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远居又各不得意为“怀”字提供丰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级官员的服装。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杜甫诗:“汀草乱青袍。”含有不被见用的意思。这里作者说“堤草”认出自己的青袍来,不光属思奇巧,而且以草为有情物来反衬人的情怀难禁,效果极好。
三四句承首联中“各在异地”的含义,叙遥相思念之情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时在平舆,地近汝水。前句写自己,后句写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样都用实写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诗人颇觉亲切。
五六句承首联中“各不得志”的含义,写无人理解的愤懑。这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而又意在言外,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黄庭坚曾以此联示人,并说读这两句可以得律诗之法。《观林诗话》对这两句诗从形式上加以评论,说:“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严光钓濑喧。’此以杜与严为人姓相对也。又有‘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悬’此乃以朱云对白日,皆为假对,虽以人姓名偶物,不为偏枯,反为工也。如涪翁(黄庭坚号)‘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持(当为“得”)九方皋’,尤为工致。”《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二)从内容上着眼加以评论,说:“鲁直(黄庭坚字)《过平舆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题徐孺子祠堂》诗:‘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二诗命意绝相似,盖叹知音者难得耳。”足见这两句诗受到人们的推重。
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说:“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各联之间,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
系马蟠根铁色粗,寒光飞练射昆吾。花前莫话封侯事,一树功成万木枯。
熟麦收空云旆旆,新秧莳遍雨沉沉。谁嫌卑贱閒无事,老愿太平浑有心。
衡峰首回雁,临江初不高。岣嵝特骞鹏,峨峨插云涛。
兹岳信神奇,兹峰益雄惊。崔巍切云冠,奋迅腾溟鳌。
还疑金铜仙,摩天出蟠桃。其下干青莲,跗萼相周遭。
栝柏斧不尽,云雷数来鏖。未论祝融尊,且放兹峰豪。
繄昔怀襄时,洪波莽天滔。神禹伤父功,血马登山号。
日照绣衣梦,霞开金简韬。地络已得要,天紫兹告劳。
奇文秘龙鸾,光气惊猿猱。昌黎昔穷搜,先笑后号咷。
历本谁窃摹,千钧延一毫。兹来叹冥茫,祇拟欢游遨。
凌峰采石药,触兴歌诗骚。绝顶还一登,八极直翔翱。
松风吹我行,天籁纷嘈嘈。既已辞樊笼,何用餔{饣离}糟。
偶尔不速客,相将次第来。呼童陈小酌,随意举深杯。
风色虽微冷,梅花却盛开。我身方卧病,想像亦悠哉。
门外钿车事冶游,水曹诗兴寄扬州。残英正值妆宫额,清梦何堪隔陇头。
纱罩瘦香朝影晕,雪飞寒玉午风柔。绿阴尽日闻莺语,树底歌来拥莫愁。
江上路。芙蓉正零乱,钓篷疏雨。楫师指点,分湖撑去。
水宿今宵酒醒,冷丸前,飞堕霜羽。鸥边觑。东阳消息,竹垞传语。
黑蝶斋荒苔圃。伴铜驼、高三十五。可更吟、青松红杏,西山深处。
料得多情,恋只恋、一片吴天云树。茜衣女。菱唱秋风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