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沉沉、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红粉均匀地抹在脸上衬托着香唇,晚上的新妆刚打扮成,便暗暗去献春心。用手指搓转花枝,哪个能理解她为什么皱着眉头?绣有连理植物图的衣带,头上缀有双飞燕图案,等待留给心上人。

淡色的烟雾笼翠着月色,使得绣帘阴暗起来,只见殿堂进层很深,夜色也很深。哪个说爱情能够系入心上人的心中?自从那一天绿窗暗暗地会面后,就烦恼起来。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水晶帘》、《村意远》。唐、五代词多为单调。

檀唇:檀香脂涂的嘴唇。

会:理解。

两眉颦(pín):皱眉。

连理: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或两树枝条相连,俗称吉祥之兆,比喻恩爱夫妻或象征坚贞爱情。连理带:绣有连理植物的衣带。

带头双飞燕:头上缀有双飞燕图案。

留待与:等待留给。

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

绿窗:绿色的窗子,这里指女子居室。

憔悴:烦恼,困顿,黄瘦。

赏析

  上片,披露宫廷侍妓“暗伤春”的“两眉策”神态。“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写侍妓浓抹“暗伤春”。“腻红”,“檀唇”,描艳妆,凭此香诱人,可谓艳妆浓抹难相宜。“晚妆”,表明侍妓的夜时活动。这是不同凡女的举动,“暗”与“晚妆”照应,表明行为不是光明正大,而是偷偷摸摸的。“暗”字一用,侍妓的性格暴露无遗。“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特写侍妓的特殊举动。一是“捻花枝”招揽过客,一是“两眉颦”显得焦躁不安。最后三句“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特写侍妓的另一个特殊举动。一是身着“连理带”,象征忠贞于过客,永不改移,一是头缀“双飞燕”图,暗示跟随过客,永不分离。天涯沦落无故人,可谓一厢情愿。苏轼在嘲讽中不免带有几丝同情。

  下片,回忆侍妓欲入宫中的偷情举动。“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沉沉”,写侍妓欲入宫中的阴沉气氛。“淡烟笼月”点明时间为灰蒙蒙的月夜,“绣帘阴”衬托侍妓的晦暗心态,“画堂深”想象所去之处的阴郁气氛,“夜沉沉”则点明长夜漫漫,心事沉重。“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写侍妓的疑惑与企盼。“连理”,象征送过客传情之物,“系得”,表明为得宠之举动。这“难道”为怀疑词,即“连理带”之赠送谁说能“得人心”、拴住过客之心?因为风月场上的侍妓已是多如牛毛了。为此,苏轼在最后三句“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中,发出同情性的感叹。妓女在风月场上,一般所遇是寻花问柳的男人。一旦觅到稍有同情心的男子,便对天发誓,甚至以命相许,指望他能帮助自己跳出火坑。这个侍妓在宿室暗暗地会见心上过客之后,担心他不接受“连理带”或“双飞燕”信物,尽是烦恼,直到如今。如果连最后一线希望都破灭了,既成不了“连理枝”,更成不了“双飞燕”,而只能成为被侮辱的玩物而被抛弃,其痛苦就更为沉痛惨烈了。这真是可怜!可叹!可悲!

  全词凭借描写、记叙、回忆、烘托、象征之笔,刻画了一位“暗伤春”而“憔悴”的侍妓形象。由腻红、檀唇、晚妆、暗伤春、捻花枝、两眉颦、留待、系得人心、偷见、憔悴,连续性的表现,表明侍妓是一位既艳情又失态的可悲而可怜的女性。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六月,苏轼自家乡四川到京师应试,耳闻目睹宫廷生活,深有感触,尤其对纨绔和艳情习气颇为不满。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苏轼作该词以披露之。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园亭含淑气,竹树绕春流。
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楼。群欢与王泽,岁岁满皇州。

棱棱瘦铁点瑶花,笔底阳和转岁华。却笑西湖穷处士,暗香疏影属谁家。

岁晏珍林发素葩,樽前奇赏著诗誇。惊逢腊去已三日,喜见春初第一花。

照水冷容酥点缀,摇风香片雪纷拿。主宾莫作寻常看,锦里名园只两家。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深院晚妆慵。鬓亸发松。忍寒和月下帘栊。掩却碧纱屏小小,不许灯红。

好梦忒惺松。去也匆匆。池塘春影又成空。一片吟魂无著处,随住东风。

窄窄纹窗小小舟,空波一片漾难收。满天细雨曾成梦,压水凉阴半倚楼。

深玉盏,暖香篝。夹纱衣薄不曾秋。吴中旧事君知否,晚泊荷花为洗头。

金屋琼台拥画楼,锦云香满采莲舟。
人间尽道仙家乐,不识霜娥有底愁。

逢人往往问璋田,见说辞家已一年。吟苦近知诗律细,书来惟道主人贤。

西风白雁同为客,南国黄花老此禅。木叶经秋偏有色,思君题破落红笺。

复幕重帘锦作天。金荷银烛夜如年。汉皋解佩终疑梦,缑岭吹笙恰是仙。

花一梦,柳三眠。春风无意惜芳妍。罗裙细看轻盈态,元在腰肢婀娜边。

画阁犹催晓漏声,共迎神帛出留京。宫云拥护旌旗转,驰道传呼鼓角鸣。

郊庙本严周定制,登封非为汉虚名。因思柴望精禋地,犹有蚕桑赋未轻。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
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文锦初动机,晨霞欲敷照。香传雪楼浓,影落玉溪倒。

子美不能赋,春工一何妙。惟有赏心人,相逢祇微笑。

碧树琅玕翠作团,不胜酷暑叶声乾。须臾霖雨从天降,信有人间六月寒。

槲叶可以衣,松实可疗饥。骑鹿下山去,儗说高人知。

高人不可得,纷纷却语谁。晓窗白云过,且自相同归。

访尔阳山曲,迢迢丘壑重。
青冥恣遐瞩,麋鹿伴孤踪。
高枕低云峤,疏林度远钟。
径余重九菊,门倚两三松。
避地雾中隐,鸣琴竹下逢。
夜长思共醉,老去愿相从。
魏阙无今想,仙风自可宗。
因思沉湎者,役役尔何庸。

夙具山居僻,桃源不易逢。一犁春后绿,几树宅边红。

敢曰非穷士,居然有古风。更闻金谷近,酒债未从容。

停针无语倚妆台。花信费疑猜。山桃未破,海棠犹睡,林杏初开。

今年毕竟春寒重,梁燕不曾来。清明时节,阴晴气候,懊恼情怀。

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岷山远夹双江流,奇秀直到江阳收。岂无扁舟溯江上,凌云载酒思一游。

治平寺中塔铃语,风雨夜合南山头。闭门一月病难出,更有人事催归舟。

思奇好异要有数,天不假汝空强求。吾生去留缘作主,不必水有蛟龙山有虎。

故园得归姑早归,莫恋寒镫卧秋雨。舟人鸣钲呼晓发,汉嘉西望重云结。

空江濛濛鸡一鸣,好在峨眉半轮月。

点易窗前晓露浓,琪花瑶石自为供。问奇相过门留辙,觅句初成寺报钟。

一缕茶烟飘瓦雪,半笺蚪字译阶蛩。白云好护看山屐,拟策卢敖绿玉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