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在《哨遍》套数中说:“有一片冻不死衣,有一口饿不死食,贫无烦恼知闲贵。譬如风浪乘舟去,争似田园拂袖归。”又在《四块玉·叹世》中写道:“佐国心,孥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可见元代归田隐居的文人,生活条件未必优裕,得免饥馁已属满足。而贯云石《水仙子·田家》四首,一首写到“布袍草履耐风寒,茅舍疏篱三两间”,另一首却说是“田翁无梦到长安,婢织奴耕仅我闲”。看来元散曲铺张归隐后“田家乐”的种种富足,既是出于愤世嫉俗的需要,也不无画饼充饥的理想意味。本曲自然也不能免俗。
作品的序络十分明晰。从“江山如画”的大背景叙出住所,再写住所中成员的日常劳作,“耕稼”引出“桑麻”,“鱼虾”引出“渔樵”——列叙生活的家常。有奴有婢,丰衣足食,符合“闲适”题材散曲的模式。独具一格的是下半的结尾。“三国鼎分牛继马”是豪辣老到的俊语。在一连串不动声色的平静叙述中,忽来此奇兀一句,顿生倔强之文气,既展现了主人的避世身份,也使隐藏在隐居生活背后的感慨牢骚之情跃然跳出。于闲适的表象下不时伺机喷发出愤世的岩浆,是元散曲这类隐世题材作品常用的模式,有力地证明了它们其实是“叹世”、“警世”之作的一种变相。
陈草庵(1245——约1330),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元代散曲作家。曾任监察御史,中丞等职。现存小令二十六首。元·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见《元曲百家纵论》第七三页),可备一说。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
急雨跳珠溅。洗长汀、琅玕三尺,亭亭如箭。燕尾点波浑不定,一缕碧霞轻剪。
笑菱角、燕头价贱。叶烂西湾人别后,最萧条、玉露秋风战。
空极目,楚江远。
漂流万颗沉云散。伴寂寥、莲房坠粉,红妆零乱。苹末惊飙连紫箨,稳宿沙洲凫雁。
任渔艇、钓丝斜罥。闻道彫葫堪作米,莽披离、太液池头遍。
留取配,青精饭。
洞庭霜橘包黄银,海边丹荔输闽珍。高堂开筵荐华俎,风味隽美怀芳新。
蒸花厌玉饤鹅炙,雕盆犀箸行鲜鳞。纷纷歌管奏名妓,秩秩簪履罗佳宾。
芳尊细酌绿琬琰,宝罽共拥红麒麟。烧残绛烛转留客,疑有四角生车轮。
书生商歌风雨室,此志郁郁何由伸。短衣穿肘不掩胫,五穷相与为雷陈。
青阳开动生意达,短翅亦拟凌空云。豫章远志各有适,黄钟瓦缶俱陶钧。
且安粗粝槃涧滨,未厌紫豉羹吴莼。
魏公大府司农居,园出东厢百步馀。两朝文献子孙盛,万卷诗书兵火俱。
旧闻长老为言此,昔时相府今存几。独此僻在沧江濆,似有神灵相其氏。
芒芒天运不可推,太息平泉草木非。曩者大官三四叶,近者敕命犹相辉。
两园何苦事变革,松桧蚁钻惟菜麦。冰壶水栏鸱伺鱼,芍陂稻田牛负轭。
我惭不至惊十年,岁月轮云心惘然。亭子当江望由里,儿时忆上假山颠。
嶙峋怪石森相向,卧草同归一长叹,灵璧何年到日边。
金茎此际承天上,东家新亭花满园,珊瑚柯长海柏连。
寸田尺地百金买,看花一月人争传。世间万事无不尔,镂石镵金安足恃。
荆丘不出二百年,桃源那得三千岁。文章事业荖可遗,宇宙高名终古垂。
隆中草庐蜀主到,杨雄旧宅西人知。田荒室空纷感激,操镘再过空四壁。
秪有南阳白帝城,薄夫起钦尊故迹。长歌自作还自吟,美酒得钱须为斟。
有怀莫挂度外事,留眼坐看梅天霖。
释之久未调,王粲当从军。谓言塞垣事,壮气横风云。
育材幸明代,荐贤无令君。如无汉酤冗,沈此荆山珍。
萍氏本讥酒,周官有彝伦。孝武事却攘,志清天地屯。
连兵无时已,四海萧然贫。官始操酿具,榷之饱师人。
利源一以泄,颓波荡无垠。糜谷费耒耜,良糵争清醇。
酒禁著律令,犯笞及其身。狂药乃陷阱,伤哉尧舜民。
炎灵属我后,天资英且仁。邦力早雄富,汉制仍相循。
岁赋二千万,经入固已勤。弥年拥武节,聚边清国氛。
雄雄百万师,跨迈击燕秦。仰给倾武库,赏赍图戎勋。
加敛犹不足,返古当何云。杭城东南剧,地将湖海邻。
榷利冠天下,旗亭压重闉。彼虽斗筲职,亦择才英臣。
风露气已肃,溪潭寒弥新。沙榜朝汍汍,吴涛暮沄沄。
南州近牛斗,气象雄霜旻。汀枫变老蘖,赤叶晴相纷。
尝茶泊幽寺,观鱼下轻䑳。行当收翘楚,宁复混蒸薪。
无为狎吴叟,坐恋秋江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