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注释
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
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
泛泛:船行无阻。
空:指天空。
水:指若耶溪
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
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
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逾:同“愈”,更加。
幽:宁静、幽静
归念:归隐的念头。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鉴赏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
  猜你喜欢
红云低压碧玻璃。惺忪花上啼。静看楼角拂长枝。朝寒吹翠眉。
休涉笔,且裁诗。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
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
白版年犹小,黄花褐已通。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

閒门冷落静无哗,小阁帘帏密自遮。日晚课程丹灶火,夜深光景佛灯花。

人生宁有病连岁,身世略如僧在家。步屧寻春非老伴,任教风雨唤雷车。

绝岸有孤桐,日受藤蔓侵。
芳韶歇頳紫,余暄始相寻。
粲粲白玉花,照见清溪浔。
时至聊一吐,岂有东风心。
乾坤寄孤枝,隐隐孤凤吟。
安得太古手,为斲重华琴。
奏之岩廊上,和以箫韶音。
惜哉此妙质,岁晏娱空林。
渺渺苍梧云,兴怀一何深。

露窠蛛恤纬,风语燕怀春。

玉笛银筝夜不休,城南城北酒家楼。春明门外梨园部,风景依稀忆旧游。

烟沈密树苍山暝,波捲长空白鸟回。细雨斜风蓑笠具,钓船何事却归来。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天地不可必,春风或度关。阴山一半揖,遗老共生还。

杖指乌衣巷,船归黄木湾。亲朋未尽鬼,恸哭后开颜。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史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蔌。
顾□傅新章,爽气滫炎伏。
如临古润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明,吟思俱毣毣。
四十八弘誓原,百千万亿弥陀。
水鸟树林开正眼,为人亲切不消多。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屏帐腰支出洞房,花枝窣地领巾长。裙边遮定鸳鸯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素月殊未缺,皎皎银汉光。照见庭中席,浮杯宛清扬。

对此辄复醉,高歌激清商。时节忽已迈,白露沾衣裳。

人生有离别,此乐不可常。月高更起舞,庶终清夜长。

汉家新战胜,有信说平安。含泪亲刀尺,关山月正寒。

晖晖朝阳亭,亭前钟阜青。
岩险尚积雪,光彩浮初晴。
亭下清溪水,滑流新泮冰。
双凫知随阳,亦逐流澌行。
亭中贤主人,快此景物清。
开门延客人,掬雪当泉烹。
凌蹙淮水涨,修鳞烂银瓶。
更酌秦淮春,配此玉鼓羹。
了无一物俗,表裹俱蓬瀛。
宇宙有佳致,心清境乃并。
甚爱主人贤,澹然遗世营。
不言饮人和,恂恂发天诚。
清处亦绝奇,亭亭秋露茎。
胸中足丘壑,城头亦林坰。
不与风月期,结屋谩茅菁。
却惭最不客,形秽识不灵。
宿怀幽深趣,侵寻尘坌撄。
一官冷于铁,痴坐如冻蝇。
唤来俎豆间,不知梅已英。
清赏可无傅,陋语恐难徵。
春风送鹏程,眷言寻此盟。
四十年来真久故,三千里外暂相逢。
今日一杯成远别,烟波眇眇恨重重。

万壑千崖堆玉尘,老松僵立霜皮皴。行人飞鸟不见影,渔蓑揭揭趋江滨。

荒村酒薄鱼可换,径须一醉宁知贫。诗人往往敬画此,不誇锦帐罗醲醇。

使君爱诗复爱画,行吟坐对皆天真。高堂六月苦炎热,披图便觉融心神。

清飙拂座送凉冷,寒岫照眼增嶙峋。欲凭一问茅檐下,或有扃门高卧人。

西风响高树,乡梦去帆前。稚子衡门下,先茔乱叶边。

老来多一出,归去恰经年。海燕巢何晚,秋期落尔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