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少时聪颖过人,风流自赏。跟其父彦与文酒之会,当筵赋诗,惊动四座,一时有“乳虎”之目。然而随着父亲的去世,家道陡然衰落,他本人又几次科考不第,很不得志。后来虽然做了多年的盐官,继因母逝去官奔丧,此后长期无官无禄,穷困潦倒。其时外界形势正值太平天国时期,他对这场农民运动是反对的,对战争造成的创伤就愈加忧心重重,因此,他的词时时表现出辛酸伤感、低沉愁闷的情怀。这首《柳梢青》大概就写于他落拓潦倒,亲友渐疏,却又感时伤事的苦闷时期。
词一开始就直写人的孤单寂寥,愁闷无绪。春天本是勃勃生机的季节,然而芳草侵阶,透出的却是门庭冷落、人迹稀疏的凄清场景,门闲且杂草丛生,不正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白居易《琵琶行》)的写照么?笔意概由《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出。“清明过了”,点明时节。时已暮春,大好春光转眼即逝,孤寂潦倒,黯然神伤,唯以举杯独饮,借酒浇愁;闷酒伤人,醉酒中滞留不醒,自然也就不能和别人一样共踏落花的香尘,享受残春的温馨。寥寥几笔,写透了词人的处境及心境的凄苦之态。“白楝花开,海棠花落”,补足“清明过了”时节的景物描写。“楝”是一种落叶乔木,暮春开花,楝花风是谷雨节最后的花信风。见楝花开而直接意识到春将逝去,词人因之产生“容易黄昏”的凄怆之感。以一日之黄昏喻指春日之暮,相当巧妙且自然妥贴,因为在这里“黄昏”又是实写当时的具体时间(这“黄昏”是在他愁闷中不知不觉降临的),以带出下片。
过片“斜曛”谓夕阳的余辉,结构上承上接下,转合自如。黄昏时分,人更有悲凉垂暮之感,庭台徘徊,无助于苦闷的排解,尽管春寒已过,东风送暖,夕阳残照,主人公却倍感冷清,心底深处凉意袭来,栏干何以能温?由上片“酒滞”的烦闷、对“黄昏”的敏感,到这里写心境的凄凉而触栏干即觉其冷,层层渲染,都是出于愁,皆为愁态的反映,以下揭出“一片春愁”,就十分顺理成章了。这“愁”是如此难以排解,天上的片片浮云勾起了词人的联想,心中的愁思恰似这春云,“渐吹渐起”,绵绵不绝。“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句法上颇似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历代词人写愁有许多名句,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贺铸的“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等,就比喻的巧妙贴切而言,蒋春霖的以春云比春愁是堪与之比肩的。
朔吹饕寒凝不禁,地雷应合战群阴。悠悠未快功名手,渺渺谁觇造物心。
三寿作朋未已复,二阳初动卦为临。经纶及此身强健,插颔青丝雪未侵。
幽人卧空山,起视山已绿。春云自东来,所向无拘束。
林峦坠其中,安知空与曲。朝弥万谷皴,夜补千岩瘃。
大哉天地容,四海互瞻瞩。雷雨之所屯,日月之所浴。
悠悠出岫情,遂满群生欲。岂为神女行,肯受襄王辱。
嗟彼荒淫者,千年徒蹢躅。是以君子心,永言肤寸触。
愿同春作霖,每念秋如玉。予曰上天需,谁当山下告。
蓬莱云色正飞浮,猛乞分符向玉州。抵鹊信嫌三献辱,如虹肯要万金酬。
勋名不朽山为砺,轩冕随缘芥作舟。却憾渥洼求汗血,不如天厩出骅骝。
撒网打鱼惊雁飞,钓竿閒挂冷鱼矶。醉馀正好割鲜脍,怪杀松鲈画里肥。
呜呼忠献公,典则垂后裔。遗言故在耳,夕惕当自厉。
空惊沧海变陵丘,白昼分明梦里游。除妄楔边重出楔,求真头上更安头。
亨通富贵刚生边,苦恼悲愁强作忧。斫断葛藤闲伎俩,系驴橛子不须留。
巢湖如洗镜,孤山如点黛。就中生二女,容颜婉娈对。
年纪颇相若,幼者弱一岁。闾里既相接,性情复相爱。
初七及下九,出入每连袂。同守不字贞,各抱知希贵。
毕竟幼者美,光华难久閟。空谷发幽香,清飔飘兰蕙。
朝扫峨眉月,夕解湘江佩。飞云撮其履,紫霙承其盖。
来去倏如风,游戏天人界。老女坐湖山,日抱泉石睡。
梦醒堕京华,王侯高甲第。其中多美女,艳妆争妖异。
冠髻峨以高,眉腰曲而细。自惭步屐非,欲进仍却退。
幼女翩然来,光艳照满地。邻妪啧称羡,室婢惊走避。
老女出迎将,掩扬增丑态。絺衣黯不光,荆钗理复坠。
怜我女贞木,惨淡无泽气。分我玳瑁簪,系我香罗带。
饰我百琲珠,一一生光怪。携手上香车,流轸衔飞辔。
大道易扬尘,长风彯轻旆。生惧一点污,芳兰竟体败。
每念旧湖山,结庐今仍在。野菊灿晚花,修竹洒晴翠。
自冷二女踪,庭宇生萧艾。绩女挑镫叹,田妇倚锄待。
会当联袂归,岁寒保松桧。
藕丝风,吹渐老,芸筑枕晴沼。髣髴帘衣,凉压半蟾小。
添他井石玲珑,红泥亭外,飐一镜、晚秋疏蓼。
雨花扫。夜分吟榻移灯,频催耒边调。不似天涯,黑蝶赋情少。
待寻桃叶春帆,听歌曲子,对孙楚、酒楼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