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寒风 一作:风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注释

中庭:庭院中。
咨嗟:叹息声。
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其:指梅花。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尔:指杂树。
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
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这两句是说,庭中的杂树众多,我却偏偏赞叹梅花。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即指一班无节操的士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之士。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杂树作衬垫,衬垫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说,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问”的主语是“杂树”。“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这两句是说,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着说明为什么杂树们不及梅的理由。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几句是说,而你们呢,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在寒风中零落,终究没有耐寒的品质。

  诗人在耐寒这一点上,把梅和杂树作了比较。这样一来,赞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后世常用的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也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却有几分“稚”趣,然而“念其”、“念尔”,足见褒贬之意,了然于心,所以观点相明,一问即答,快人快语,切中要害,绝非率意而成。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长。鸟啼青嶂险,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还归内道场。凭师将老倒,一向说荥阳。

天水边陲南接蜀,秦山翠照峨峨绿。世间岂有粪金牛,枉使五丁斧山玉。

罢侯置守自蜀始,监郡东来两成毂。至今芙蓉城上土,邦人犹记张仪筑。

偏方远僻坐井底,岂知东国穷锋镞。十月为正布时令,方验水行改周木。

南征北戍幸息肩,洒酒炰豚贺新属。祖龙妄意一至万,当道已闻神妪哭。

炎家天子起编户,政患嬴皇威令酷。急于恩纪缓文法,正岁尚犹传五六。

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野人何暇论年代,但忆每逢多稼熟。

青裾女子翻茜袖,抽镰穫稻腰如束。三时勤苦一时好,自古有年非汝独。

七雄争战已遥远,万代兴亡真返复。洛诵徒劳口嗫嚅,不如屡把壶中醁。

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
天上除书催早。人瞻元池。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酒罢各引去,初月犹在西。且谈且徐步,馀兴如忘归。

楼台隐星汉,林影纷路歧。夜色使人幽,幸无车马驰。

谁知道旁客,寥寥皆孑遗。樊山素斗健,万户比千诗。

左叟能作达,闻歌情稍移。我亦耽行吟,意行从所之。

海滨聊可避,莫辨望与夷。清景良易失,追摹记分携。

何事匆匆作此行,粤台乍见即平生。归寻乌石无诸国,路出龙川赵尉城。

薪火共传非异道,宫商相感有同声。因君寄语询高叟,白发新添又几茎。

维扬太守何雄哉,朝天昨上黄金台。鸡喈喈,鱼钥开。

乌鹊飞,五马来。旦以驱,夕以驰,出宣上德思民疲。

上曰三辅汝治之,五谷再熟蚕八丝。子弟衿佩谈书诗,饰遣随计刀布赍。

丁庸不取釜不肥,骑竹之童请还期。九门煌煌日渐高,天官尚书奏尔劳。

有诏解赐秋水刀,襜帷敕去章贤豪。幸哉淮海今乐土,维扬太守民父母。

何以寿之酒与脯,何以乐之歌且舞。蜷蜷者旃,哕哕其鸾,蹑骢父马行翩翩。

中和乐职歌殿前,愿我圣主寿万年。

地控重溟胜,山雄五岭蟠。钟灵生间气,早岁直金銮。

紬史曾成草,披书半是兰。师模归胄监,华重陟储端。

恭拜韦贤诏,新弹贡禹冠。瑶山迎紫翠,少海挹波澜。

鹤禁春将晓,龙楼雪尚寒。东朝尊四辅,青殿领千官。

琐闼含毫入,琼条插羽抟。承华锵剑舄,翊善肃鹓鸾。

礼乐卿云缦,恩慈湛露漙。殊阶优左相,旧学得甘盘。

凤沼天应近,鹏霄路不难。格天吾道泰,扈圣万方欢。

此日攀征骑,无由奉讲坛。衣冠陪祖帐,旌旆出江干。

日月逢休运,风云滞弱翰。天涯瞻望处,北斗是长安。

平生兴,有万顷云山野景。竹疃梅村蓬户悄,这幽闲、世间难胜。一曲无弦喧宇宙,对沉水、石炉绝听。向林下栖迟,养就懒散,烟霞情性。复命。披短褐玄通古圣。看鹭立鸥飞沙觜岸,笑醯鸡瓮中流梗。一枕华胥春梦觉,岂羡封侯列鼎。早回首归来,月照松溪,云岩苔径。
节届烧灯奈若何,客楼三夜听滂沱。
春风有意催花信,小雨如酥不用多。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

冠盖何煌煌?江东送飞黄。青青枫树林,倏尔染丹霜。

●明照君心,瞻望綵云深。廷尉天下平,吾以啸且吟。

楼阁连甍锁翠微,白云容与翳窗扉。悬崖瀑水自今古,笑问何人解息机。

荔枝花发暗蛮村,孔雀惊寒减翠纹。也有北人开眼处,碧山无数插红云。

怅飞尽、桐花桐絮。尘锁妆楼,网萦珠户。柳外阑干,昔时罗袖共凭处。

翠眉安在,又绿暗垂阳树。惜逝水华年,忍更忆、琐窗欢聚。

薄暮。正画帘微雨。点点漏声频数。梦残酒醒,那复伴、夜深低语。

最苦是、红谢榴花,问燕子、雕梁谁主。算一例、端阳佳节,两番愁度。

西山一片雨,暮色大江前。帝子仍高阁,他乡又禁烟。

家书通粤使,春水泛吴船。往日登临客,关山最少年。

送春聊酌洗春杯,罗帕新诗懒向裁。
今日好将愁共去,明年莫带病俱来。
蜂须鸟舌先占信,柳眼花心倩作媒。
依约海棠枝上月,烧灯无那兴徘徊。

斗绝中流一柱尊,天留拳石峙江门。回风巨壑蛟鼍徙,背日阴崖鹳雀屯。

绝顶倒垂飞阁影,孤根全齧怒涛痕。女郎祠庙何年事,遂有灵旗月下翻。

鸥沙十里带平沙,茅屋人家柳半遮。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枥辘走香车。

泉如燕尾清流拆,草似裙腰白路斜。何处玉钱都化蝶,夜来飞上一林花。

古木排山立,幽窗傍水开。
直疑林处士,独棹小舟回。
即见雕栏外,丝丝柳拂头。
水平桃叶渡,花碍木兰舟。
定拟寻春至,仍须下榻留。
只怜君去日,雪洒翠云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