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你倾诉衷肠时已梦醒,在妆镜中隐约见到你眉如春山。这才后悔以前太过于草率,没有对你分外珍惜爱怜。
你缥缈的芳魂只能在月夜归来,你遗下的钿钗为什么偏偏寄留人间。我和红烛一起滴残了多少眼泪啊,不知何时才能干?
山花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梦已阑(lán):梦醒。阑:残,尽。
依约:隐隐约约。
春山:女子眉毛的美称。
草草:草率。
环佩:衣服上佩戴的饰物。
钿钗(diàn chāi):钿钗为镶嵌宝石金属等的双脚或多脚首饰。
这首词上片由梦阑起,接以幻象的描绘,表达了痴情思念的哀伤。下片由物及人,写物是人非的伤情。全词抒情委婉深挚,一波三折,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由梦阑起,接以幻象的描绘,表达了痴情思念的哀伤。
首句“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之感。梦已醒,词人与情投意合的妻子生死两隔,把唯一能相会的希望寄托在梦里,词人多次提到梦中与亡妻相会。可是此次,正要与妻子说说知心话,谁料话未及说,梦就醒了,只剩孤独的身影,冰冷的黑夜,让词人无比惆怅。醒来后词人再无睡意,看看四周的摆设依然,在镜子里好象看到了妻子的倩影。
下句“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写词人的心理活动,“悔”字是词人情感和心理的写照,词人后悔的是在妻子生前没有认认真真地欣赏她、关心她,没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下片对句益发沉重,由物及人,写物是人非的伤情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容若连用两个典故,并反用其意,说旧时故物何必再见,徒然惹入伤感,不能自拔。这样的话,自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愈见其心情沉痛。这两个典故同时还点明:伊人已逝,心期难再。词义到此而明朗,自是为卢氏的悼亡之作无疑。
末句“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明说蜡烛流泪,实指自己泪涟;明问蜡泪几时干,实叹自己伤痛几时能淡。词句暗用义山之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问蜡泪几时干实属明知故问,容若明明知道蜡烛要等到成灰之时泪才会干,也明明知道自己要等到生命结束之日才会停止对亡妻的思念。
乌鞠攀缘日往还,人间仰视在天端。如今蕙帐休惊晓,林下衰翁已挂冠。
会昌城外山苍苍,会昌城下水汪汪。天风送我东归航,潇然图书何物长。
收拾清风做一囊,收拾明月做一箱。风月满载归叶冈,白云堆里閒徜徉。
有时披风风味香,有时抹月月色光。有时频酌酒无量,有时狂吹笛无腔。
有时狂歌彻穹苍,有时把笔挥毫芒。寒制芰荷为衣裳,饥采紫芝为口粮。
渴饮月窟为神浆,倦来高枕卧北窗。梦魂不入利名场,怡然亦敢誇羲皇。
芒鞋信步无颠僵,看饱花红柳绿庄。百年乘云还帝乡,风清月白终茫茫。
苦心虽上少陵坛,细字残檠意万端。庸蜀空悲顾麀急,简书不畏放麑难。
闭门当日终无补,容膝从来觉易安。漫写遗文谁会得,邻鸡接响晓风寒。
叔世难容真士夫,阉刘倾轧一身孤。拂衣径向山中去,滴露朝研点易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