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袂 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注释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
踟蹰:徘徊。

赏析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 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最后尾联则是说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北澶车马来何暮,芹茅池边失欢聚。有分共为文字游,却向西郊话今古。

人赖聪明多自伪,信厚期君中有主。职事无尘静相对,满榻诗书香数缕。

严扃如在柳阴中,绿幄朱帘细风度。紫犀銙破雪花浓,石鼎煎声绕窗户。

准拟七椀邀卢仝,清涤烦襟出新句。共笑先生最贫苦,误使帘前客相慕。

虚名薄利能几多,裹饭区区来复去。

蓼花繁,桐叶下。寂寂梦回凉夜。城角断,砌蛩悲。月高风起时。
衣上泪。谁堪寄。一寸妾心千里。人北去,雁南征。满庭秋草生。
品极王封壶有妃,其馀国艳视诸姬。
上黄贵紫知无敌,藏白分青合付谁。
旧谱由来虚爵邑,新名此去备藩维。
古之兄弟方华鄂,今以公侯属缥枝。
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有人收拾应如玉,
无主知音只似泥。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
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

岂意瞢腾便到今?一声钟动思愔愔。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

千载后谁传好句?十年来总淡名心。何时世网真抛得?只要人间有邓林。

摘索衣裳宫样。生得脸儿福相。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像。归向。归向。见者擎拳合掌。

倾盖语日斜,肉风吹两窍。惜哉越鸡翰,遇鹄不能抱。

眷言激奖私,忽驾就远道。尚矣漆园心,为吏不敢傲。

乘兴入罗浮,言寻水帘洞。喷薄落层岩,无风雷自动。

砰磅激石声,响为山林重。飞流千百尺,峰峦连底冻。

白日照长虹,烟云成螮蝀。珠玑散轻霞,飘荡青丝羫。

高山流水间,谁为调三弄。而我洗尘嚣,翻似华胥梦。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幽偏无一事,终日白长哦。
课仆锄荒圃,邀人补断蓑。
为贫沽酒少,因病着衣多。
昨夜冈头雨,春风生绿波。

松江岸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

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共倾芳液。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

自那日、新诗换得。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

如今谩有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

屈宋留辞赋,杨朱泣路歧。荒唐思楚梦,窈窕望云旗。

江汉春归早,潇湘雁到迟。眼看人尽醉,安用独醒为。

几里松阴处士家,亭台潇洒静无哗。幽人睡起浑无事,半卷疏帘看晚霞。

南国炎蒸初罢暑,楚江凄凛又惊秋。轻霜未破千株菊,高浪间登百尺楼。

陶令去官非为酒,海翁无伴不忘鸥。莫愁短日催长夜,且赏清尊映黑头。

瓯越溪山尽足夸,劳人重复度仙霞。偶因身到聊题句,却为春来便忆家。

野水何心常绕郭,疏梅无主自开花。经过南浦桥边路,碧草芊芊茁嫩芽。

红芝驿前杨柳绿,千枝万枝风谡谡。江山谨具追饷时,有身无首当怨谁。

宁武关头血成碧,金马玉堂好颜色。胸中甲兵七篇锦,能多武功无惭德。

西山薇蕨留余香,闻说夷齐下首阳。今日春风不忍见,桃李花开古道傍。

东海空蹈鲁连节,边头枉啮苏卿雪。泪尽终南犹未倾,秦淮烟水渔阳月。

想见寻幽到此山,诗成珠玉笑谈间。
莲花社里千年约,柏了香中半日闲。
寂历松窗连远籁,萦纡竹径断荒湾。
琴堂吏散帘垂书,舁徇何妨数往还。

白门祖席黄花酒,醉唱离歌折杨柳。广文行色在骊驹,僮仆行囊载科斗。

闻说先生教蜀年,蜀中学者未能先。杏馆弦歌声不绝,荜庭风月趣无边。

十年不叹儒官薄,却有清名动台阁。天官课绩美雄词,圣主超恩颁教铎。

复此寻舟问去津,吴山楚水往来频。春风客路秋衣换,晓日园林昼锦新。

荆门西上曾游处,巫峡猿声自朝暮。对酒休歌蜀道难,行人谩说高唐赋。

百里新宁寂寞滨,行看教雨及时春。君不见文翁遗教传今古,未必今人愧古人。

飘飘辽鹤去难寻,野客重来叹复吟。
许迈林中丹灶冷,郭文山上白云深。
南陵事蹟都非昔,北岭归期直到今。
珍重玉京无限意,待将功节养高岑。

遥天一色郁青苍,数点寒鸦趁夕阳。流水无声莽萧瑟,满林黄叶落秋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