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露晞风晚别春丛,拂掠残妆可意红。多病废诗仍止酒,可怜虽在与谁同。
江东猿鹤,识人间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忆春分尚早,梅信才完,花开了、狂蝶痴莺都睡。
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绝依倚。高与玉山齐,露下遥天,定敕令、井桃回避。
又七载、低颜软尘红,向金马词场,讯他荣悴。
白羽亲成露布文,满天愁色结寒云。三军尽赏葡萄酒,九塞传歌虎豹群。
乱笛回塘路,催换野色珑璁。故情断,坠衣红。涴急雨阑东。
客怀未耐秋摇兀,慵对艳锦屏空。暗里忆,旧珍丛。
负一舸悤悤。
花宫。星期近,南飞倦翼,憔悴与、津梁梦中。料今夜、西池露下,盼不到、太乙仙槎,怨入高鸿。
鸳鸯最苦,睡稳荒波,犹梦薰风。
阔步骎骎上要津,忽求补外为宁亲。不贪农扈登卿月,正喜秦淮拥使轮。
相就二男真孝子,益尊八座太夫人。临岐勿复深言别,看即斑衣侍紫宸。
薤纹冰簟,早横陈玉体,宝钗斜坠。酒醒夜阑纤手按,剩有助娇花蕊。
腻发丝牵,凝脂香染,脸晕回身未。旧家放处,思量怎地能睡。
却笑古陌邯郸,卢郎高卧,尝尽愁滋味。洛水一篇思旧赋,此物赚人流涕。
半世孤眠,三更新梦,惟尔知蕉萃。今宵无赖,化为蝴蝶相戏。
身事艰如此,飘然返故乡。关山依老母,幻梦托空王。
野阔风驱雾,秋深月带霜。南陔私欲赠,无语忽沾裳。
拜残月,残月几曾残。明是上方秋色满,背人还照碧宵闲。
何不上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