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本词大约作于元符二年(1099)重阳节之后数日,当时黄庭坚在戎州(今四川宜宾)贬所,此时处于贬谪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郁。本词同调同韵共有三首,此为第二首。第一首有副题曰:“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之后史应之做了和作,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间对史应之和作的再和。
入各有愁城,能攻仗酒兵。关山一片月,游子十年情。
未遂终军志,徒为班固征。相逢且潦倒,天地自虚盈。
微疾系公忧,驰顾不待车。足明忘年交,亲切如一家。
雨馀溪路险,苔滑石又斜。蹉跌切无心,衣履沾泥沙。
入门笑语我,健步老已差。坐定施刀圭,霍然病顿瘥。
先生悬葫芦,买药人如麻。女子识韩康,名满昆舍耶。
屈驾肯相就,又屏驺从哗。自揣农家流,得此已光华。
为我爱惜费,此念尤可嘉。顾兹一蹶惊,不啻我所加。
平生相厚意,感愧欲自挝。我病动烦公,二事为根芽。
烂肠因魔汤,伐性由烟花。悔过苦不早,祸发方号呀。
自今立严戒,洗心归释迦。六淫无从染,免劳长者嗟。
闻公好登山,矫捷追麇麚。此后愿自爱,脚力何自誇。
竹兜以代步,请盐此溪涯。投诗永为好,聊用比木瓜。
太学师名士,初踰志学年。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
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
寒风动原野,密雪度层轩。素积长郊色,青馀远岫痕。
轻冰幽沼合,栖鸟暮丛喧。边骑暗河洛,应无闭户袁。
德明美须眉,忧国出天性。著书三巨轴,精心研利病。
徙步走行在,风疾草逾劲。谁使陈少阳,千载独标映。
郡国关心利病陈,玉山遗老负经纶。河汾弟子兴唐室,辽海先生自汉民。
落日荒陵挥涕泪,征车断碣访荆榛。高门宅相都零落,故里经过感替人。
楮先生共竹君子,巧制人人买聚头。宜画宜书争月旦,可舒可卷剧风流。
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安得一挥驱酷吏,清风从此遍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