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段成己 初仕于金,入元后遁迹龙门山中,不事新朝,其节为士林推重。此词歌咏遗民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词人傲世独立的精神气质。
“谁伴闲人闲处闲”,发端先设一问,三“闲”字叠用,既写出词人身闲、地闲、心闲的隐居生活,又造成悬念,引出下文,一箭双雕,起得工稳而有深意。身在江湖,故称闲人。居于荒隅,故曰闲处。守节自持,不问新朝政治,故自心闲。三“闲”字包括以上诸多内容,可见匠心。“梅花枝上月团团”,回答首句所问:是那疏影横斜的梅花以及梅花枝头团团的明月伴着词人。这月和梅是词人生活的伴侣,无论是仕于国破之前,还是隐于亡国之后,它们始终跟随着词人。当词人于晚年回首往事,感叹故都繁华消歇时,作词亦称“唯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木兰花慢·元宵感旧》),认为只有月和梅才是自己患难与共的知音。“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奉昔代之“闲人”陶潜为楷模,引为同调。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这都为词人所仰慕。他要走陶潜的路,同时深情地呼唤:李白啊,不必为蜀道艰难,人世险恶而太息,归来吧,山中可以久居。自己在故国倾覆后的政治态度和生活态度,巧借两位古人,明确表现出来。
“林壑静,水自宽”,承上片歌咏“闲处”之山林。山林寂静,沟壑幽深,水淡自远,在此可以登高舒啸,临流赋诗、寄傲山水、委心白自,忘却一切政治烦恼,故继曰“十年无梦到长安”。词人别首《临江仙亦有》亦有“十载龙门山下路,梦魂不到京华”之句,意思相同。世乱国亡,报效无路,不隐何以面对故国父老?古代文人最重气节,欲不依附新朝,除去啸傲江湖,别无良方。“无梦到长安”看似超脱,骨子是城却极为沉痛。尽管词人隐居龙门已经十载,但他仍然感受到元蒙新朝政治风雨的威胁,“五更门外霜风恶”正是这种心情的曲折反映。他自勉要在这艰难时世中生活下去,“千尺青松傲岁寒”是他生活的宣言。在别首《满江红》词中,他也宣称“岁寒还与松同洁”。可见最后两句并非为写景而写景,物中有人,“青松”盖以自譬,推出的是岁寒然后知松柏后调的主题。
为了突出主题,本词在构造意境时,选取了两类意象。一类是自然意象,其中有迎风斗雪的寒梅、傲霜独立的青松、清冷幽洁的明月、宁静幽深的山林丘壑、清新淡远的流水闲自。另一类是人事意象,有吾爱吾庐的隐士陶潜,有愤世嫉俗的诗人李白。这两类意象的和谐结合,造成了本词的独特意境,即在宁静冲淡而又暗藏险恶的景象中,蕴含着词人遗世独立,挺拔傲世的精神。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玉衡星正灵龟跃,翠妫之川下清洛。觜蠵照彩但空闻,岠冉出波讵曾获。
莲叶浮游直到今,蓍丛坐守犹如昨。何年铸此铜纽成,炉冶阴阳五花爚。
赤符成字八千文,丹甲衔图一万春。将因宝谍频书瑞,更与金章并纪珍。
西京龙首未央殿,学士将军时引见。待诏七言同赋诗,出师五道遥催战。
一时封拜尽英豪,笔札铭功彝鼎高。总戎别署军司马,持节分驺部曲曹。
君不学传介子,挥戈西斩楼兰王。肘后累累朱鹊光,烈城疏爵封义阳。
又不学朱买臣,上书立拜会稽守。邸中计吏惊且走,上谒引观郡侯绶。
北斗南辰大富昌,徵灵感会绾银黄。馀十三铸还三顾,丈二之组绣文章。
金龟□须佩,燕颔终吾辈。竖子不敢前,吒咤千人废。
刘生刘生侠者流,六国相印尔所羞。久知童孺如杨宝,今日关西忠孝侯。
薄海苦多事,连年勤师征。渔阳国根本,贱骑犹纵横。
杀气连晋齐,重阴薄日精。江淮迫岁暮,萧条无人行。
君王正宵旰,我忧耿难平。流民鲜伏腊,何以纾皇情。
日夕望星次,行当扫欃枪。旭旦启阊阖,万户皆春声。
钟湖亭下水淙淙,绿野平泉未易双。十里藕花红步障,一轩松荫碧油幢。
洛中独乐藕司马,天下不名知曲江。纸尾欲烦贤宅相,雨蓑添我坐篷窗。
皇士竟纶翰,旋轸适帝乡。辕马暂回镳,言税君子堂。
华洞窅逶迤,绮席错圆方。云鸿唳时响,庭木敷春芳。
昔誉徒结念,今范得俱详。客转百岁怀,主称万年觞。
觞至勿复辞,劝君且解裳。竹实本倾凤,雍呜在朝阳。
神剑慕合并,雄雌苦分张。欢娱不终夕,隔别违吟疆。
岂无他时期,此日难遽忘。
诗字五十六,字字若铿锵。欲窜难加点,微吹觉有芒。
品题推独步,计别仅三霜。只恐临歧客,开函喜欲狂。
黄芦鬣鬣秋风肥,鬼雨洒草南山悲。
长涂客子动愁肺,往往扪辙多思归。我兄岂不感时节,东床卷席将何之。
自言南州有元帅,标鉴本是阳秋皮。荐绅奔走欲定价,一见许我奇男儿。
提撕表奏置戎幕,使我坐握官机宜。
高生所愧国士知,不辞触热向武威。我今去路虽千里,敢以驱驰负知己。
南州最盛肩京都,昔人欲语停杯馀。地灵孕秀多异产,鼊皮蚺蟾如虫蛆。
旧闻民俗蛮顽甚,蜂屯蚁杂难爬梳。圣朝神化与换骨,讵事草薙髡根株。
我兄智囊载大腹,抚俗自应才有馀。腰间长剑生铜吼,可脍蛮王快屠狗。
后当归路持旌麾,六印黄金大如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