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雪冒禹碑石,云埋泌草堂。早知抱遗恨,悔不挟乾粮。
箫鼓纷纷载酒醪,送行汾水觉秋高。吏民遮道瞻思切,车马还朝气势豪。
圣主询谟忘旰昃,明庭收选尽英髦。看君才业何人似,哿矣趋荣勿告劳。
明雪罗窗,小梅清靥妆初洗。试镫风起。飘断行云地。
漏转琼签,说尽天涯事。愁如水。晓寒笼被。春到檐声里。
问简山林敢自迂,岂知霄汉与樵渔。果看忘世真忘否,又写三山祭酒书。
石桥低跨小山丫,薜荔飘香罥白花。高出一帘云水外,柳阴茅舍夕阳斜。
三月看春尚未齐,楼中聊共片云栖。欲知深暝无言处,众鸟飞来寂不啼。
乌生八九子,朝栖城上树,暮饮城下水。母昔翩翩引子飞,子今啄啄哺母饥。
子多不愁哺母食,夜夜来巢城树枝。
红社溪边舣小舟,青莲宇内作清游。土花绣壁淡如昼,岚翠拨云浓欲流。
短李清风存古意,大苏圆月洗春愁。摩挲泉石舒长啸,未羡神仙十二楼。
津亭握手共离觞,匹马长征犯晓霜。衰草连天风飒飒,冻云垂野日荒荒。
频年作客雕双鬓,到处题诗挂一囊。岁晚兔园霏雪满,多才司马正游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