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狂风怒吼中,一棵大树坚韧不拔地矗立着,在日薄西山的恶劣环境里,孤立于天地四海。

树下的那个扶杖老者虽然随着早晚的气候变化,免不了要作随时的屈伸,可是回首凌冬凋谢的水中菰蒲,却又感到在不堪回首中理应坚强地生活下去。

注释

风号(háo):狂风怒号。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四海孤:指天地四海无邻侣。

短策:拐杖。

菰蒲(gū pú):一种水生植物,经秋即调,此用以反衬风中独立的大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比喻国破家亡,环境恶劣;后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意喻诗人面对当时的生活境遇,有不堪回首之感,但仍要随时屈伸,继续坚强生活下去。全诗感情深沉含蓄,但不艰深晦涩;语言平易明畅,却流露出不屈的气慨。

  诗的一二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首句描写大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风号大树中天立”,在狂风怒号中,大树中天而立,任凭狂风呼啸,仍就岿然不动。次句描绘环境、交代背景,“日薄西山四海孤”,这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这见出环境的险恶,处境的孤危,更见出大树的强劲、兀傲。环境与大树成反衬关系,风之“号”更显出大树“立”的强度,“四海孤”更显出大树的挺拔,不同寻常。这两句既是写树,也是在写人。“风号”是比喻清兵入主中原,明朝灭亡,环境相当险恶。“日薄西山”象征江河日下的明朝的命运,当时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南明小朝廷,但国运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表明要像大树一样独立中天,仍然要不屈不挠,独立自主,保持自己高尚民族气节。

  结尾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短策且随时旦暮”,写画上大树下扶杖独行的老人,这老人即作者自身的写照,他面对当时恶劣的生活境遇,表示要随意而安,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这是用老人从正面衬托大树。末句“不堪回首望菰蒲”,“不堪回首”即诉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菰蒲”这里是比喻那些意志薄弱,屈膝仕清的人,这是以软弱的矮小的水草从反面来衬托在狂风中傲然挺立的大树。这末句的感慨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当时的遗民中,不少是此种心境,虽然消沉了一点,缺少那种抗争的力量,但处于污泥而作不染之想,这样的操守,对于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创作背景

  项圣谟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画家,入清以后,他用不少绘画作品表现对明朝的怀念,对异族统治者的愤恨和不合作,《秋山红树图》《天寒有鹤守梅花图卷》《大树风号图》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题自画大树》即是题写在《大树风号图》的右上角,诗与画作于清初,未署年月,根据作者另一《山水册》中,画有同一题材、同一构图、同一题诗的“大树图”来判断,大约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前后。

项圣谟

  项圣谟(1597年—1658年),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子璋、子毗、胥山樵、胥樵、古胥山樵人、兔鸣叟、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醉疯人、烟雨楼边钓鼇客等,浙江嘉兴人。项圣谟自幼精研古代书画名作,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不求仕进,沉心于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早学文徵明,后追宋人用笔之严谨,兼取元人韵致。项圣谟亦精书法,善赋诗。著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历代画家姓氏考》、《墨君题语》。

  猜你喜欢

雨行如漏蓬,侧身半车中。风翻荷叶白,难可为芙蓉。

向来三重茅,仰屋叹穿空。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

渐欲抛书卷,行藏任转蓬。
负暄携稚子,抱良觅邻翁。
接叶犹妨径,拳芽未着丛。
主林真好事,为我结新红。

霜毛一别各毵毵,兴味年来老不堪。横槊赋诗休塞北,扁舟垂钓渐江南。

聚观夹道卷红楼,夺得南朝一状头。
将谓燕人骑屋看,而今马首向真州。
苍籀书法祖,斯冰篆家豪。
昔人锋在笔,今子锋在刀。
收功棠豀金,不礼山中毛。
囊锥脱颖出,镌崖齐天高。
少年得髓几人知,想见当年断臂时。
此是湘山大知识,衡门堪继会昌师。

行台北面是苍山,古柏风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谩烧红烛伴清欢。

藜杖山中出,吟诗对范家。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
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赊。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
郑玉非娼女。叹尘缘未了,飘零被春留住。肠断胭脂坡下路。成甚心情意绪。生怕入、梨园歌舞。寂寞阳台云雨散,算人间、谁是吹箫侣。空买断,两眉聚。新来镜里惊如许。暗伤怀、莺老花残,几番春暮。事逐孤鸿都已往,月落千山杜宇。念修竹、天寒何处。不念琐窗并绣户,妾从前、命薄甘荆布。谁为作,解绦主。

山色空濛雨更幽,落镫风里作春游。剧谈往事浑忘倦,每恋清吟为少留。

云起忽遮岩畔寺,烟迷时下水边鸥。徘徊未识梅花面,可是归舟载得愁。

十里湖如镜,红莲个个香。
大姑先戏水,荡散两鸳鸯。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平生丘壑有真趣,脱口误与儿辈论。
杖藜乘兴绕山腹,拨碎松影寻云根。
一拳疏翠万峦足,见之惊喜双颊温。
挈来珍护等完璧,浸以清泚供金盆。
窗前细看坐忘食,冷碧尚带烟岚痕。
斗量明珠问君买,刮我十年尘眼昏。
莫学卫公作痴计,苛戒直欲传后昆。
高怀脱落万事细,一笑付余无吝言。
手扪心玩挽归兴,夜来清梦惊哀猿。
斯道有张弛,如天有冬春。
雍容贵可久,促近终难亲。
槁卉久乃腐,流水汲逾新。
虽云不窥圃,乘马复何人。
水自山阿绕坐来,珊瑚台上木绵开。
欲知举目无情罚,一片花流酒一杯。

千载高人际太平,铜章墨绶凤凰城。蛮乡何意来韩子,宣室几时召贾生。

海月偏凉宜载酒,粤山多秀好题名。看君身在虚舟上,任挂风帆驾浪行。

饭罢呼僮旋煮茶,棋枰诗卷小生涯。
从今厌踏红尘路,多在山间少在家。

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

一年一度按巡边,蓟北渔阳九月天。叠叠乱云迷战垒,荒荒古道入溪烟。

貔貅列戍资专阃,台障经营仰昔贤。好趁高秋勤肄武,关河快著祖生鞭。

晴空紫气拥华簪,庾岭梅花送去骖。满目疮痍堪太息,应怜民力竭东南。

帘帷风暖暮春初,与古相亲与俗疏。几帙残篇尘短榻,半峰晴翠落衡庐。

愁同溪水流难定,心似窗蕉卷未舒。沙鸟群飞空惹恨,何时钓得锦鳞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