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创作背景

  本诗是《子夜四时歌》中第三首,李白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明庭下温诏,方岳贡群贤。巢凤山中客,栖鸾地上仙。

鱼龙回夜水,雕鹗在秋天。添种家乡桂,归途快著鞭。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朝来送师去,自觉有家非。
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此诗成亦鄙,为我写岩扉。
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响深涧,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
室迩入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
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
政是沈郎愁绝处,杜鹃不断叫斜阳。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君意不在书,著书为谁子。安得东南风,吹君渡湘水。

三江灯火夜无眠,舟楫分行向晓天。独挂东风更西去,川南燕北思绵绵。

尘世纷纷多别离,一攀庭树欲沾衣。不知何故壶中叟,能弃人间不复归。

缘边戍兵精绝伦,腹饱官粟思食人。健儿睚眦杀刺史,可怜百口同埃尘。

燕云苍苍日色紫,帐前血流守尉死。乱兵相欢肯畏天,保州去边无百里。

野臣负罪海东偏,羞搭袈裟见佛天。一瓣心香和泪举,不知何处祝尧年。

广厦须大木,偏弦难独张。翰林育才地,澄怀玉为堂。

林木湛清华,池荷生暗香。员峤多仙人,云鹤方高翔。

明霞招我餐,出郭航酒浆。尘缨此暂濯,心与水月凉。

老儒抱琴来,慨然弹清商。仿佛听颍师,浮云忽飞扬。

我亦扁舟一散人,江湖为洗十年尘。
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

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

萧萧华屋,白发老诸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

春风莲烛,莫忘此时情。

万里千岩梦寂寥,飞淙落涧夜萧萧。觉来忽听儿童语,昨日榕阴在石桥。

沧海藩离彻五城,竹垣荒舍有枭鸣。清湍半饮胡人马,落日空窥汉将营。

豪吏夜呼冯虎啸,美人春怨带鹃声。长缨莫笑迂儒计,试向尊前数甲兵。

先生拂衣归柴桑,视时富贵犹秕糠。义心耻食易代粟,督邮于我何低昂。

车如鸡栖马如狗,绣衣使者蹒跚走。车如流水马如龙,四姓小侯行斗风。

黄尘薄日长安路,玉勒珊鞭竞驰骛。驺唱之仪不听前,纷纷旗校彯缨怒。

乱箠挝马马横触,进退仓皇真击毂。旋抽左右又参差,我未断鞅君脱辐。

大珰喊怒坌来前,一僮一仆絷送官。触忤纷侯罪当死,又向车中捉御史。

御史觥觥立殿中,南台况复称端公。翁主犹须避赤棒,贵游孰敢干青骢。

千步清道九华盖,王公皆当顿轭待。奈何翻欲截角来,凭藉张皇毋乃太。

圣明四海方照临,强宗乃尔相凌侵。朝廷不惜赫赫法,御史偏有休休心。

挥鼠辈窜等闲耳,细事何须告天子。旁观父老亦咨嗟,还是大臣知大体。

峨冠怒马犹龂龂,暂从亭长赦宪臣。亭长叩头还告语,今朝姑纵御史去。

春迟韶光媚,清朗是日逢。山行宛图画,修褉永和同。

寻幽陟盘磴,石室开崆峒。华檐隐云雾,鳞瓦摩苍穹。

依峰环峭壁,十柱夺天工。冽泉经其下,昼夜流淙淙。

玉乳喷山骨,琼浆洒林丛。清飙时澹荡,明珠满碧空。

疑自沧海上,移来水晶宫。胜事王右军,杖履生春风。

指顾启群英,廓然如发蒙。我亦钝汉者,倾聆心不蓬。

因之觉众妙,睇目浩无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