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无际的边草青青,无尽的暮霭沉沉,渭水桥下,水波也在呜咽低泣。暮春的早晨,绵绵春雨停歇后连微尘也不再荡起,该是上路的时候了。折一枝杨柳相送,友人的前程茫茫,不由黯然神伤,再欢会一堂会是什么时候?

再饮一杯酒吧!唱一曲离别的壮歌。感叹人生,离别太易,相聚太难。不要推辞身已醉,听我唱完这首《阳关曲》,从此后,天各一涯,惟有那一轮明月,照着你,也照着我。

注释

阳关引: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八句、四仄声韵。

塞(sài)草:指边草。

烟光:景色迷蒙。

渭(wèi)水:渭河,陕西关中的主要河流之一。

咽(yè):呜咽。

雨霁(jì):雨过天晴。

轻尘歇:轻微的尘土因被雨润而不再荡起,一作“轻尘敛”。

攀折: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因“柳”与“留”音谐,折柳即以示挽留。

黯(àn)然:这里指别离之情。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又:一作“有”。

甚(shèn):什么。

阕(què):本指一段音乐,这里指歌曲

欢聚:一作“欢居”。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王维《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

彻:一首歌曲终了。

千里自此共明月:本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营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的上片由景及情,以塞草烟光和渭水波声以铺叙远行者出发时的情景;下片进一步抒惜别之情,但加入了歌唱和别易聚难的感叹。全词仿佛由一组组镜头构成,由远及近,由景及人,一字铺陈二人的情谊究竟有多深,但分别时的浓郁不舍已经道出真相。

  此词与王维的送别诗《渭城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体裁的不同,此词更能把离人的复杂情绪,谱写成一曲回环曲折、抑扬顿挫的离歌。上片由景及情,融进王维诗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含意。因诗与词本身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内容相近,又有所差异。此词的“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虽然也只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却加进塞草烟光和渭水波声以铺叙远行者出发时的情景,显得开阔而含情。而景中的“波声咽”则带有长行者和送行者的感情色彩。王维诗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于词中则是“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又后会甚时节?”王维诗是含而不发,此词则点出黯然情怀,在一片惜别环境气氛中,令人黯然伤怀。

  下片进一步抒惜别之情。王维诗的后两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到词中,则成为下片的“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加入歌唱和别易聚难的感叹。其中,“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是全词主调,“听取阳关彻”句暗含“无故人”之意。而以“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为词的收结则情意深长,含不尽之意。

  全词仿佛由一组组镜头构成,由远及近,由景及人,音画共融,将静态诗词赋予了动态美感,无一字铺陈二人的情谊究竟有多深,但分别时的浓郁不舍已经道出真相。在状似洒脱的举杯对饮之后,也有离情让人动容,满腔情意尽在酒杯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宋史·寇凖传》,词人曾任凤翔知县,此词可能创作于词人任凤翔知县期间,是词人饯别故人时为表达对故人的惜别之情而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你喜欢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後,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蜂喜春晴竞出笼,雪明篱脚眼看融。
柳条借日还金色,梅萼因风动玉容。
窥牖数声禽度曲,过庭千字雁书空。
青毡笑指吾家物,芳草无边一望中。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琼岛迢迢候老翁,深怀秖博两宵同。片帆南浦草仍雨,斗酒长亭花又风。

话俗灯前南海近,思亲梦里北堂空。情知此别难书问,止到衡阳已断鸿。

扁舟南渡汉江来,阻雪连朝住宪台。莫道铁冠官况冷,琼瑶庭下已成堆。

已交冬杪,凭萧萧飒飒,似将秋作。几阵飘来斜复整,乱扑小窗灯火。

风紧云凄,天低月黑,旅梦如何度。听残宵柝,披衣还起愁坐。

见说故里兵戈,他乡鼙鼓,处处烽烟阻。不定行踪萍泛水,琐尾吟成谁和。

老逼人来,饥驱儿去,只剩凄惶我。仰天而叹,泪花和雨飞坠。

絮酒临风奠一卮,雷声隐隐不胜悲。英魂自拜丝纶后,劲节无言天地知。

春草烟深人迹少,鹧鸪啼处马行迟。不堪回首江天暮,汉苑于今总黍离。

老桂初开试一枝,吹香时有外人知。深林尽日何当见,自是秋风不敢私。

秋夜长,漏声缓,馆娃宫中愁日短。十围画烛照吴台,花落半天红纂纂。

綵云凝歌吹不断,蹋月双回小龙管。鸦啼金井东方明,宝鸭烟笼绮疏煖。

一寸丹心碎炼摩。挥开智海息风波。林下乐投甘养素,中和。

放开心月照娑婆。

澄净内全投聚戒,安闲身富六波罗。隐显神游浑飘逸,无何。

青霄物外恣蹉跎。

抱景坐虚室,翛然谁与同。像金辉夕烛,櫩铁响天风。

汛大潮应满,林深叶未空。江南秋欲老,肠断北来鸿。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
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清血流天地,花躯老甲兵。野塘岩下士,一日遂知名。

少微方丈拟王宫,诗版流光射碧空。
处士大星能比月,词臣异代亦同风。
坛边树老为龙去,井底丹砂与海通。
饮水也能生羽翼,骨青髓绿发如葱。

堁风菵露哀牢疆,山川瘴疠难禁当。新都公子老戍客,孤臣万里堪悲伤。

当时世庙议大礼,撼门痛哭千夫强。仗节抗疏言矫矫,干触虿尾投蛮荒。

程朱正论臣所执,今昔濮议谁斟量。大礼未定大狱起,批鳞折槛空激昂。

逢君首事有璁萼,议论附会来丰坊。明堂秋飨复聚讼,分宜馀毒争拍张。

呜呼先生遂不返,菁酋峒獠群相将。木弩含沙火云热,天教老啖红槟榔。

吴粉傅面两丫髻,簪花拥伎何徜徉?都卢倒吹泼醉墨,僰儿观者如堵墙。

羁魂漂流夜郎地,何异屈子沈沅湘。海庄故墟碧鸡麓,猩猩白昼啼书仓。

巾杖逍遥须眉古,图画遗像生光芒。竹桧一径夹流水,菊乾枫落寒云黄。

潮州儋耳同一辙,祠庙赑屃摩青苍。小子夙昔慕高节,况值奉命来黔阳。

窃愿升阶更剪纸,招魂归送蚕凫乡。高吟死去谁怜句,令我涕泗徒滂滂。

无计远尘嚣,寻幽过野桥。
风刀削林沙,云带束山腰。
水抱孤村过,舟回断岸遥。
几时忘俗虏,来此伴渔樵。

白发刁搔五十馀,也随时宦觅新除。功名未了床头剑,活计空存架上书。

虫臂敢劳私造化,獐头深愧强趑趄。春风但假吹嘘力,早趁花期到敝庐。

沙明秋浦,作微茫淡月,波心轻坠。罗袜凌波烟翠外,一种轻盈微步。

素艳凝霜,淡妆簪玉,浩质禁风露。天然标格,那教青女相妒。

问谁洛水移来,筠帘榧几,绿影摇窗户。独抱芳心尘不染,汲取秋泉重注。

嫩茁灵芽,香敷仙蕊,作计银壶贮。伴子岁暮,冰魂冷到诗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