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柔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萦:萦绕。《广韵》:萦,绕也。
窈窕:幽深的样子。
欹眠:斜着身子睡觉。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历来的评论家,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而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其实,这首词比其同类的诗还要出色。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诗句而来。吴聿《观林诗话》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炼诗句,浑然天成。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精华,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此时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文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

创作背景

  这是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作品。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此词即其中之一。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黄泥潭口檥征篷,回指东城祗眼中。
半夜凫鷖先觉雨,连江葭菼自生风。
青灯解作无眼伴,白酒难招一醉同。
从此相思寖相远,便凭归框附诗筒。
劳歌好自看,终久偶齐桓。五字若教易,一名争得难。
侵窗红树老,荫砌雪花残。莫效齐僚属,东归剪钓竿。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
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
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
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
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
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
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
须知简书急,勿厌蓐食早。
但勤笔力淬,时助诗肠搅。

倦枕攲眠到五更,却嫌风铎久悲鸣。恍疑絺绤南邻夜,寒铁丁东客梦惊。

头梳三角髻,馀发散垂腰。时伴秦楼女,月明吹紫箫。

千二年来治乱机,只从理欲辨安危。若将此鉴为心鉴,三五如何不并归。

开尽千花到藕花,相将又听采莲歌。
无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风月何。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

柘月初亏,盲风渐紧,扁舟又别江城。雀室潜听,蒲帆趱就秋声。

关情只有辞巢燕,怕看他、鸠化为鹰。怪兼旬,为踏槐黄,误了鸥盟。

真州老友重相访,示怀中一纸,綵笔纵横。夜掩禅关,剪灯细读凄清。

假饶乐句常连袂,也何须、鼓瑟吹笙。尽沉思,爇尽薰炉,沸尽茶铛。

赤日正停午,解衣岩石下。
石泉殊甘凉,野籁亦潇洒。
惊猿度岭云,遗果坠庭瓦。
披轩忽永叹,幽抱不可写。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时人买画千金传,一片好景真天然。四时不用舒展看,翠娇绿润当窗前。

春三漠漠护煖雨,秋九惨惨啼苍烟。槎牙古怪云雾暗,屈蟠偃蹇蛟龙缠。

初见疑是李将军,又似水墨王辋川。米家无根与懞朣,安得活动全吾天。

明朝雨晴烟就敛,便欲设榻林间眠。请回谷口俗士驾,幸勿惊我双胎仙。

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兰昌千树碧参差。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杏花容冶没人司。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承制摛毫玉殿头,清平乐府擅风流。名花倾国能相妒,得宠翻遗失宠忧。

入夜雨淋浪。风声助势狂。对孤灯、胆怯空房。忆得前宵同听际,浑不是,恁凄凉。

酒怕入愁肠。无言黯自伤。且拈毫、消遣更长。怪煞离情吟不尽,吟罢了,又思量。

归计蹉跎渡浙东,苍苍葭浦溯初衷。中原旗帜真人见,空谷烟霞乐事终。

欲洗流泉成小隐,懒从劫火数英雄。一竿愿向先生乞,斗酒鲈鱼访醉翁。

东南饶暑湿,宣歙独高寒。秋色千岩竞,江流一线盘。

传香历金阙,扫石拜天坛。道气如君少,真堪蹑紫鸾。

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乌巨今日解夏,乃遵黄面老子二千年前话霸。
验蜡人彻底冰清,护戒珠了无缝罅。
唯有露住灯笼,不肯入遮保社。
从来心似铁,端不受差排。

晓来飞雪满千山,人在悬崖断壁间。十里平湖诗思绝,攀萝侧耳听潺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