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词共分三段。第一段,首韵直接入题,以占尽一丘一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下一韵,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脚下清泉脉脉的优美风景,具体写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以下以“寻思前事”退过一层,转写以前入仕的错误,印证今日生活的正确,遥领下文。作者把错误用两个意思来表达,一是此间猿鹤为他的离去而悲鸣烦恼;二是功名本是邓禹那样少年得志者的事。这两个表达,一正一反,反借山间猿鹤来表明自己本性合居于山中,正借邓禹辈人的得志,表明功名之事本不属于自己。“终须是”一语,内藏自己多少努力都以失望的感慨。
第二段明接上段起韵,暗接“前事错”,专言今朝心情的愉快和伸展。起言独自饮酒放歌,仰观天上鹰飞,俯视水中鱼跃,颇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舒畅,鹰与鱼的行迹,虽可能来自于现实的观察,但归根到底是作者心灵自由的幻象。“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作词的时间,也营造出一种近似于当年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氛围。作者以“喷薄”写菊花香气,生新脆硬,足见豪情。以下突然转入惆怅的感受中,借用前人诗句,写他对一位曾经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他的想象中像屈原那样身配芳香饰物的佳人,即使真有所指,也更像作者所创造出的自我精神的化身。而“日暮云合”一词,虽是借词于前人,却能“夺胎换骨”,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老人时间无多时的特有的精神感受。“入江海”一句,以倒装句式,不仅无碍于押韵,而且显示出一种拗折的风味。
第三段揭明主旨,言自己虽然落魄失志,但不求闻达,甘心笑傲林泉,以退为乐。写得极有气势和风骨,显示出一个不免于精神不平的人,对于出处大节的看重。作者先以“遇合”一韵,从第二段所述的意路上转回,轻轻逗出政治失意的牢骚。但马上以“莫”字,压住要倾发壮志才华不为人知的愠怒。此处虽然借用孔子击磬求知的典故,但作者的傲岸显然远过于孔子。下句仍借用典故,表达自己笑傲泉林,不以穷达为怀的精神风采,说明自己不以退处为忧为耻,而觉得其中自有乐处。这就回应开篇“风流占却”一语,使包孕丰富的慢词长调获得了圆满的结构。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云霞媚馀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
逝川无停波,急弦有哀音。顾瞻望四方,怅焉愁思深。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
花影暮,香已酣。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
辞官高卧故园秋,亭榭常招枚马俦。老去襟期聊共赋,醉来风物转相留。
霜花簇簇明三径,烟树苍苍暗一丘。莫向梁园重怀古,歌钟凄断使人愁。
浙江东岸,是越王勾践,旧时封国。尝胆卧薪成底事,惟有荒台凝碧。
万壑争流,千岩竞秀,宛宛无今昔。兔葵燕麦,中间多少遗迹。
遥想东晋风流,兰亭停禊,空自留残墨。何用登临伤往事,堪叹鬓须垂白。
且觅扁舟,贺家湖上,载酒寻春色。季真归后,四明还有狂客。
近事多健忘,旧事反追记。智珠任颠倒,不解是何义。
乃知精血衰,冉冉老已至。童嬉诗酒游,往往入梦寐。
醒后半陈人,原非缘感致。玄关不守宅,灵爽失其次。
生平骨肉恩,徒抱伤心泪。明知归无期,转觉身似寄。
三生过去缘,一切未来事。切勿再思量,思量乱人意。
浇愁无古书,何以引美睡。村醪味浑浑,欲饮难成醉。
鳏鱼长不眠,疗饥姑煮字。相思见面难,悔昔别离易。
虚名真误我,浮沈困下吏。老丑俗所憎,戆直天所弃。
抽身恨不早,初衣负荷芰。此行逐戎旃,展转难思议。
矍铄夸据鞍,枉欲磨盾鼻。肝胆尚轮囷,形容日憔悴。
嗟哉羝触藩,进退不能遂。昨夜商音来,衣裳有秋气。
既老则悲伤,壮盛岂长觊。功名关遭际,福泽非神智。
委心还太空,穷通任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