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旱气满原野,子行归旧庐。吁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
荒土欲生火,涸溪容过车。民期得霖雨,吾岂灌园蔬。
东南都会,会稽形胜,居然晋代风流。宛委赤书,蓬莱紫气,天连星宿牵牛。
佳境任优赤。向山阴道上,秦望峰头。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
依稀旧迹还留。怅兰亭人散,蕺里歌遒。九曲风光,五湖烟雨,望中处处生愁。
时泛小犀舟。看西施西去,花谢妆楼。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
半亩松阴凉透户。问秋商、送来何处。篷窗乍启,冰弦细响,认疏花庭宇。
碎按十三星,乍风上、七条弦柱。凄音自迥,黄昏正长,梧桐外、数声雨。
宝鼎香,仙袂举。紫云迥、旧词重谱。湘江梦老,胡笳恨远,算飞鸿能诉。
几点逼寒空,应愁断、洞庭烟树。曲终韵杳,南楼望冷,银河挂曙。
剥落一弊帚,自持扫休庵。老随筋力至,此外了非堪。
雄才柳柳州,文名少已擅。如何附权贵,遂令人所贱。
幽兰竟遭锄,焦桐终入爨。行潦本无根,雨过即漫漫。
浮游水上萍,胡为生其面。从横更不久,水涸萍亦烂。
君子慎厥初,当几贵立断。秋风思莼菜,伟哉彼张翰。
岱宗郁郁天下雄,谪仙落落人中龙。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丰隆。
玉堂一任云雾封,长啸飞渡秦皇松。夜呼日出沧海东,再为斯世开鸿濛。
钧天帝君深九重,醉舞踏碎青芙蓉。天孙玉女为敛容,却视五岳秋毫同。
长鲸一去不复逢,乾坤万里号秋虫。当年咳唾留绝峰,至今树石生春风。
我欲追之杳无踪,不意邂逅会此中,屋梁落月依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