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曲通过举例讲述了对世间豪族的否定,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全曲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小令第一句是从富的角度来写的。其中,“金谷园”是用典,即西晋富家石崇在河阳修筑的花园,以奢侈称著当时:以蜡当柴,美人充室,甚至在厕所中放有香料、干枣等。历代文人用其代富, 《红楼梦·林黛玉题世外桃源》中有: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在庾信 《枯树赋》中也有类似记载: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昙花。”中间用 “哪得”相连,写出了作者对世间豪族的否定态度,认为石崇暴富只不过是一片云烟,稍纵即逝。
紧接着的第二句,作者将笔触转移到了人生的另一追求,寿的角度上。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延长生命的期限,抑或还想阻止生命的结束,便 “打铁做门限”来阻止 “阴间鬼的牵魂”,但善良的人们啊,这 “千年寿”的美愿只能是一场空,哪怕把门槛筑得再高、再结实,都阻挡不了 “人固有一死”的生老病死规律。可见,这一切都是枉作。一种劝世嫉俗的感情溢于言表、流于行间。
“汨罗江”一句又是从忠君爱国的角度写的,这句也是用典。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在那浑浊的时代中,原本纯彻的汨罗水也被罩上了 “污屈原”的罪名,这使人很自然地想起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诗。实际上,这里暗含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嘲讽与对屈原之死的叹惋之情、对忠君报国之人生追求的否定态度,同时也影射了自己的失意生涯,他 “为人方直,名闻天下,声彻闺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当时却无法施展,这在他的杂剧 《王粲登楼》中有所反映,其中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感情。
“北邙山谁是千钟禄”,这句是对人生显贵的否定。笔随曲意,在最后的三句里,郑光祖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既相逢当痛饮之,否则岂不有虚此行。但同样可视之为面对人生的自由:既来世上而不饮,岂不也是 “空归去”。因此,作者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以诗酒自娱,卒彰显其志。
纵观全首小令,它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作者认为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分畹青瓷,通帘翠押,酥怀晚艳多丽。㔩叶无尘,宫黄初麝,小馥度人疑醉。
素纤细摘,清露湿、珠娘秋佩。钗串新装钿粟,衣络旧融檀泚。
一瓯点将春焙。话恹恹、瘴乡身世。谁省旧香消黯,渐凝鲛泪。
孤醒阑宵似水。怕零乱、流苏梦难理。自剪南沈,芳心倦矣。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堂堂世胄,曰惟宁河。姿容严重,佐理中和。邑姜媲美,太姒同科。
配我始祖,耿耿不磨。
蓑衣狂脱暮江边,一醉宁论价十千。老矣冯唐何所往,归与陶令最为贤。
灵苗细细初盈圃,春水涓涓渐满泉。酒醒梦回无个事,澄心忘虑体三玄。
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游。飘飘无根蓬,荡荡不系舟。
江河罔知返,日夕惟东流。鸣鸠尔何为,户牖思绸缪。
人生底用愁如织,朝看朱颜暮无色。何如生死两忘怀,日月梭飞任交掷。
君不见秦皇入海求方瞳,包括区宇摧群雄。沙邱辒辌鲍鱼臭,一世万世今何功。
又不见班生投笔踰流沙,封侯万里威远加。玉门东望不可入,上书祈请心咨嗟。
我生于人何所为,即死于人何所悲。乌鸢蝼蚁何所苦,珠襦玉柙何所辉。
不如生前赋诗饮酒放浪山水间,死与造物默默还同归。
仙经何物堪却老,较功无如太阳草。龙衔鸡衔名虽异,菟公羊公事可考。
苏君真是神仙裔,橘井阴功贯穹昊。云笈书成数万言,银关珠宫用心早。
独知此物有奇效,福地名山为储宝。不惮林泉新斸掘,斥去杵臼谢饰捣。
况从高士论麴糜,更课公田收秫稻。一朝灵液浮瓮盎,三冬浩气生襟抱。
且欣软饱得浇肠,漫说逆流工补脑。眼碧那忧散黑花,发白故应还翠葆。
贾傅只嫌松醥陋,刘堕敢誇桑落好。直须五斗论解酲,宁待三柸乃通道。
谁知万里落旄人,亦许匏尊自倾倒。为君唤回雪窖春,八载羁愁供一扫。
曼倩宜分此日桃,安期莫诧他年枣。何烦更采石斛花,巳觉容颜不枯槁。
根连石室喜入梦,句拟桐溪愧摛藻。平生我亦爱书扎,朱髓绿肠勤探讨。
幸君汲引成此志,鹤驾骎骎望仙岛。吞腥啄腐非夙心,岁晚兹言良可保。
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
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
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
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