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秃记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给,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 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出杜氏。” 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 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覆。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 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甕水中,乃死, 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毕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 买砖为圹,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秃秃,是高密县人孙齐的儿子。孙齐考中明法科,因而得到嘉州司法参军的职务。他先前已经娶有妻子杜氏,将杜氏留在家乡高密,孙齐却将这事隐瞒起来,用欺骗的手段又娶周氏,与周氏一起到蜀中赴任。任期满后,一块儿回高密,周氏才知道孙齐已有妻室,怨恨孙齐骗了她,于是告到县里,孙齐向县官送钱财,说好话,事情便就这样了结了。孙齐又被任命为歙州休宁县县尉,连杜氏一起带去上任。过了两年,孙齐请假回老家获得批准,周氏还为这事愤愤不平,要求离婚。孙齐急了,说:“为了你,我可以与杜氏和离!”并且剪下头发,立下誓言,周氏才答应了他。

  孙齐假满后独自一人到休宁县任上,遇到妓女陈氏,又将她纳为妻。任满,县尉另有人替代,他接受了抚州司法参军的任命,回高密与周氏分开,不再与她相见,却派人偷偷地将她所生的儿子抱了来,同杜氏、陈氏一起带到抚州,于明道二年正月到任。这个月,周氏也与她弟弟来到抚州,想要进入并占据孙齐的官署,被吏人拦住,并把这事报告了孙齐。孙齐正在宝应佛寺里收租米,听后立刻赶回去,揪起周氏放到走廊上,拿出假造的文书说:“你是我的佣人,怎么敢如此胡作非为!”于是一起到州里去辩理,周氏没能申冤。周氏上诉到江南西路转运使,也不听她的。过了好久,周氏无可奈何,只好用布衣写上自己的籍贯姓氏和几次告状的经过,流落路上讨饭。

  这时,萧贯任饶州知州,周氏到他那里去向他申诉。饶州属江南东路,按规定不应该接受她的诉状,但萧贯并不推辞,仍然受理。转运使这才派公吏祝应言前往调查,周氏以她所生的儿子为证据。孙齐害怕儿子被发现,事实真相败露,就将儿子藏到附近方政的屋子里。随后仍怕被发现,又将儿子带回家来掐住他的咽喉,没有死,陈氏从旁边抓住小孩的双脚,倒提起来,把头按进一大瓮水中,小孩才死,这就是秃秃。孙齐于是叫来差役邓旺,让他在寝室后面的墙下挖了一个坑,深有四尺,将尸体埋在里面,秃秃这年只五岁。萧贯将孙齐的罪案报上去,恰遇大赦,但还是停了孙齐的官职,流放到濠州去管制起来,这是明道二年八月的事。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抚州司法参军张彦博改建寝室,挖地发现了坑中的孩子的尸体,查问知道情况的人,有个叫熊简的小吏回答如上。又叫来邓旺盘问,又核对了当年办案的供词,凡是保存在州里的都这么说,只是杀死秃秃经过的材料没有看到。张彦博向我谈到这件事,为秃秃的惨死而悲痛,于是用棺材丧服收敛了他的遗骸,并设置酒肉祭奠。又出钱给僧人升伦,叫他买砖砌成墓穴,在城南五里处一家姓张的树林下埋葬,时间在挖地得骨后的第十天。

  啊!人本就区别于禽兽野蛮人。禽兽野蛮人对与他结合生育的,知道不互相祸害,相互祸害那么人类早就灭绝了。像孙齐这样的人该怎样评价呢?买来石碑,刻上这件事,放到坟中,用来祭奠秃秃,并且用来告诫世人。事件的整个过程,只有杜氏全没有一句违忌的话。二十九日,南丰曾巩写。

