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一天,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为了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
却不知分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佯(yáng)低面:假装着低下脸。
敛眉:皱眉头。
敛(liǎn):蹙。

赏析

  这首词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写女子追忆爱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

  此词上片追忆“去年今日”与爱人临别时的情事,下片写自从别后的相思苦况。

  上片忆与爱人离别时的情景。“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今年是四月十七日,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连用记载日期的二句开头,是这首词的创格,在整个词史上也属罕见。在一首抒情小令中能大胆运用这种写法,而且在艺术上博得了词论家青睐,这是不能不推韦庄为首屈一指的。二句看似漫不经意,太显太直,其实不然。这个日子,对于这位闺中少女来说是神圣难忘的,他朝思暮想,魂牵梦萦,引为精神寄托。因而在一周年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惊呼,所以这二句不啻是这位少女心声的结晶。尤其“正是”二字非常传神,令人如闻其声。这个发端不是纯客观的记录,而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主观抒情,因而赋予日期以生命,爆发出闪亮的艺术光彩。不仅如此,这个日期的出现,除了特指当日事件外,还凝聚着少女一整年的绵绵情思,内涵相当丰富,很耐品味咀嚼。因此辩证地看,这二句既直又曲,既显又深,是极具匠心的精彩之笔,也正体现了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本色。

  “别君时”,是过渡句。从时间过渡到事件,点明所写的是离情别绪:词的主人公也由隐而显,身份是与郎君叙别的少女。在此际点出这两层意思,真是恰到好处。它既不妨碍首二句蓦然推出时间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又顺理成章的为后两句的精心描述做了铺垫,安排巧妙。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这两句是说,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两句纯用白描,摹写细节,是刻画少女别情的妙品。“佯”是掩饰,但并非感情上的做作,而是基于感情上的真挚,她虽克制忍泪而仍担心被郎君察觉而伤感,因而低下脸来。此时此刻要一个纯真少女强颜欢笑也难,半隐半现“半敛眉”的情态造型无疑最惟妙惟肖。“含羞”则是有万千知心话要叮嘱,但欲说还颦,难以启齿。举凡少女细腻真切的心理活动,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在这两句中无不写得委曲有致,层次分明。作者能敏感的捕捉到如此幽隐细微的镜头,并予以艺术的再现,除了很高的文学修养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旁观者,而是注入了自己的一片深情,因而使这一联成为词苑奇葩。

  下片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即“魂销”,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实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是如今,还是这一年,却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分别。君去人不随,也不能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这里的梦是凄苦的,是在无法选择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无奈。

  “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在时间上相应。“无人知”即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更会把这一切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少女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楚楚动人,愈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流泪。

  这首词也可以看成是男子的回忆。刘永济先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道:“此二首(包括后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乃追念其宠姬之词。前首是回忆临别时情事,后首则梦中相见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夺之日,不能忘也。”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你喜欢
都不醒。鸟倦云飞。两得无心总是归。古人逝矣。旧日南窗何处是。莫负青春。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强向中间谈独醒。一叶才飞。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认著依前还不是。虚过今春。有愧斜川得意人。
丹禁迟迟漏,深宫灼灼花。
繁枝开正满,清韵出何赊。
静拂红英密,微穿翠叶斜。
衣稀惊宿蝶,冷落动晨鸦。
细逐香离槛,轻翻露滴沙。
愿当直仙署,铃索共交加。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
休说。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更穷诗债应难欠,纵懒书淫亦自添。
水外修眉横翠巘,试凭张敞画浓纤。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赤县飘零未易逢,那知今夕一樽同。
好招明月共清影,托与白云行太空。
戃恍旧游如隔世,蹉跎壮志莫论功。
两公秉烛还相对,情话从渠半醉中。

戚戚图终古,终古不私戴。枯树泣秋风,秋风不少爱。

优哉游哉,时其不再。与世推移,观生进退。

南国碧云暮,西风芳草多。相思故人远,如此别情何。

清绝山僧笔,苍茫楚客歌。凭将万里意,一问洞庭波。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登高丘,望远海。昆崙桃花千岁红,阿母蛾眉青不改。

金鳌戴出三蓬莱,徐家楼船安在哉。鲸涛无梁不可渡,坐见浅浅浮黄埃。

远游绝尘雾,轻举观沧溟。蓬七阴倒景,昆崙罩曾城。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琴瑟更张意已乖,萧郎歧路为谁排。回头断齿追欢日,尚剩亲磨鹿角钗。

此花清绝似幽人,苦耐冰霜不爱春。
蜡蕊轻明香万斛,黄姑端的是前身。

高斋响檐溜,庭树生春风。繄予二三子,苔异岑则同。

君乘果下马,入门气冲融。汉仪制仍古,秦语译难通。

挥毫传四座,奋迅如旋蓬。壮年文采绚,簪裾世业崇。

乃兄玉堂选,持被勤在公。晤言幸良觌,藻咏凌秋空。

感兹发遐想,神游东海东。

石门深锁气何雄,那得群仙採药踪。
列嶂时时看过鸟,悬崖历历长游龙。
一书未学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
拟向锦屏题姓字,箫台端的是元功。

斜日韬光,疏树淡影,天水低迷若一。早倦鸟归飞,乱鸦盘急。

应为天公玉戏,展步障,先收晴空碧。野亭小伫,峭风如削。

莫寒增剧。萧瑟。万籁似寂。祗遥空似暝,冷光凝白。

料今夜、素娥敛将银魄。赢得空明映照,皎玉树、倩添梅华色。

待酿作,匝字祥爨,不负万祈泽。

圣主龙飞第一春,远颁正朔命儒臣。双函钿札翔鸾鹊,万里朱鸢识凤麟。

玉节晓分蛟室雾,宝幢晴拂象厓尘。悬知奎宿临南土,夜夜清光拱北辰。

几宵烟日锁栖台,欲寄侯门荐祢才。
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念别孤亲久,无成万里归。
算程芳草尽,去国故人稀。
栈阁浮空险,刀州入望微。
前期有公薦,莫愧老莱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