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小苑楼上试穿春装,斜倚栏杆观赏晚霞。
花园里桃花怒放,花丛中彩蝶双双。
远戍赤岭久无音信,鸿门一带仍被围困。
几家思妇织成锦字,机旁含泪思念亲人
注释
①即日:当日见闻也。
②小苑:小园。
③夭(yāo)桃:娇艳的桃花。形容女子年少貌美。
④赤岭:《旧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县有天威军,故石堡城,天宝八载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岭;其西吐蕃,有开元中分界碑。”耗:音信。
⑤鸿门:汉置鸿门县,其地与雁门、马邑相接,唐时河东道之边地,乌介入犯之处。
⑥缘:围绕。锦字:锦书。前秦窦滔镇守襄阳,久不还家。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诗以赠滔,滔感其妙绝,因具车以迎苏氏。
⑦鸳(yuān)机:织锦机。

赏析

  前四句描绘贵家女子无忧无虑,悠闲得意的生活情景。“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这位贵家妖姬袅袅婷婷登上高楼,面对着楼下小巧玲珑、花草繁茂的花园,无忧无虑地在那里试着春衣,然后倚靠栏杆,观赏着夕阳映照下姹紫嫣红的春景。一个“试”字,传神地写出她那对镜穿衣、左顾右盼、搔首弄姿、顾影自怜的情态,大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意味;一个“倚”字,又活画出她那雍容不迫、悠闲自得的闲情逸致,仿佛陶醉在“夕阳无限好”的爽心悦目之中,令人想到王昌龄笔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的诗意。如果说首联只是纯用白描手法的人物写实,那么颔联则是用比兴手法进一步以景托情:“夭桃唯是笑,舞蝶不空飞。”上句化用《诗·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意,以暗示贵妇年少色盛、充满着青春的欢笑;下句化用杜诗“穿花蛱蝶深深见”(《曲江二首》)和“留连戏蝶时时舞”(《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诗意,以喻富家夫妻团圆欢聚的幸福,恰如彩蝶双飞,她没有别的妇女那种形单影只的空虚。妙在两句既写出贵妇登楼所见:园中桃红柳绿、莺飞蝶舞的景物,又以景喻人,衬托出贵妇青春韶华的欢乐、伉俪谐守的幸福,似景似人,妙合无痕。修辞上运用借喻,双关物我,意蕴丰富而形象生动;又暗中用典,如盐溶水,自然巧妙而不露痕迹。“夭桃”而能“含笑”,着一“笑”字,不仅园中景物全活,而且人物情态毕肖:在贵妇欢乐得意的眼中,“夭桃”也是“巧笑倩兮”。“舞蝶”之飞,着“不空”一词加以限制,顿然耐人寻味。暗示出贵妇得天独厚的优越幸福感,与下文征妇的“含泪”恰成鲜明对照。且对仗中嵌进“唯是”、“不空”这类虚词,使“夭桃”之笑,“舞蝶”之飞的意态更臻传神。

  颈联和尾联则换了另一副笔墨,描写出征人之妻的幽思哀怨。“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诗人笔锋陡然一转,思接边陲,“视通万里”。“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这两句正写当时时事:上句说远戍赤岭一带防御吐蕃的征人久无音耗,归期无日;下句说鸿门一带仍被回鹘军队所围困,战争正在进行。这既是思妇“含泪”哀怨的思绪,也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隐忧。在意脉上与前四句形成陡转,章法上亦有不同:前四句写贵妇于国事了无牵挂的悠闲自得,是实写;此二句写征人之妻遥思边境丈夫音沉信杳、生死难卜之忧,则是虚写。在时空的拓展上也产生了大幅度的跳跃:“久无耗”与“犹合围”暗示出时间之久远;“赤岭”、“鸿门”与“小苑”、“高楼”,则显示出空间之殊异。此联对仗也见工巧,“鸿”谐音“红”,与“赤”同为颜色,构成真假对,而“赤岭”与“鸿门”又是地名对。尾联再挽回笔锋写眼前现实:“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这两句承颈联而言:正因为边疆战士久无音信,生死不明,致使多少家中思妇因为锦书难寄,只能坐在织锦书的鸳机旁边含泪思念远戍的丈夫,那针针线线,经纬交织的锦书,凝聚着思妇多少相思忧虑哀怨

