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注释
银汉:银河。
红墙:女子的闺房。
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思:丝。心,芯。皆双关语。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你喜欢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瓦屋三间宽有余,可怜小陆不同居。
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人为天地客,处世若浮休。
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
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
地下求文友,应从顾陆游。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见樗栲兮相阴覆,
怜梫榕兮不丰茂;见榛梗之森梢,闵枞橎兮合蠹。
槢桡桡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
櫁du樽兮不香,拔丰茸兮已实。岂元化之不均兮,
非雨露之偏殊。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
不如瘱吾心以冥想,终念此兮不怡。
儓予莫识天地之意兮,愿截恶木之根,倾枭獍之古巢,
取□童以为薪。割大木使飞焰,徯枯腐之烧焚。
实非吾心之不仁惠也,岂耻夫善恶之相纷。
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济水之清涟。将封灌乎善木,
令橚橚以梴梴.尚畏乎众善之未茂兮,
为众恶之所挑凌。思聚义以为曹,令敷扶以相胜。
取方所以柯如兮,吾将出于南荒。求寿藤与蟠木,
吾将出于东方。祈有德而来归,辅神柽与坚香。
且忧颙之翩翩,又愁狖之奔驰。及阴阳兮不和,
恶此土之失时。今神柽兮不茂,使坚香兮不滋。
重嗟惋兮何补,每齐心以精意。切援祝于神明,
冀感通于天地。犹恐众妖兮木魅,魍魉兮山精,
上误惑于灵心,经绐于言兮不听。敢引佩以指水,
誓吾心兮自明。
蠲我饎餴,絜我膋芗。有豆孔硕,为羞既臧。
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紫阳如佳人,晻霭送征舳。含愁入长眉,尽敛故时绿。

语儿已在眼,欢迎走僮仆。旧社问枌榆,新径开松菊。

还家聊作客,行色催辇毂。同升纱笼人,拔士有丰禄。

会当出水镜,一洗凡眼肉。跻荣赤墀涂,雁门诗可复。

斯人绝少可,白眼视公卿。
每与俗物逢,三沐取洁清。
我亦漫浪者,君何许同盟。
试问卢溪叟,犹得多可名。
落日庐阜紫,飞砂湖水黄。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层冈。
丹梯遂寥邈,沈思热中肠。
当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拂衣云壑卧,著书名山藏。
筑园印清流,艺树条孤芳。
英彦集文字,燕席开华妆。
人生既难料,天运亦靡常。
黯黯玄云阴,萧萧北风凉。
山流鳌背空,柯改蚁梦荒。
事往迹已陈,名存道弥光。
独念平生游,使我重感伤。
破壁嘶瘦马,叠鼓发瞑航。
屐痕难重寻,寒苔日苍苍。
高丘渺烟雾,不得酹一觞。
怀哉我先铭,翠琰垂千霜。
俯仰落清泪,目断江流长。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水浸野苗森碧玉,风翻早稻卧黄云。
有年如许诚希见,农父犹言未十分。
长干车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梦中。
杨柳有声吹作笛,梅花无数落随风。
春山尚斗颦间翠,夜月都消枕上红。
惆怅当时歌舞处,夕阳犹照小桥东。

绣帐烟沉铁面灰,中丞生气尚峨巍。孤城百战鼠雀尽,长笛一声天地哀。

当日江淮资保障,至今号令肃风雷。贺兰未灭英雄死,滚滚波流恨不回。

迎薰画阁与云连,侧目东流百谷川。曲直田成千里照,高低屋接万家烟。

黄龙山色侵衣袂,乌石松声奏管弦。自是神君开八极,閒来把酒对青天。

江鸥斜日浪清浅,岩桂小窗香有无。

节物惊心动远思,薰风又见浴兰时。空寻好句书纨扇,无复佳人系綵丝。

酒注菖蒲唯欲醉,筒包菰黍不胜悲。明年此日当何处,风里孤蓬自不知。

刘郎去后无音信。春色飘零尽。莫随流水去人间。未到花开先护、小阑干。

香泥润透连宵雨。淡影斜阳里。画帘春困绿窗人。别有一天幽恨、不分明。

萧萧爽气入初秋,又见新萤到处流。万事世间俱失马,一身尘外即虚舟。

惠连入梦馀青草,高适成诗已白头。此别各天劳记忆,浦云樵月自深愁。

习书来自浒黄州,南北相关事可忧。弓手寨兵差发了,民丁个个是貔貅。

何处桥堪綵杖通,广寒楼阙蕊珠宫。嫦娥此夜团圞思,天上人间两地同。

踏遍苕溪石,梅花又满林。山川春入望,宇宙月知心。

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