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腊月将尽时去哪里泛舟最好呢?吟诗起兴最好之地莫过于潇湘。
靠近湘江正在捕鱼的渔船买来最肥美的鱼儿,逢与落雪时沽来的酒酒香更加醇厚。
夜深之时,深山里的猿买遍了整片岳麓山,雁子知道春天快到了,就别离衡阳飞回北方。
我与君更好欣赏这江山绮丽之景,裁来新拟的诗句传到长安。
注释
残腊:腊月快要结束的时候。腊,指农历十二月。
吟:吟诗。
潇湘:代指湖南一带。
偏:表示程度,很、最、特别。
倍:加倍。
岳麓(lù):岳麓山,在湖南长沙。
雁知春近:这里指雁自衡阳而北返。
剩:更。
采:采摘,指欣赏。
帝乡:指原零陵,即现在的永州。

赏析

  诗人擅长描摹景物,此诗摄取镜头二三,潇湘水边风味尽出,而诗人逸兴遄飞之态也令人感到可掬。

  第一、二两句就题起句,并揭出选择潇湘来游珩的目的是因其“最多吟兴”。“残腊”即为诗题中的“冬末”。古代于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百神,谓之“腊”,故又称是日为腊日,十二月为腊月。“残腊”亦即十二月之末。

  第三、四两句承接第一句咏冬末乘舟游览之愉快。因为诗人身在船上,所以能就渔舟买来剐捕得的鲜鱼,因是冬末严寒,踏雪沽来的酒也就分外香甜和甘美。这两句写尽“残腊泛舟”所特有的风味,同时也表露了诗人“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的胸襟怀抱。

  第五、六两句诗人咏潇湘发人吟兴的景物。潇湘地近衡山,衡山回雁峰是大雁南下后至此返回北方之处。衡山复多猿猴。夜深猿买,春近雁飞,那些正是潇湘典型的景象。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酮柳柳州赠别》诗的颈联“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亦以雁、猿对举。此外,猿之哀鸣、雁之返飞,也都是启人愁思、惹人诗肠的景象。恬淡愉快的表象下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而不得不“熟谙时事乐于贫”的悲凉心情。

  第七、八两句诗人说明这次与友人同泛潇湘的目的,正是为了采其江山之美以“裁取新诗”。“剩”字在此用得十分警策,它既作“没有他事,只为了……”解,又将诗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露无遗。“帝乡”指京都,句意谓所作当传诵到长安。盖长安为唐政治文化中心,诗传长安,方称作者,故云。

  此诗通篇写泛舟潇湘时的赏心乐事和景色风物,以此表现诗人的淡泊襟怀,同时却又透露出几分无可奈何的悲哀。全诗无一字表述内心,却又将诗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真切、丰满,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与友人在残冬之时为寻取诗料、游览潇湘时所作的一首清逸之作。诗人于湘江上泛舟,置身世外,自由自在,饮酒、戏风弄雨,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以此为乐。自然的惬意寻求让他感到生活隐逸的闲适,从而写下这首诗。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猜你喜欢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制芰以为衣,缉荷以为屋。
樵水秋夜寒,悲风入琴曲。
不怨山泽癯,有道式金玉。
百年肘屈伸,万事手翻覆。
拙哉富贵人,胡椒不论斛。
何如遗编诗,自足寄幽独。
贫者士之常,前言炳如烛。

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

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边寒客衣薄,渐喜暖风回。
社后未闻燕,春深方见梅。
壮怀频抚剑,孤愤强衔杯。
北望山河语,天时不再来。
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
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
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
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云逐归心乱,山随望眼赊。疏林攲晚照,浅溜咽春沙。

客路三千过,僧窗一笑哗。此生安税驾,有地即为家。

终日居揵户,披卷慰寂寥。久坐生微凉,不待轻纨招。

上览虞夏兴,下及衰乱朝。耳目虽不接,感叹自萧条。

举首望中庭,忽敛西阳骄。乔木阴暮气,朱霞灼穹霄。

檐昏已飞蝠,林杪犹鸣蜩。俯仰万化中,安知盈与消。

十里楼台月色边,御河东畔阙西偏。杯盘入市多新俗,儿女看春忆少年。

紫陌尘香千骑合,玉堂官冷一灯悬。江南风物君休恋,自有宫柑入袖传。

来时尽说长安乐,出门西向而笑。半入云霄,半飘尘海,半在秋原残照。

欹斜乌帽。对冷月啼蛄,影形相吊。此味辛酸,古人先我已尝到。

风云何限屠钓,叹行年廿八,已非英妙。数折桑乾,一条虹彩,车骑喧喧争闹。

不如归好。共乌鹊南飞,听他低叫。饱吃黄粱,拥衾眠一觉。

欲冲高浪却沈吟,酒近瀛洲懒得斟。
莫道颠风无好意,为君吹过远归心。

绀海文漪,荡不尽、花意万千。销魂又、断桥西堍,零落歌钿。

白捲酒波双袖雪,绿浮诗梦一船山。听闹红深处玉箫沉,风露寒。

秋灯外,柔橹边。载香去,放愁还。散袜罗馀绮,乱点蘋烟。

吴网难收残霸局,越云犹作丽娃鬟。剩两三鸥迹,话芳尘,明镜閒。

取人戒不周,取善贵不遗。理能兼众美,何必劳营为。

奈何当涂人,好以智自私。身勤必仍左,终日徒纷披。

君侯本将种,磊落真男儿。延英辟宾馆,下问质所疑。

优善题其颜,美意良可知。永怀正子贤,千古犹一岐。

休休好善心,一出忠厚资。片善或可取,不厌蓬茅卑。

人轻千里遥,愿吐胸中奇。投诚尽实理,入耳无谀辞。

从容谈笑閒,万必无不宜。三年报政成,龊龊何其迟。

潜令十万家,共煦晴春曦。退食自高堂,何虑复何思。

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风雨黄昏。正剪灯无语,虚掩重门。烟花萦旅思,云树暗离魂。

裁锦字、织回文。都付与红鳞。一任它、萍踪聚散,流水前因。

当年女伴如云。记同翻绣谱,兰麝氤氲。蚕丝春理绪,鸭火夜留温。

吟绿芷、咏青萍。闲却了芳樽。待异时、看花时序,莫厌来频。

春楼梦,日日记凝眸。偶为昼眠常掠鬓,多应酒病不抬头。

何苦放帘钩。

荒庭芜弗治,翳翳草与筠。池鱼出娱客,林鸟来依人。

閒居意自足,何者为戚欣。况於黄卷间,时与圣贤亲。

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

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大业喧传数省功,关心教育重文翁。挥戈扼要元戎合,射策逢时九月通。

桃李阴多依北极,芙蓉生不怨东风。海滨向化同邹鲁,逢吉康强食报丰。

几载修真洞里人,只凭啁哳报天明。
丹成不逐刘安去,只在岩头唱五更。

一年几到赵家围,每到围前泪欲挥。已有平田从水出,却无流客异乡归。

新堤近见黄牛迹,低畔还多白鹤飞。最怪老农解春事,挥锄犹欲向渔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