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这是交代人物、地点。人物是一个美丽姑娘,她的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地点是“歧路间”,即岔路口,她在采桑。“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紧接“采桑”,写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这里明是写桑树,暗是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起了烘托作用。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叶环。头上叶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休,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主要写美人的服饰,也写到神情。“攘袖”二句,上承“柔条”二句,美女采桑必然挽袖。挽袖方能见到洁白的手。为了采桑,素手必须高举,这样又可见到带着叶手镯的洁白而光泽的手腕。用词精当,次第井然。因为是采桑,所以先写美女的手和腕,然后写到头和腰,头上插着雀形的叶钗,腰上挂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佩着明珠,还点缀着碧色宝珠和红色的珊瑚。以上几句写美女身上的装饰品,多为静态的描写。“罗衣”二句,写美女轻薄的丝罗上衣,衣襟随风飘动,是动态的描写。动静结合描写美女的服饰,写出美女婀娜的身姿和轻盈的步态。形象十分鲜明。“顾盼”二句,以精妙的字句,勾勒美女神情。美女的一顾一盼都给人留下迷人的光彩,长啸时呼出的气息,芬芳如幽兰。使人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不为之倾倒吗?所以,“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行路的人见到美女停车不走了,休息的人见到美女忘了吃饭,从侧面描写美女的美貌。应该指出,曹植的这段描写,显然受了汉乐府《陌上桑》的影响。《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貌是这样写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这是描写罗敷的美丽,并不直接描写她的容貌,而是描写她用的器物(“笼系”“笼钩”)和穿戴的服饰(“倭堕髻”“明月珠”“下裙”“上襦”)之美及“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四种人见到罗敷以后的反应,从正面和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丽。这些描写与《美女篇》的描写对比起来,二者在内容上虽然基本相同,但是写法却不尽相同,表现了曹植诗的一些变化和发展。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交代美女的住处,点明她的高贵门第。美女住在城南大路附近的高楼里。“青楼”“高门”“重关”,说明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大家闺秀。“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美女的容光如同早晨的阳光,谁不爱慕她的美貌呢?上句写美女容貌之美,可与前半首合观;下句说无人不为之倾倒,引起下文。这里写美女高贵的门第和美丽的容颜,是隐喻诗人自己的身份和才能。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为他不能不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媒人都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呢?诗人对媒人的责怪,反映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媒人不来行聘,这是客观上的原因。而美女爱慕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要想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这是美女主观上的原因。这是比喻志士有理想,但难于实现。美女的理想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可而吵吵嚷嚷,议论纷纷,他们哪里知道她看得上的是怎样的人。这是比喻一般人不了解志士的理想。“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美女正当青春盛年,而独居闺中,忧愁怨恨,深夜不眠,发出长长的叹息。这是比喻志士怀才不遇的苦闷。
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辞》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
半晴半雨,酿成梅溽。无位真人,口生白醭。玄谈发渊默之雷,妙应答传声之谷。
花簇簇,锦簇簇,听不足,玩不足。哑,六六依前三十六。
人生类秋虫,正宜以秋死。虫魂复为秋,岂意人有鬼。
盍作已死观,稍怜鬼趣美。为鬼当为雄,守雌非鬼理。
哀哉无国殇,谁可雪此耻?纷纷厉不如,薄彼天下士。
平日邀相见,过门又不逢。贪随看花伴,应笑我龙钟。
昔我梦翼飞,去与王子亲。双双鸾凤箫,吹破缑山云。
翻身大火坑,洗髓明河津。芔然驭白鹿,下宴瑶池春。
枉驾雁宕阴,玄冥闭天阍。醉扫千文石,万劫留至文。
只今灵峰洞,元气犹氤氲。悲歌草木偃,坐啸天地闻。
归来铲光彩,大隐金马门。君看东方生,至人伏垢氛。
讵罗不了道,一壑空云云。
竹塘春好花映闾,花边游女纷琼琚。玉叶金枝一老姆,蓬首不整衣无袽。
在昔天崇盛藩府,王子分茅镇南土。如花之女天人俦,清矑横列修眉妩。
晓日吹笙叫凤皇,晚窗罢绣调鹦鹉。皇孙择婿鄙豪华,但选人龙与文虎。
宣州谭生英妙姿,笔底掣电风雷驰。朝为千诗暮百赋,元气湿楮何淋漓。
皇孙一见叹奇绝,画屏当昼牵红丝。参佐风流宾客盛,谭生掞藻满座靡。
楼头指日骑双凤,鼙鼓惊人隔鸳梦。流离展转为俘囚,穷鳞眼看釜底游,幸遇将军不好武,闻道能诗色乃柔。
笑指梅花赋百首,诗成当以不死酬。口号不待八叉就,词源浩如三峡流。
侍史代书欲腕脱,高座惊读快拍浮。笔阵扫开剑铓利,惊鱼掉鬐倏脱钩。
痛定徐思更惨绝,平台旧馆余残血。红颜一去断音尘,半镜怀藏苦难说。
绝域穷乡独往还,月轮几遍看圆缺。月缺果然还复圆,相逢喜剧翻悲切。
定情正值梅花开,金炉那用沈檀爇。百首新篇歌撒帐,流苏夜夜霏香雪。
莫将铅泪哭铜驼,生死因缘重缔结。星移物换几度春,帘前燕子怨家贫。
奉诚非复马家宅,东来卜筑江之滨。行歌憔悴不求仕,碌碌饥驱越与秦。
丰容一别一回改,闺中鸦鬓看堆银。当时镂玉嫌钗重,此日裁裙喜布新。
御穷老去操箕帚,王姬能作民间妇。持门辛苦守良人,嘉偶到头非怨偶。
歌楼无树碧云遥,旧梦依依乌鹊桥。莫把残诗重索笑,落梅万点付风飘。
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
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
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
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
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
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
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
足力犹堪敌瘦筇,拟乘寺顶最高峰。杯吞东海一勺水,鞭起南湫久卧龙。
佛界须臾三万劫,神山杳霭几千重。烦公更泚如椽笔,摹写云天不尽容。
奇服先生老不衰,堂前弟子为秋悲。人今不见如三月,天昔平分此四时。
海水何尝知冷暖,风飙原自别雄雌。清时会有高年问,暂与沈酣读《楚词》。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