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又一年 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又是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春愁让人心中郁郁、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注释
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问讯:探望。

赏析

  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友人畅叙。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

  尾联则是说他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觉得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以答。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蘅芳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解组归来遁里门,庆源贻后继臧孙。幽寻此日扶鸠杖,荣遇当年驾鹿轓。

高义共夸贤者出,廉风端遣薄夫敦。紫坛熙事专优老,盼篚行看下九阍。

秋入金疮祇自悲,十年弓剑老西陲。不须更赋从军乐,且和田园杂兴诗。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吴娘水阁,几曲金塘,时听红鱼跳波响。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蒋。

妆台上。伤春天气,中酒心情,斜溜明矑还细相。照水钗倾,投饵鬟偏,几遍惆怅。

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带得落花铺绛。爱尔绝代红妆,水云高旷。

浑无恙。娇鸟笼底去来,美人影中生长。莫管画溪笠泽,黏天风浪。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

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月明偏照海边洲,绿水回环漾素秋。
斗转参横群动息,桂花零落遣谁收。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为雄。
盛衰付与枕中梦,福禄犹嗤塞上翁。
松菊渐荒三径合,鹤猿悮怨故山空。
苍苔满地尘凝席,惟有萧萧蕙帐风。
穷巷曾勤特地过,澜翻舌本落悬河。
君方迹未离尘土,我亦身尝堕网罗。
幸有吾曹相尔汝,肯教俗子更谁何。
诗成骚雅遗风在,压倒南山白石歌。

妙绝新亭九宫下,似杯非杓异山罍。昔从树杪泠风去,今向天边洒雨来。

芥子量应容宇宙,黍珠境不外楼台。从师斟酌行藏事,小阅冥灵一万回。

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

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

四面山回合,中间百亩畦。入门惟见竹,绕屋半栽梅。

果熟霜前树,鱼肥雨后溪。秋来饶景物,斟酌费诗材。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悤悤七载重来,江声撼尽春魂醒。波飞浪立,一时变却,月明风定。

墨渍相思,履綦傥在,归舟重省。叹百年岁月,几番戈马,谁曾向、此间认。

绝羡头陀趺坐,惜参透、禅龛幽静。一床经卷,一瓶花露,一声清磬。

何日藏山,轻装浮海,笑予苦命。渐潮鸡喔喔,搅人阵阵,作恹恹病。

读书声里是吾家,门柳萧萧噪暮鸦。

少日为名多检束,流年催我自堪嗟。

可怜芳草成衰草,才见开花又落花。岁月自消寒暑内,岂知人世有荣华。

依恋慈晖恐遽沈,披图如见老莱心。虞山章子何荣幸,艺以人传直到今。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
博山炉袅降真香。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短艇惊涛里,阴森怆客魂。悬崖疑欲坠,逆溜势如奔。

峡暝天无色,云深日易昏。从来多险地,何止说龙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