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擅长描摹景物,此诗摄取镜头二三,潇湘水边风味尽出,而诗人逸兴遄飞之态也令人感到可掬。
第一、二两句就题起句,并揭出选择潇湘来游珩的目的是因其“最多吟兴”。“残腊”即为诗题中的“冬末”。古代于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百神,谓之“腊”,故又称是日为腊日,十二月为腊月。“残腊”亦即十二月之末。
第三、四两句承接第一句咏冬末乘舟游览之愉快。因为诗人身在船上,所以能就渔舟买来剐捕得的鲜鱼,因是冬末严寒,踏雪沽来的酒也就分外香甜和甘美。这两句写尽“残腊泛舟”所特有的风味,同时也表露了诗人“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的胸襟怀抱。
第五、六两句诗人咏潇湘发人吟兴的景物。潇湘地近衡山,衡山回雁峰是大雁南下后至此返回北方之处。衡山复多猿猴。夜深猿买,春近雁飞,那些正是潇湘典型的景象。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酮柳柳州赠别》诗的颈联“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亦以雁、猿对举。此外,猿之哀鸣、雁之返飞,也都是启人愁思、惹人诗肠的景象。恬淡愉快的表象下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而不得不“熟谙时事乐于贫”的悲凉心情。
第七、八两句诗人说明这次与友人同泛潇湘的目的,正是为了采其江山之美以“裁取新诗”。“剩”字在此用得十分警策,它既作“没有他事,只为了……”解,又将诗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露无遗。“帝乡”指京都,句意谓所作当传诵到长安。盖长安为唐政治文化中心,诗传长安,方称作者,故云。
此诗通篇写泛舟潇湘时的赏心乐事和景色风物,以此表现诗人的淡泊襟怀,同时却又透露出几分无可奈何的悲哀。全诗无一字表述内心,却又将诗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真切、丰满,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短埼飞雪,别浦流云,暮天凉意初觉。野色遥连,暗隔断、红香城郭。
刻意寻秋,不堪愁鬓,等閒迷著。忆扁舟旧隐,月落潮生,游情倦,风波恶。
江亭记得春归,正迷离万绿,雨润阑角。短笛声催,愁更说、蹋青前约。
最怜是、惊鸥断雁,聚影澄潭怨漂泊。付与霜枫,冷红独舞,媚西风帘幕。
出郭天日晦,到山云雾敛。行行过丛薄,上上历重隒。
牛头路转多,马足力已减。钟磬半空闻,楼阁经月掩。
洞古鬼斧凿,岚湿神汁染。松桧交撑拄,梅竹相摩飐。
断壑接飞栈,高栖傍虚厂。陛层户阸塞,台抗山卑贬。
俯视却以畏,仰登进以渐。入室洒扫灿,登堂像设俨。
臂垆行清氛,心灯烱寒焰。破席坐蒲团,弊案拂藤簟。
山蔬荐薇蕨,水果摘菱芡。禅谈转虚旷,诗话涉幽险。
天机惊斡旋,俗病谢针砭。酒酣兴益发,乐极心尚歉。
深入兜率岩,危倚浮屠槛。长江怒龙奔,乱冈渴虎舚。
卓锡崖泉迸,饮马池波潋。唐经翻贝叶,汉封遗玉检。
履迹傍石寻,鼎识索图辨。珍怪森前列,造化宁予俭。
嘉愿久未酬,兹游良不忝。狂呼拟登华,清赏讶入剡。
远游神汗漫,微诵口喁噞。斗奇谁及韩,得趣吾与点。
凉飙撼东阁,夕晖落西崦。树杪残声嘒,塔角归翼闪。
理鞍问前路,穿林越荒堑。回忆山中人,幽梦生夜魇。
吁嗟兹世人,居官多老饕。孜孜慕名位,焉知奔竞劳。
权门炙手热,冰山与天高。绥绥乞昏夜,白日矜所遭。
相君喜松寿,凉州博葡萄。好官我自为,笑骂空嘲嘈。
君看柄臣第,车马何滔滔。幽人方寂寞,闭门读离骚。
杨侯诗人寓于画,后身韩干前身霸。骅骝万匹落人间,一纸千金不当价。
曾貌先帝麝香骢,纸上飞出天池龙。至今画史比良乐,一洗万古凡马空。
时手画皮叹奇迹,二百年来无此笔。艰难常恨少神驹,掩图独抱龙媒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