  此诗描写两种闺情,除使用对比映衬手法之外,在遣词设色上,接受了齐梁宫体诗艳丽工巧的影响,但内容密切联系时事,风格也不流于浮艳柔靡。在某种意义上,不妨说是对齐梁宫体的一种改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春天。《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过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发许、蔡、汴、济等六镇之师讨伐。会昌三年春,义山在京守母丧,感叹时事而作此诗。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

曦御行南陆,迢迢昼未央。立圭占影短,旋式觉天长。

缓送葵心转,迟生竹荫凉。薰风方澹荡,晴漏倍悠扬。

久畀三农作,欣看万汇昌。域中舒化日,天子正当阳。

十上燉煌,三过代郡,翩翩绣袷黄金勒。曾在仆射营门,塞女如花,偷谱李谟银雁笛。

长城夜月一轮孤,沙场战马千群黑。今日。鬓点霜花谁识。

故国何年归始得。几遍闲寻旧曲,才当入破,又犯龟兹急。

合阳城外遇乡人,一声红豆春衫湿。

墙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风色净阴阴。
柔条一似孙荆玉,贴地反腰衔宝簪。

弦歌武城宰,遗芳叹汉官。莫怀千载忧,且毕今日欢。

亭午百吏散,曲肱谢喧烦。况看古锦句,落笔酬江山。

白玉堂前一树梅,先于城外百花开。物情似与闲相称,又惹东风意绪来。

蜀禽啼血染冰蕤。趁花期。占芳菲。翠袖盈盈,凝笑弄晴晖。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一番风雨未应稀。怨春迟。怕春归。恨不高张,红锦百重围。多载酒来连夜看,嫌化作,彩云飞。

六合云蒸一气霾,漫漫长路渴生埃。诗从白雨明边得,人自青山尽处来。

世路有机难预料,剧谈供笑不时开。济时赖有诸君在,汉苑秋风愧不才。

岳阳城头望湘浦,芳草垂杨迷古渡。
晴岚霏白夕阳红,渺渺江村天欲暮。
渔家茅屋住汀洲,罢钓归来稳系舟。
自念生涯在网罟,临风高挂向船头。
出水鲜鳞杂紫蟹,垆头有酒还堪买。
东邻西舍当此时,欢笑声余歌款乃。
豚鱼吹浪白连天,隔江贾客促归船。
余光远映双凫外,残影半落孤鸿边。
湖上高楼云外起,下瞰湖湘千百里。
凭高一望楚天低,云树苍苍暮山紫。
昔年曾伴董娇娆,长把春山笑倩描。
今日梁园空见画,鸟啼花落鬓萧萧。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郁郁乔松,在彼中林。斲之砻之,以榱以楹。我材既良,胡宁靡成。

日居月诸,亦迭而逝。谋犹孔臧,庶拔斯萃。奋然于怀,耿耿寤寐。

泛彼柏舟,集于西流。征夫遑遑,予取予求。尔言毋暴,我心则休。

遥遥道途,跬步斯举。悠悠天衢,始振其羽。聿其问津,云汉之渚。

犊车反东田舍,马策扣西州门。
王导风流都尽,羊昙恸哭宁论。

最无情、天生两毂,驱人万里千里。文人处处文星照,四海皆成兄弟。

行未已。算北去南来,总是销魂地。征鞍且系。看瘦损腰围,凋残鬓影,憔悴已如此。

垂髫日,怜我茕茕无倚。叨公十载青睇。同贫未了还同病,如此师生能几。

思仔细。若负了公恩,有似江心水。一声去矣。觉绛帐何情,吟坛何主,留住也无计。

卢敖爱向山中住,长遣看云一舄飞。昨夜候神东海上,梦随环佩月中归。

独向桥边立晚风,披襟无意赋雌雄。暖梳石发移茶具,冷汲云牙洗钓筒。

蠖曲未能忘得失,龟焦强欲问穷通。此时门巷还依旧,一半垂杨落照中。

画堂日暖进琼卮,才子青春綵袖垂。丘壑百年龙性在,云霄五色凤毛奇。

当筵竞进冰桃实,照坐争看玉树枝。奎壁夜来多气气,定知荣寿应昌期。

遁迹山林愿久违,幽居来访竟忘归。桑麻乐事身堪老,铅椠谋生计已非。

酿秫家藏千日酒,登山人采首阳薇。知君蕉鹿忘机早,便欲从今卧翠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