注释

秃秃:高密人孙齐的儿子。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高密:县名,在今山东省。

明法:贡举科目名,在“诸科”中地位最低。

嘉州:州名,今四川乐山市。

司法:即司法参军的简称,置于各州,掌议法断刑。

绐(dài):欺骗。

罢归:罢职回乡以后。

恚(huì):愤怒、怨恨。

赀(zī):同“资”,钱财。

得:被授予官职。

歙(shè)州休宁:地名,在今安徽省休宁县。

县尉:官名,位在县令以下。

再期:两年以后。

若:你。

出:遗弃,休弃。

祝发以誓:断发为誓。祝:断绝、削去。

抚州:地名,在今江西省,治所在临川。

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年)。

入据:进入并住到。

趋:快走。

捽(zuó):揪。

庑(wǔ):堂四周均廊屋。

伪券:伪造的卖身契约。

佣:受雇之人,佣人。

不直:没有得到公平的裁决。

江西:即江南西路。宋真宗天禧四年(1029年),分原江南路为东、西二路,简称江东、江西。江南东路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江南西路在洪州(今南昌)。抚州属江南西路。

转运使:官名,经管财赋、监察等事。

不听:不予受理。

联诉事:几次告状的事实经过。

萧贯:字贯之,临江新榆(今江西新喻县)人,为官敢作敢为。

饶州:地域主要在今江西上饶地区,治所在鄱阳县(今江西波阳)。

不当受诉:因抚州在当时属江南西路,而萧贯是江南东路饶州的官员,按理不应当受理此案。

贯受不拒:萧贯仍然受理,没有推辞。

覆:回复,意即说明情况。

见(xiàn)事得:事实被别人知道。见:同“现”,被发现、被看见。

抑:摁、按。

甕(wèng):大水缸。

垣(yuán):墙。

瘗(yì):埋葬。

徙(xǐ):流放。

濠(háo)州:州名,在今安徽凤阳东。

张彦博:作者友人。字文叔,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县)人。

坎:墓穴,墓坑。

诘(jié):查问、查究。

棺:棺材。

敛:成殓。

浮图人:僧人。浮图:梵语音译,也作“浮陀”、“浮屠”,即佛。

圹(kuàng):墓穴、坟墓。

治地后十日也:指挖地得骨后的第十天。

择于:区别于。

夷狄: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不相祸:不加伤害。

赏析

  文章记叙了五岁小儿秃秃惨死于父亲孙齐之手的原因和改葬过程,严厉谴责了禽兽不如的司法官孙齐,同时也暴露了封建社会法律政令的本质。文章于琐屑记载中,刻画了官吏的丑恶灵魂,形象逼真,语言生动。

  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先看孙齐的婚姻行为,他是先娶杜氏,留在家乡,而后又假称未婚,骗娶了周氏,去蜀上任。真相大白后,纠纷一场。前车之覆未远,又故恶重演,独自去休宁上任,又纳娼妓陈氏。这些都说明孙齐是个奸诈好色、无信无义之徒。再看孙齐的言论,被骗的周氏不甘心继续保持这种尴尬的婚姻局面,决心与孙齐断绝关系。孙齐急了,说:“我为你赶走元配杜氏”,也不顾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圣人之训,剪断头发发誓。这番“情义”也真打动了周氏。但是后来,这些话也都不算数了。他回家休假,连见见周氏都不提了,还派人偷走了周氏所生的儿子。周氏远去任所找他,他竟是亲手“捽挽置庑下”。捽挽,连拉带拽,可见其凶暴。孙齐还拿出一个假的契约,说:“你不过是个婢佣,怎么敢这样闹!”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作者让人物语言在人物行为的陪衬下,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使读者看到了孙齐阴险奸诈的性格。“虎毒不食子”,言畜类之残暴者也具备亲子间的基本道德。但孙齐则不然,为了怕官府戳穿他诬妻为佣的丑行,竟不惜残忍地杀害了亲生儿子,毁灭证据,保全自己。作者对于杀儿过程中,孙齐及其帮凶陈氏的动作写得十分仔细:“扼其喉”、“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这些行为描写,更加暴露出他们的阴毒残忍。作者让事实来说话,他对人物的臧否,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刻画出来的。

  作者实录了封建官场的黑暗内幕,语虽平钝,但深蕴着批判的锋芒。在周氏几次告状中,孙齐先是能够“赀谢得释”,后来“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封建社会里,官吏贪脏枉法,官官相护,老百姓到难以伸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特别指出主人公孙齐“明法”,而其授职亦屡为各州“司法”。“明法”、“司法”而“犯法”,可见官吏的佞巧无信。结尾的议论也深化了主题。作者以对比议论手法一扬一抑,欲擒故纵。先言人区别于禽兽,是为一扬,一纵,既而,又言禽兽不伤亲子,“如齐何议焉?”言外之意,孙齐禽兽不如,是为一抑一擒,鞭辟入里。

