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在散曲方面极有天赋,这首曲子通过叙述闲逸生活,表达他的高洁追求。这首散曲以“山亭逸兴”作为第一首,更是直白地道出了他远离官场而归隐山林的心愿。首句“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略樵父”介绍了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一个受人尊敬的老樵夫,从别处迁居到这险峻的峰顶居住。“唧嘈”二字表明他对采樵一事并不精通。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吱风雨。”描述了老樵夫在山中的生活。“烂柯”出自《述异记》里的一个典故。此典故用在这里用以说明老樵夫闲逸的生活状态如神仙一般。但是,他的物质条件并没有神仙那么美好,伴随他的只是不会开花的老树,残枝落叶,于风雨中飘摇。
这段形象生动的描述,表面上是写老樵夫的生活,实则是作者在表明心志:无论山中的物质生活多么凄苦,不管山中有多少毒蛇猛兽,我依然愿意过着归隐的生活,不愿回到那富贵的名利场中,所以接下来作者在曲中写道:“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老樵夫的朋友不忍他一人在山中受苦,所以来叫他回去过那俗世间富足的生活,但是老樵夫并不愿意,他觉得山中固然贫苦,但那官场中的争名夺利更加让人痛苦不堪,所以他指着门前的高耸人云的群山,对他的朋友说:“你看,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一切都不需要用金钱去买,也不需要用权力去争夺。”到此处,老樵夫淡泊名利的形象跃然纸上。
冯子振在这首散曲中用凝练生动的语言营造了含蓄悠远的氛围,有力地刻画了老樵夫这一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归隐山林的士大夫们逍遥清高的情怀。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想上,这首曲词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无愧为散曲中的名作。
政声蔼蔼拱和平,士悦民安讼自清。末俗规模多简陋,伟人事业必恢宏。
一新庭宇蠲馀力,三肃溪山订旧盟。休道人生行乐耳,诗坛融尽古今情。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袅袅江风转白蘋,轻花乱蕊看成尘。谁能爇取生犀角,采石矶头照水神。
虎躯七尺腰十围,明光铁铠裼锦衣。铎槊攒刺捷若飞,手挟南蕃舶王归。
中军主帅正歌舞,玉带金鱼胙茅土。十年功高心独苦,犹自低眉趋幕府。
纵令东海不扬波,其若睢盱㧙挡何。一言不合文吏诃,无事抚髀思廉颇。
莫斩长矛作耕耒,男儿可老新都里。区区小酋那挂齿,须缚单于报天子。
蓟台万驷求空群,尚书尺一论旧勋。灞陵醉尉闻不闻,辕门大旗李将军。
爱女名景德徽字,学我读书音酷似。景汝来前父教尔:莫信鬼神信道理,莫爱豪华爱义礼。
容人之过,称人之善,居心仁厚百福始。非徒言之在践履,景能行此吾愈喜。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
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
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千秋俯仰一渊明,合座倾尊三大白。
倡始高吟属主人,笔花五彩间苍赤。一时和者若而人,淩厉清风奋六翮。
我似老饕属餍来,嘉殽旨酒充筵席。将军负腹可奈何,搜遍枯肠空著力。
晏罢归来发愤多,儗偿诗债烛先刻。初经哦咏苦支离,词谈不吐乃格格。
君才再接仍不衰,三战辟易期有获。我谓同室且鸣金,请以旗鼓当嘉客。
若论才思君适仙,斗酒奚止篇盈百。况是诗魔愈病魔,耽吟能使忧消释。
惭予尘事苦悤悤,辜负心期数晨夕。但冀名园社早开,苏黄元白诗盈尺。
斯文绝绩起将衰,扢雅扬风此天责。可怜几辈走终南,犹是热中甘役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