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原题“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这里“漏断”不过说夜深罢了。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省:理解。“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亦见注⑷所引同书同条。《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像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这首词应该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济论词主“有寄托”与“无寄托”之说,以为“非寄托不入”,而“专寄托则不出”。东坡此词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为是词”,乃“触发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这正是苏轼的才学,气度,思想的体现。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市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册4 卷125 页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遨游向燕赵。
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
迎送纷交驰。
自尔厌游侠。
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
颇学毛公诗。
备知经济道。
高卧陶唐诗。
圣主诏天下。
贤人不得遗。
公吏奉[纟熏]组。
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
九门十二逵。
群公朝谒罢。
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
威凤徒参差。
或问理人术。
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
赐帛归东[淄,“艹”头代“氵”]。
都门谢亲故。
行路日逶迟(一作迤)。
孤帆万里外。
淼漫将何之。
江天海陵郡。
云日淮南(一作阴)祠。
杳冥沧洲上。
荡漭无人知。
纬萧或买药。
出处安能期。
绝塞多为窟,秦时所筑城。
因怜吾马渴,教饮彼泉清。
霜雪卢龙塞,风烟骠骑营。
远从贰师垒,瞥过武安坑。
心警投鞭虏,身先荷杵兵。
宁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
空山最深处,太古两三家。云萝共夙世,猿鸟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盘餐烹野花。居兹老复老,不解叹年华。

密匀瓯渍液,丹映槛凝衃。照岁何妨积,侵阶慎勿推。

缚屋双峰云一坞,抛来伴我事幽寻。风花踪迹趣虽各,香火因缘情自深。

浮峡未兴圆泽叹,乘桴还有仲由心。三山他日记耆旧,凿齿弥天无古今。

有狐绥绥兮,在彼河梁。我欲济之兮,河无航。瞻彼故丘兮,淇水浅浅。

怀我父母兮,不能奋翻。嗟嗟不能奋翻,予安用存兮。

雨后微风不度池,柳条犹拂镜中丝。
凭阑只与禽鱼共,水底月明方自知。

金茎倾日露华晞,汉苑秋高燕己归。赖有多情双蛱蝶,翩翩时近鹄袍飞。

春深裁报谒彤扉,为底逢秋又拂衣。旧隐青山何处问,同游词客几人归。

囊中大药还多少,天上浮云可是非。万里抟风应有待,且随阳雁往来飞。

达士不可羁,其次远羁绊。
我无达人风,又不能自远。
纷纷随世俗,碌碌走薄宦。
其来或遭驱,其去或被挽。
吾求亦何有,五斗固易办。
不师陶渊明,腰为小儿俯。
由来为贫仕,荣辱何敢辩。
乘田与委吏,孔子不云贱。

茫茫人海小瀛洲,灵草丰茸碧树幽。底用风轮通弱水,时逢云袂下浮丘。

天阴图画龙鳞湿,月夜箫声鹤背秋。我亦平生有仙骨,归来同作采真游。

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

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

虎头将军人中英,六年总制南州城。蛮烟扫尽民安堵,闲来训练三厢兵。

是时天高秋色晶,元戎小队临郊坰。出奇应变有成算,长围蹴踏虞山平。

挥戈日回羲和驭,饮马水落黄芦汀。西猰逐兽奔流星,落羽电掣辽东鹰。

妖狐狡兔何足顾,等閒刺虎屠长鲸。争誇得隽笳鼓清,抚剑叱吒风云生。

旌旗归来日未落,毛血满载驼峰腥。分甘设宴享多士,雄吞直欲杯沧溟。

将军文武能兼并,十年从事天王征。定功行赏协舆论,遐荒重镇须老成。

花村月夜犬不吠,闾阎歌颂腾欢声。左参好事驰令名,题诗作画扬芳旌。

观风万一言采择,写入麒麟垂汗青。

到处已无花可吹,东风犹自舞残枝。
山僧只解关门睡,春去春来总不知。

小院西风初透。一霎凉生双袖。几日怕关情,犹道芳菲时候。

是否。是否。添得镜中消瘦。

宝历中兴业,于今六十年。洗光旸谷日,鍊补女娲天。

大业超东汉,皇恩畅北燕。圣谟谁可颂,会有笔如椽。

南华一卷,是驱炎清课。燃竹风廊飏茶火。把尘襟尽涤,世累都捐,萧淡甚,泉际山颠有我。

老僧无个事,闲话忘机,簌簌林间暗香堕。薄暮转山房,水簟凉生,拂磁枕、北窗高卧。

又细听、微风响松涛,觉此际心情,十分安妥。

西池金母證前身,到处逢人说有因。此日绮筵陈锦绣,当年节操励松筠。

斑衣绕膝称贤子,扶仗从头溯苦辛。花甲良辰周复始,频添鹤算颂千春。

长安有客思山桂,挂席秋风潞河汭。边城一雁正高飞,爽气澄霞雨新霁。

忆昨承恩衣绣衣,太仓充溢鼠雀稀。六军白粲满区釜,君王玉馔有光辉。

左省高资重廷阙,特简清秩班卿月。入告我后尽嘉谋,退食委蛇无请谒。

江上云山梦里来,知君肝胆几徘徊。金樽满酌不辞醉,茫然清兴使人哀。

君不见八公仙去空山色,濡须之水流不息。功成方可拂衣去,莫到淮南忘蓟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