  这是一篇记实性的叙事散文,它记叙了五岁小儿秃秃惨遭生父庶母残酷杀害的故事。这篇作品很像短篇小说。情节曲折,叙速简洁,在不长的篇幅中把一桩惨案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明白。人物鲜明,无论是灭绝人性弃妻杀子狡诈残忍的孙齐,还是始而被骗,继而遭弃,坚持上诉斗争的周氏,都跃然纸上。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抓住细节,着力刻画。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作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十月二十九日。只有五岁的秃秃被生父害死,被埋在官坻寝室后墙下。后任官吏张彦博改建房子时,掘地发现了孩子的尸体,经调查,就是秃秃。张彦博与作者说了这件事,他们都很悲痛,于是置备了棺材衣服收敛秃秃,设酒肉祭尊他,请和尚念经超度他,买砖修墓,正式安葬了秃秃。作者于是作下这篇文章,以抨击这种丑行,警戒恶人,告慰秃秃。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猜你喜欢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黄花九月傲清霜,百草满园无此香。
红紫无端盗名字,试寻本草细商量。
仙子凌波袜有尘。翰林摛藻笔如神。此花此曲两无伦。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恨无佳客只空尊。

侵晨书吉向门楣,愿得新正事事宜。手把屠苏揩睡眼,灯前吟足隔年诗。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几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斯文一脉记传灯,四百年来付老僧。始变儒冠除法服,林家孙祖号中兴。

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

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

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羡尔宁亲向百蛮,扁舟日下万重滩。经过旧路吾能说,雪浪屏山画里看。

七夕始迎秋,溪亭复此游。午凉慵举扇,夕雨罢登舟。

倚杖窥云树,停杯待女牛。只怜天上夜,亦向此时愁。

十里溪源注北塘,贮成宽碧澹泱泱。新蒲弱荇参差绿,去鹜来凫断续行。

一缆轻波摇鹢舸,满罾斜日晒鱼梁。使君思拙无清梦,高柳阴成草自长。

洪郎不来鱼雁稀,君今岁暮告我归。故人青灯山水屋,游子白苧风霜衣。

时俗俯仰妨道灯,圣哲出处存天机。东还石门对飞瀑,卧看寒月投窗扉。

隔岸峰峦过雨新,桃花水暖碧潾潾。谁家艇子閒来往,只载春光不载人。

一室琴书露竹凉,小窗深掩坐匡床。戏寻脉望深奇晕,忽睹丹良泻冷光。

谁录异方知却马,我矜微物解升堂。白头爱伴书帷客,苦节宜侪弟子行。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於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早起联镳上翠微,瞰虚历级步嵚崎。
昔闻华顶莲生藕,今见南山菊满篱。
纵眼横看天地阔,壮怀唯有鬼神知。
安期引我丹霄路,十里云烟特地披。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女娲鍊石补天缺,巨灵五丁运恍欻。云根万丈随手捩,指画变化自融结。

功成散材各飞去,正如工师斫髡留。剩蘖兹石不中选,突兀跃冶逃洪炉。

侧身一落三万里,乃在槜李城内东南隅。瘦如枯槁立昙瞿,飘如璎珞垂静姝。

沐日浴月几千载,亭馆空闻阅兴废。老藤蟠护如茑萝,经春花发珠百琲。

有时月下来美人,拔剑纵击沈将军。砉然声裂断右臂,血渍犹作紫绣纹。

有时化作扶筇叟,霜眉雪鬓多精神。谁其赏之赵王孙,手镌三字斯籀文。

或云遗自花石纲,或云好事范长康,千夫携至清宛堂。

最后考古小邾子,强更其名非信史。至今狂风骤雨夜,空中时见寒蛟起。

三峰天外落,岚翠压孤城。月出山头小,泉飞屋角鸣。

公庭爱鸟迹,客枕厌虫声。一夜西风起,无眠白发生。

吹角愁中初雁声,相怜相见不胜情。虎头恨在归蒙诏,羊舌交存过穗城。

第宅已空唯拄剑,蓼莪虽废尚携籯。与君同是流离客,聊赠穷途泪一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