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倚柳题笺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倚着柳树信笔题写诗笺,在花前,帽子歪戴,自由自在的嬉游。总比受人驱遣要来得称心如意。受人驱遣的日子,青丝很快消磨成白发。

我常在金銮殿值夜,看皇宫的台阶上生出春草,这其中的辛酸甘苦又能向谁倾诉。真不如在小楼中赏着明月闲度时光,人为什么非要把大好年华浪费在名利场上?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题笺(jiān):题诗。笺:供题诗、写信用的佳纸。

侧帽:斜戴着帽子。形容洒脱不羁,风流自赏的装束。

赏心:心意欢乐。驱驰:策马快奔.为供效力。

东风:春风,一年一度,转借为年光。

绿影:指乌亮的头发。

金殿: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指朝廷。

镇长闲:经常是孤独悠闲,寂寞无聊。镇长:经常、常常.

缁(zī)尘: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赏析

  上片总写友人游宦之闲适和自己御前的拘束,对比鲜明。当年的“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虽然远离英雄的梦想,但它毕竟是自由自在、惬意浪漫的生活。如今虽然受到皇帝的器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但对纳兰而言却成了无尽的苦楚,因此他才会发出“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的感慨。纳兰心中后悔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让自己早生华发,在碌碌无为中老去。词人身在庙堂之上,欲驰骋心怀而不可得,于是便向友人倾诉心中苦闷。纳兰对友人毫不遮掩自己的心头愁思,视其为人生知己,朋友间的信任与默契见于纸间。这两句寄寓纳兰无限的人生喟叹:对镜自视,看到岁月的痕迹已经留在双鬓,又向乌发蔓延,心问顿时波涛翻滚,难以平息。

  下片自然转向对官宦生涯的描摹。“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金碧辉煌的庙堂,阴森一片,充满了尔虞我诈。“金殿”“玉阶”的尊贵与“寒鸦”“春草”的伤感彼此辉映,生发出“就中冷暖和谁道”的感怀。只一“谁”字既写出了纳兰身居庙堂的孤独无依,又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高山流水之意尽在其间。在词的结尾,纳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小楼明月镇长闲”,不如悠闲地独上小楼赏月,何必要沾染这世俗的尘埃。一句“人生何事缁尘老”,力透纸背,所有愁苦的失意情怀最终凝成一声重如千钧的叹息。

  全词表达了纳兰对安闲自适生活渴望,对人生错位的苦闷和碌碌无为的生活的厌弃,似是牢骚之语,却尽显词人性情,将对友人的思念蕴含其间,可谓情深义重之笔。

创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张纯修出令阳江,是词当作于此后,是纳兰写给张纯修的寄赠之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江涛如许。更一夜听风听雨。短篷容与。盘礴那堪数。弭节澄江树。不为莼鲈归去。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寒汀古溆。尽日无人唤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谭麈。难觅真闲处。肯被水云留住。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巘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唶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睍,万里豁晴川。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使者星明太史占,东风戒路揭帷襜。食当加倍稀亲酒,献不求馀少榷盐。

因进御茶供味谏,肯然官烛示家廉。老生莫效临岐赠,诗附仁言当束缣。

琅函真筌何所云,丈人嵯峨五岳尊。
矞云护耀魄宝,宝绳夜低天市垣。
琼瑶其上矗千仞,冰雪为人醒醉魂。
飞鸿没处杳难辨,饲虎遗迹应犹存。
甘泉使君趣丘壑,薰炉默坐存昆仑。
高斋图史罗左右,大厦风月相吐吞。
岩泉酒熟芳桂蕊,茶鼎火活苍松根。
坐邀麻姑来擘脯,祗恐摩诘难亡言。
界天之雪满窗户,唤起老仙重与论。
丁宁来者时汛扫,燕寝可避蜂衙喧。
蜀冈一老抱哀弦,阅尽词场意惘然。
绝似琵琶天宝后,江南重遇李龟年。
好时好节工恼客,投老只思深闭关。
鹤膝痛医终是病,蛾眉公夺岂容悭。
浩歌已减落梅曲,苦思更妨颓醉山。
冷语陋姝何所似,贫家矮屋劣成间。
去年来甬东,旄倪喜劝色。
色今画船西,行路亦嗟惜。
去来本何心,民自作欣慼。
达人了世缘,八极付挥斥。

密炬香光照夜红,垂垂帘幕静无风。金盘五寸花成穗,可但钗头缀玉虫。

大道相携五岳游,老夫共尔赋高秋。剩将石髓换仙骨,西指昆崙天尽头。

见山浑不厌居山,就树诛茅缚半间。对竹忽惊禅影瘦,倚松殊觉老心閒。

束腰懒用三条篾,扣己谁参一字关。幸有埋尘砖子在,待磨成镜照空颜。

少年轻远别,一舸又江关。剑浦寒云合,芝城春水潺。

世途多白眼,汝意只青山。大姥重相过,应探宝诀还。

严城角初断,稍稍晓鸦啼。
风急偏催马,天寒不应鸡。
随山欲渡海,失路却寻溪。
乡国遥千里,三年斗柄西。
往岁衣褐见,受服金马门。拟将忠与贞,来酬主人恩。
天地暂雷雨,洪波生平原。穷鳞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幸逢帝出震,授钺清东藩。白日忽再中,万方咸骏奔。
王风从西来,春光满乾坤。蛰虫竞飞动,余亦辞笼樊。
遭遇思自强,宠辱安足言。唯将四方志,回首谢故园。
画阁换粘春帖,宝筝抛学银钩。东风轻滑玉钗流。纤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间寻豆蔻。
九月离东嘉,长安子岁华。
未登杨子渡,先访葛翁家。
天作今朝雪,灯开昨夜花。
一杯能强饮,不必问丹砂。
倚西风、招鸿送燕,年华今已如客。青奴一饷贪凉梦,昨夜酒红无力。愁似织。听鸣叶寒蝉,话到情无极。舞衣春入。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
红尘陌。谁寄佳人消息。任他珠网瑶瑟。金钗两鬓霓裳曲,总是浪歌闲拍。长夜笛。且慢析轻匀,留醉酒垆侧。烟青雾白。望残照关河,睛云楼阁,何处是秋色。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春风吹绿草,草绿伤人心。残花落便落,琐碎沾衣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