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怒吼中,一棵大树坚韧不拔地矗立着,在日薄西山的恶劣环境里,孤立于天地四海。
树下的那个扶杖老者虽然随着早晚的气候变化,免不了要作随时的屈伸,可是回首凌冬凋谢的水中菰蒲,却又感到在不堪回首中理应坚强地生活下去。
风号(háo):狂风怒号。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四海孤:指天地四海无邻侣。
短策:拐杖。
菰蒲(gū pú):一种水生植物,经秋即调,此用以反衬风中独立的大树。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比喻国破家亡,环境恶劣;后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意喻诗人面对当时的生活境遇,有不堪回首之感,但仍要随时屈伸,继续坚强生活下去。全诗感情深沉含蓄,但不艰深晦涩;语言平易明畅,却流露出不屈的气慨。
诗的一二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首句描写大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风号大树中天立”,在狂风怒号中,大树中天而立,任凭狂风呼啸,仍就岿然不动。次句描绘环境、交代背景,“日薄西山四海孤”,这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这见出环境的险恶,处境的孤危,更见出大树的强劲、兀傲。环境与大树成反衬关系,风之“号”更显出大树“立”的强度,“四海孤”更显出大树的挺拔,不同寻常。这两句既是写树,也是在写人。“风号”是比喻清兵入主中原,明朝灭亡,环境相当险恶。“日薄西山”象征江河日下的明朝的命运,当时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南明小朝廷,但国运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表明要像大树一样独立中天,仍然要不屈不挠,独立自主,保持自己高尚的民族气节。
结尾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短策且随时旦暮”,写画上大树下扶杖独行的老人,这老人即作者自身的写照,他面对当时恶劣的生活境遇,表示要随意而安,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这是用老人从正面衬托大树。末句“不堪回首望菰蒲”,“不堪回首”即诉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菰蒲”这里是比喻那些意志薄弱,屈膝仕清的人,这是以软弱的矮小的水草从反面来衬托在狂风中傲然挺立的大树。这末句的感慨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当时的遗民中,不少是此种心境,虽然消沉了一点,缺少那种抗争的力量,但处于污泥而作不染之想,这样的操守,对于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代谢感时序,迭微叹日月。憝彼鶗鴂鸣,忍此众芳歇。
林园无鲜蕊,原野飞陨叶。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
劲莛矗惊飙,贞松翠霜雪。昂昂泽中雉,矫矫韝同鷢。
物性不可渝,人宁不如物?努力崇明义,岂为威武屈。
噫嗟五大洲,立教几教皇?惟佛能大仁,首先唱天堂。
以我悲悯心,置人安乐乡。古分十等人,贵贱如画疆。
惟佛具大勇,自弃铜轮王。众生例平等,一律无低昂。
罪畏末日审,报冀后世偿。佛说有弥勒,福德莫可当。
将来僧祇劫,普渡胥安康。此皆大德慧,倾海谁能量。
古学水火风,今学声气光。辩才总无碍,博综无不详。
独惜说慈悲,未免过主张。臂称穷鸽肉,身供饿虎粮。
左手割利刃,右手涂檀香。冤亲悉平等,善恶心皆忘。
愈慈愈忍辱,转令身羸尪。兽蹄交鸟迹,一听外物戕。
人间多虎豹,天上无凤凰。虎豹富筋力,故能恣彊梁。
凤凰太文彩,毛羽易摧伤。惟强乃秉权,强权如金刚。
吁嗟古名国,兴废殊无常。罗马善法律,希腊工文章。
开化首埃及,今亦归沦亡。念我亚细亚,大国居中央。
尧舜四千年,圣贤代相望。大哉孔子道,上继皇哉唐。
血气悉尊亲,声名被八荒。到今四夷侵,尽撤诸边防。
天若祚中国,黄帝垂衣裳。浮海率三军,载书使四方。
王灭镇象主,鬼族驯狼㬻。归化献赤土,颂德歌白狼。
共尊天可汗,化外胥来航。远及牛贺洲,鞭之如群羊。
海无烈风作,地降甘露祥。人人仰震旦,谁侮黄种黄?
弱供万国役,治则天下强。明王久不作,四顾心茫芳。
梧桐何翼翼,凤凰何将将。左坐青溪姑,右坐白石郎。
姑自翳瑶草,郎自命椒浆。
欢欣歌饮皆从欠,乐极悲哀自此生。不见古人成礼处,主宾百拜只三行。
频番胥宇。似春燕乍来,偷窥帘户。萍梗孤踪,兰言一诺,刚被玳梁留住。
广庭十弓犹欠,琼萼双身先睹。胜情引,小书堂怡在,花阴深处。
空误。前度客,三匝故枝,欲去仍回顾。事逐烟凉,人如舟系,偏托石尤风阻。
几时素尘闲扫,著我琴尊容与。粉香里,试清吟好约,柴桑仙侣。
隆阴叹季驶,朝霜若暮雰。卉零刚虫鹅,畴能持大钧。
神龙尽思蛰,尺蠖安可伸。鲸齿白如雪,出海千为群。
雀雏闇天时,岂办千霄云。言谁药石甘,香孰知见薰。
层冰凝已坚,饮鹤何处川。䙰褷脱笼樊,结巢长松根。
病翮心自惜,啸侣情每勤。伊祁近尧基,政閟而民醇。
丛树翳楼阁,碧涧幽含春。侧闻丹穴凤,浴水不浴浑。
德牧耀奇字,华采腾轩轩。高调叶箫韶,求友灵禽园。
暂饥竹未花,圣瑞谁为言。阿阁翼欲翥,九皋鸣遥闻。
曷去苍筤箐,就啄茯苓根。徘徊不轻下,高奋思呈文。
甚愿仪丹阙,昌运开时屯。素琴写此意,求友相彼真。
长风飒然至,高下涛潺沄。沧洲绘满壁,昕夕容垂缗。
卷轴山石间,天乐如衡门。客来无杂语,古义恒互陈。
雅称凤偕鹤,守寒栖相邻。同声幸早应,一曲传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