经拉开了寒食春游的序幕。只见路上宝马争道,装饰着华丽车盖的香车扬起点点轻尘,人们都争着预订下新亭馆,以备春游时歇宿。
岁月暗暗流逝,使我惆怅不已。雨收云散中,又一个春天即将逝去,我只有黯然销魂。梳妆匣内如满月一般的宝镜被合了起来;钗头凤被拆成了两股,遗弃一旁;那弦柱排列如雁阵的小秦筝再也无心弹起。而今我身在远离故乡和朝廷的边远之地,每日只能面对着迷乱的群山、废弃的营垒,或高楼飞观,独自傍徨。仿佛只有暮春里乘东风漫天飞舞的杨花才理解我的痛苦,一副凝愁含恨的样子。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摩诃(mó hē)池:古时成都地名,隋代蜀王杨秀所开,为蜀中游览胜地之一。
参差(cēn cī):长短、大小、高低不齐的样子。
韶光:美丽的春光。
妍拥:美好可爱。
挑菜:宋代民间习俗,以农历二月初二为挑菜节。
禁烟:旧俗,冬至后一百晕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也称禁烟。
一城丝管:指成都歌舞娱乐之风甚盛。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代指音乐。
金鞍:金饰的马鞍,代指宝马。
年华暗换:岁月暗暗流逝。本自苏轼《洞仙歌》词:“但屈指、酉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的样子。
雨收云散:喻指冶游之事己成过去。
镜奁(lián)掩月:把镜子关进匣子里。月,喻镜。
钗梁拆凤:凤钗被折为两段。喻指情人分离。
秦筝:古乐器名,十三弦,传说为秦代蒙恬所造。
斜雁:秦筝十三弦的弦柱如雁行排列。这里用李商隐《昨日》诗:“十三弦柱雁行斜。”这句实际上是暗示欢会已成过去,乐器在那里闲放着。
孤垒:废弃的防御工事。
危楼:高楼。
飞观:商耸的楼观。
和恨:含恨。
这首词的写上阙春日游摩诃池所见,表现出一派上下安于逸乐,毫不以国难为念的局面;下阙表达词人惆怅年华渐老,功名梦断,只能茫茫然地随众人沉醉于安乐的满腔郁闷。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
上阙首句以“追游”二字总括,下文铺展开来。词中点染出诱人的美景,暗示春光对游人的召唤。词中又描绘了锦城士人“金鞍争道,香车飞盖”的那种近乎疯狂的游春热潮。五彩缤纷,笑语喧闹,作者的笔下有声有色,写来相当传神。
下阙笔锋陡转,在欢乐的游春人群中出现了一位独自向隅满怀愁绪的特殊游客,这就是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陆游自己。他一方面叹老,由于“年华暗换”、“雨收云散”,心境已自不同,面对繁华热闹的场景,他的脑子里却充满了摒除丝竹、收拾铅华之类的反向叫思维。另一方面是思乡,由于愁绪满怀,他眼中的春景也失去了光彩,只不过是一片“乱山孤垒”,几座“危楼飞观”而已。作者抒写自己的愁绪,用笔很是别致,尤其是“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三句,把美好的东西涂成灰暗的色调,饶奁无光,风钗散落,筝柱歪斜着闲列两旁。这是以物喻人,而且达到了深入内心的程度。结尾处,以漫天飞舞的杨花比喻愁苦,很像北宋词人“贺梅子”笔下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而陆游却是把自己的愁绪混和入于其中,使之充塞于天地之间。
全篇运用以乐景衬衷情的方法结构成章。上片,极写成都名胜摩诃池暮春景色之明媚多彩及士女游乐之狂荡奢靡。冶游者中,自然有诗人的身影,但他似乎别有心事。“看金鞍争道”云云,一个“看”字,暗含冷眼旁观之意。换头处忽以“惆怅年华暗换”一句跌出铺叙春游景象的本意:美好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身在天涯”,流宕无归!“镜奁掩月…”的男女旧欢之丧失,只是一个陪衬,“乱山孤垒,危楼飞观”的身世家国之悲才是抒情的主线。篇末“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融情人景,以飘零的杨花自喻身世,更是凄恻感人。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命,赴南郑前线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到南郑后,他“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但这种生活不到一年,随着王炎的罢职,陆游也离开了南郑到成都任职。此词即是游成都摩诃池而作,时在二月二日的“挑菜节”。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城居日高眠,奇景误朝绮。趋曹晚回车,长对西山紫。
一日复一日,冥行不知止。昼阅尘世容,暮浴大海水。
宁知孤根悲,磨旋一蚁子。快倚阁东西,魂归堕乡里。
我闻十日出,大千岌崩圮。争斗无时休,中天失旖旎。
谁来一矢加,㸌落不可底。万象沉中宵,颠倒孤枕倚。
披衣鸡忽鸣,苍莽寸心里。
龆龀谈经动圣聪,山川英气向来钟。中书落笔万人绕,天陛赐袍千载逢。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犹能通笮邛。
匡时独抱杞人忧,谏猎书成更远游。逐客梦随青海月,仙曹香散白云秋。
惠文列署閒霜简,神武新军卸锦韝。报国犹馀长剑在,不须常抚大刀头。
古人善观人,其孚如视龟。后是数十年,理事可逆推。
何尝爽分寸,自足制盈亏。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
生子实不令,貌求惟有几。虎欲既逐逐,狐行亦绥绥。
于时曹侍中,中山拥旌麾。相逢輶轩使,王鬷贰三司。
谓言国若鼎,寘安毋易危。人才出试可,边患稔愆违。
消衅必思豫,恃吾有足支。西枢本兵地,举纲振其维。
迟当属之子,在子究所施。鬷虽践枢筦,夏强适斯时。
谋弱遂弗振,斥去乃其宜。亿言不幸中,国岂终莫医。
坡翁忠义人,闻之为愕眙。写寘尺纸中,示作垂世规。
流传百年后,引贯珠累累。清夜一发楮,光晶射南箕。
我观与众异,慨今谁致之。自古泰治世,守道在四夷。
滥觞起毫芒,流末诚渺瀰。猗那久不作,国蹙祚已移。
展卷怀所钦,凄风振庭枝。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忆酌寒泉沁齿牙,马嘶高柳避尘沙。无端一夜霏微雨,开遍沿村苜蓿花。
醉歌寒食夜,花照武陵溪。吟钵聊先击,诗筒更远提。
影随春色动,芳与国香齐。玉节重来赏,僧窗觅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