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们呀,游玩千万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里追逐玩耍,栖息千万不能接近吴宫的燕子窝。
吴宫筑巢虽好,可经常会因为大火烧毁你们的巢穴,炎洲翡翠虽然无比华丽,可经常会有人设下网罗捕捉你们。
还不如在蓬蒿丛中扑扇着两只小翅膀,天上纵有鹰鹯,能奈你几何!
炎洲:海南琼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广袤数千里,四季炎热,故名炎洲,多产翡翠。
吴宫燕:巢于吴宫之燕。春秋吴都有东西宫。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鹯(zhān):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似鹞鹰。
前四句“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言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
后二句“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言避世自能远祸。
整理来说,此诗言淡泊避世之志,远祸全身之术。诗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而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境界。
李白部分作品采用赋题的方法,但恢复古辞的立意,在体制上也恢复汉词的杂言体制。变齐梁无寄托之咏物为有寄托之体。另外,与齐梁呆板的赋题不同,李白之赋题常常是窥入题意,深入形容。如《野田黄雀行》。
此诗实为野田黄雀自幸之语,就是用“野田黄雀”这个题意来赋写的。此诗运用了刻板咏物、反衬之法。黄雀自语不逐炎洲翠游玩,不近吴宫燕栖息。是因为宫燕易被焚巢,洲翠易遭网罗。而今我深栖野田中蓬蒿之下,可以藏身远害,纵有鹰鹯奈若何!这也是赋题法,只是用得如此巧妙。此诗综合运用发挥古意、赋题与以古题寓今事三种方法,可见李白对传统拟乐府方法的创造性发展。
《野田黄雀行》是《相和歌辞·瑟调曲》之一。天宝十四年,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力劝永王勤王灭贼,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首诗大约是此时所作。诗中李白以鸟雀无处容身为喻,黯然自伤。
曾劳诗卷付苍头,一笑师囊竟莫收。忘事师丹犹少壮,致书殷羡敢沉浮。
误惊神物师中化,却愧明珠暗里投。已向荒祠留素壁,重来须待碧山秋。
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
趺坐不惊春燕入,幽栖偏与世尘捐。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
关河□色壮,因风怀所私。立功与立德,宁效皋与夔。
皋夔亦有功,驰驱皇路中。烟尘萦马首,役夫如飞鸿。
并辔犹较可,独行与谁同。挥手自兹去,颜色何日逢。
回首望京阙,山川当面笼。山容翠似霞,江流乱如沙。
与王分手后,异域而归家。甘苦向谁说,怀思棼若麻。
关山自寥寂,对境常咨嗟。咨嗟欲何入,含恨且开车。
行旌逝安指,潇湘为旧庐。中道各异向,触物寔悼余。
譬彼同飞鸟,因鸮各一隅。虽有相见日,念此欲捐躯。
悬悬望云梦,引颈以踌躇。踌躇亦何意,念王不能置。
寒蝉鸣高枝,哀声薄床第。搴帷见明月,怛忉岂能睡。
巨鳌潜海中,何年此迁播。古洞恒阴森,屏息不敢唾。
伛偻穿胁出,延缘扪脊过。眼明一松横,根穿石壁破。
风云看飞腾,江海几掀簸。径度莲花沟,心胆寒无那。
悬崖如泛虚,股栗神已懦。每涉惧不测,伫足欲相贺。
降若探龙渊,陟如转蚁磨。九地升九霄,始达狮子座。
莲花入云开,莲蕊日以大。迎送松依然,涧底龙犹卧。
至此筋力疲,藉草一少坐。历历忆生平,久惯经坎坷。
此间觉平夷,无须咎摧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