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涉:过,渡。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词。
自:从。
坠: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通“锲”,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吾:我的。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
其:他,代词。
求:找,寻找。
之:剑,代词。
矣:了。
而:然而,表转折。
若:像。
此:这样。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七旬寻胜远尘纷,身计优游荷国恩。往复汝勤人尽说,从来忠孝出吾门。
豫章富奇植,晻冉经大年。上摩千仞霄,下荫百顷田。
飞羽无窥地,栖足莫睹天。精灵若附冯,风雷自樛缠。
东都宏制作,制作首明堂。万材悉以周,所希在栋梁。
一经匠氏顾,宁辞剪刈伤。毁质应世求,两重竟何当。
平日恂恂号古人,三杯才饮乱天真。精神愦愦如痴梦,赢得时时病在身。
甲子春开,庚寅吾降,东风四日先到。旧居谁问弧悬,吉谶漫传鹊报。
毬仗灯围,已误却、雕青年少。只赚人,三韭春盘,供得庾郎长咬。
看贴燕、粘鸡竞巧。又共占、一年佳兆。几时归寿高堂,醉舞渔衫娇巧。
青山眷属,话绕屋梅花开早。付风清、竹屐双鬟,雪里煮茶同老。
曾闻西蜀境,独有大峨殊。雪色何年岁,佛光定有无。
狖声当夜激,鸟道折云趋。远觅心初歇,应明系里珠。
皇有中夏,戡定南土。猛将如云,奋厥才武。于时梁侯,旅力方刚。
被甲执殳,从征遐荒。岭峤海壖,蝮虺瘴雾。出入廿年,王事劳苦。
嗟尔师旅,以杀为嬉。梁侯姁姁,抚宁遗黎。天相其德,受福不那。
黄发归休,子孙孔多。伯也总戎,于江于汉。仲也在廷,执法侃侃。
皇锡封命,宠予褒嘉。酒醴维醹,往告于家。周有方叔,汉有充国。
征罔不服,谋罔不克。维今南疆,猺人猖狂。思得虎臣,往斧其肮。
盍即老成,爰咨爰度。我武惟皇,九宇式廓。
昔犹援属国,今岂乏余皇。势欲成恇怯,人谁与激昂。
邑无经月备,岁夺累年穰。独可号风伯,东驱海若藏。
塔公上马能杀贼,此马偏从贼中得。百战沙场破竹功,满身云锦桃花色。
汗沟隆起垂梢长,黄金羁勒青丝缰。旋文在腹似鳞甲,人惊天骥非寻常。
当时追贼搜穷谷,阵压玄云白日速。马行不行若有知,贼来不来疑有伏。
俄临千尺流,水深无尽头。丛薄杀声起,欲渡无行舟。
舟来公且渡,更恐前无路。重围跃出鸟飞难,毛血淋漓马行处。
将军归来衣上紫,不克九江臣愤死。便为厉鬼亦忠魂,遥望长安谢天子。
素旌飘摇依灵輀,哀嘶枥下声酸悲。壮哉忠武自不朽,惜哉义马无人知。
刘公告我我作歌,座中有客双滂沱。千秋国士千金骨,知己不逢空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