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注释
碧纱:即碧纱厨。绿纱编制的蚊帐。
梧桐夜雨:概括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无寐:失眠。
目断:望尽,望而不见。
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
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晚唐·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

  此词写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无所寄,相会无期,夜长无寐,只好移情于烛:明明是人心里难过,却说蜡烛向人垂泪;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却说蜡烛心长焰短。这里,人即烛,烛即人。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梧桐叶上。

  “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啊彻夜无眠!“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目的是突出“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上片泛写别后相思,下片实写此时此地的感受。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创作背景

  这首《撼庭秋》,调名奇特,是晏殊首创。始见于晏殊《珠玉词》,但其中仅有此一首,故《词律》卷五、《词谱》卷七俱列此首为标准之作。虽说词牌用了一个很有力的“撼”字,这首词却“怨而不怒”,是深心的悲哀,而不是感天动地的怨愤。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你喜欢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七日逢人好,三年作客赊。塞云晴度雁,城日晓翻鸦。

雪化经冬水,梅开隔岁花。欲归归未得,惆怅惜年华。

孤屿秋风忆钓蓑,因君理棹起劳歌。分留乡思从兹始,报答君恩奈若何。

陶令篱傍犹有菊,伯龄石上苦无禾。问言何补青蒲事,为道新来白发多。

毙裘羸马太郎当,祖道乘风挂席忙。妒杀隔江老渔父,船头初月白如霜。

东风出海门,处处动林园。泽国雪霜少,沙汀花木繁。
暖鱼依水浅,晴雁入空翻。何处阳和力,生萍不驻根。
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袖中携得新诗,今朝来祝吾师寿。吾师何似,一生清净,淡然笃守。丹骨通明,霜髯潇洒,竹坚松瘦。更不须展放,寿星图画,自是个,希夷叟。忿欲贪痴那有。把玄关近来参透。黄芽白雪,玉炉金鼎,龙蟠虎走。九转功成,不妨笑傲,人间长久。待从师杖屦,八千余岁,肯相容否。
踪步龙山颠,放舟龙荡口。
群然雁鹜行,杂之牛马走。
我拙不能诗,我病不能酒。
试问赏花人,还有菊花否。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空门临水曲,兀坐亦如如。览秀情何极,凭高兴不虚。

云烟随兔颖,缃素起龙鱼。忽悟禅宗旨,清朝懒曳裾。

冉冉岁云暮,寒风正凄其。
言辞东村宅,去适西村庐。
岂无旧巢恋,欢与吾仲居。
西村况不远,相去一里余。
回瞻竹树间,炊烟出前厨。
吾病四十衰,厌厌日不如。
忧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复来于兹。
遥望城中山,引领空嗟咨。

拨闷无过是醉乡。老来犹入少年场。烟雨濛濛春去也,莫思量。

杜宇声声啼不住,蝶无寻处野桥芳。依旧去来梁上燕,为谁忙。

束起仙翁肘后经,且参思邈枕中吟。
夜来独卧寒无寐,忆杀黄紬旧破衾。

急雪鹡鸰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枢动本为荣辱主,常因户外细推寻。
干坤出入无穷象,夷锹关防有限心。
揜到善人非远大,开当古道自高深。
九成载举箫韶奏,穆穆无凶合在今。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