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厌恶(恐怕)别人听到,可以;但怕自己听到,就很荒谬了。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则:但是
负:用背驮东西。
锤(chuí):槌子或棒子。
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遽(jù):立刻。
悖(bèi):荒谬。
恶(e):害怕。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1、“有得钟者”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做出了什么举动?
答:①钟大不可负。②以锤毁之。
2、当他“以锤毁之”有了新的发现,他又有什么想法?做出了什么决定?
答:①钟况然有声。②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面对他这种担心,这种举动,你想告诉他什么?
答:害怕别人听到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却无法捂住别人的耳朵,你捂住自己的耳朵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老儒闭门元向白,牢邪石邪五鹿客。寄生入盆为窭数,衰盛人閒如反手。
君才磊落天下奇,四海贤俊谁不知。五年见子铜驼陌,澹沲东风吹鬓丝。
朝为《石鼓诗》,暮奏鹿呜雅。先生且卧鸿都下,绛帐谭经澹潇洒。
嗟我水车旱资舟,嗟君反衣孤白裘。三月春心寄鸣雁,南来飞过岳阳楼。
滩行日百转,转转山四围。寒流中屈曲,郁怒不自持。
秋凛肃杀气,陆发龙蛇机。回风地底来,雹雨皆倒飞。
乱石势腾攫,狞恶各异姿。似嗔舟船逼,列阵前相追。
篙师工避就,色授颐指挥。蓄力争毫发,险途生坦夷。
游子阅奔峭,惊定翻耽奇。秋云摇水壁,杉木森下窥。
弄波情无极,棹月愿犹违。夕阳驻西岭,为我延清辉。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萧洒城南尺五天,昼凉高枕梦游仙。劳君挥翰紫宸里,汗浥朝衣不得眠。
昨宵苦被蔷薇恼,金日重闻黄栗留。飘转客身殊未定,阑珊春事不胜愁。
青林气重迷征旆,迥野风铦忆故裘。传节渐更家渐远,无凭归梦付东流。
不住长安又几年,履綦重话总如烟。身经沧海频添恨,风引蓬山未许仙。
老屋荒灯艰聚首,清尊檀板忆当筵。干戈未息家何在,坐对争教不怃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