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高高的宫门和楼阁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
皇宫里钟声稀疏,官舍中办公的官吏已经很少,门下省里只听见鸟鸣。
早晨步入金殿时玉佩摇晃,夜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拜别宫门。
想勉强跟着您一同进退,无奈我已衰老,会因病卧床而解下我这身官袍。
注释
郭给事:郭承嘏,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
霭余辉:遮蔽住落日的光辉。
阴阴:枝叶茂密的样子。
禁里:禁里:禁中,即皇宫中。
省:指唐门下省。
玉佩:官员身上佩带的玉石饰物。
趋:小步而行。
奉:“捧”的本字。
天书:皇帝的诏书。
拜琐闱:指毕恭毕敬地离开宫门。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
强:勉强。
从君:喻在朝做官。
无那:无奈。
卧病:生病卧床。
解朝衣:喻不再做官。

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首联“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是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显得十分壮丽。时当暮春,院中的桃李已成绿荫,柳絮在轻轻地飞扬。郭给事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居官,想来是很可乐的。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突显出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意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颔联“禁里疏钟宫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是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的悠闲自在。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留下一片清静给郭给事,他怡然自得地欣赏着鸟鸣。作为门下省的副长官,他掌管着审核政令的重大职事,倘若有心于国事,如何能有此闲心欣赏鸟鸣?联系杜甫在门下省值班时“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的情景,便可知道这位郭大人是位怎样的官吏了。此联的“官舍”、“省中”均指门下省,重复用词,也表现出作者的无话强说之状。

  此两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是写郭给事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创作背景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乡心迢递宦情微,吏散寻幽竟落晖。林下草腥巢鹭宿,
洞前云湿雨龙归。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今夜西斋好风月,一瓢春酒莫相违。
霜树啼鸦,梅欲放、小春清晓。庆初度、佩环风外,笑声云表。一柱独擎梁栋重,十年整顿乾坤了。种春风、桃李满人间,知多少。功甚大,心常小。居廊庙,思耕钓。奈华夷休戚,系王颦笑。盟府山河书带砺,成周师保须周召。看貂蝉、绿鬓本天人,真难老。
河湟何计绝烽烟,免使征人更戍边。
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醉枕销凉,吟笺度日,枉抛心力。洒袂清风,苔扉款深碧。

凉蟾似水,还解伴、江城秋客。沈寂,留坐桂丛,忆年时游息。

萧条巷陌,踏叶回廊,题愁乱红藉。相思梦老海国,望云北。

料得旧盟鸥鹭,省惯倦游来历。奈后逢良夜,空照屋梁颜色。

新长筼筜竹,傍穿薜荔墙。
夜须邀月坐,昼不待风凉。
剩放梢添绿,斜将箨抱香。
幽居绝还往,相伴兴何长。

作伪欲成真,狞狰门上挂。若教鬼有灵,看来应未怕。

三十馀年一梦同,向来朝士尽沈空。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

彩仗凌晨出,鸾旂拂曙开。过山闻鼓吹,隔水见楼台。

花里传天膳,云中度寿杯。晚凉时雨霈,归路拥风雷。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知君归兴入春赊。

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闻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黄麻。仙源好去问灵槎。

未应同老我,风雨漫思家。

重逢元夜心暗惊。忆当年、诸老放情。对芳景、张灯火,画堂深、箫鼓到明。

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试检点、繁华梦,有梅花、曾见太平。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卖牛买刀剑,不顾家业殚。密密缝衣袄,迢迢越河关。

妻孥问所之?几时寄书还。富贵未可必,投身须臾间。

官职庐陵不是无,文章更亦拟欧苏。
若言直气横牛斗,但见人间说姓胡。

灯市人疏,酒旗风静,上元时又过也。晚来一段闲愁,喜值舍人清暇。

茗香初泛,更新酿、如渑堪把。看内家、烟火新词,题遍水精帘下。

纵频醉、禁中杯斝。问何似、竹西亭榭。怪他江上春风,吹入异乡今夜。

兰膏微闪,有红粉、翠娥无价。叹年年、游子飘零,愁见碧绡图画。

南城古要地,险隘接闽区。国家建昌垒,镇守东南隅。

早起联镳上翠微,瞰虚历级步嵚崎。
昔闻华顶莲生藕,今见南山菊满篱。
纵眼横看天地阔,壮怀唯有鬼神知。
安期引我丹霄路,十里云烟特地披。

溪上翛然松两树,共迎绛帐此中开。閒人不许弹棋入,益友从教品砚来。

千岁丰姿俱偃蹇,重阳节序独徘徊。诸生乞假成吾乐,仰盻乔柯饮玉杯。

黄金散作买花资,白首谁能恋故知。
同作孟尝门下客,西风吹鬓独归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