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的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麋鹿到死也没有明白过来。

注释

临江:今江西省樟树市。

畋(tián): 打猎。

麋(mí)麑(ní):麋鹿。麋,一种小型鹿类。麑,古书上指小鹿。

畜(xù):饲养。

垂涎:流口水。

扬尾:摇尾巴。

皆:都。

怛(dá):惊吓,呵斥。

自是:从此。自:从。是:这。

日:天天、每天。

就:接近。

习示之:让狗看熟了。习:熟悉(也可作“经常”理解)。之:代词,指群犬。

稍:渐渐,逐渐。

皆:都。

如:依照。

良:的确。

抵触偃(yǎn)仆:碰撞翻滚。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偃仆:放倒。

益:更加。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俯仰:周旋,应付。

甚:很。

善:友好,友善。

然时啖其舌:然:表转折。时:经常,常常。啖其舌:舔它自己的舌头(想吃麋鹿)。啖:吃,这里的意思是"舔"的意思。其:自己的。

众:众多。

走:跑(过去)。

喜且怒:既高兴又恼火。

共:一起。

狼藉:散乱,这里指尸体散乱不整。

悟:明白。

赏析

  这篇文章描写了临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文章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细致逼真,形象传神。

  这篇寓言在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状物摹形生动形象,情景如见。如写主人抱幼麋归家,一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八个字活画出群犬一拥而上,急欲啖食之态。下文写麋与犬狎戏,说“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写犬畏主人,一面与麋周旋,一面垂涎三尺之状,也十分传神。又如“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也很形象。

  第二,虽属寓言,状写动物,叙写却入情入理。见出作者体味物情之细,文字叙述之工。如写麇与犬习熟过程,开始入门,群犬垂涎,所以主人叱喝。之后,主人抱麋与犬习熟,由开始之不动,渐至与犬戏耍。进一步写麋渐大,与犬已熟,随意戏闹,竞忘了己之为麋,这个发展过程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三,寓意深厚,对讽喻之意不作详尽展开,主要通过故事和形象本身体现出来,可让人从不同角度玩味受教。如寓言结尾只一句收束,“麇至死不悟。”寓意深沉。“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

  《临江之麋》以揶揄的口吻讽喻社会上“依势以干非其类”的人。“忘己之麋”任性妄为,冒犯外物,以寻得快乐,可当它失去了主人的庇护,轻而易举地就被外犬“共杀食之”。更加可悲的是它至死还没有明白个中原因。古往今来,行事不知推己之本,躺在别人怀抱里讨口饭吃还自鸣得意的人,并不少见。从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深刻的讽喻意义,正是它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所在。

创作背景

  《临江之麋》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作者对封建守旧势力及其爪牙深恶痛绝,采用寓言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依依行色满帆樯,又借仁风惠远方。
暂去长沙非贾谊,犹虚计相待张苍。
槛前波浪潇湘阔,雨後汀洲橘柚香。
翰苑放臣知最幸,愿听民讼继甘棠。
旧峰前昨下来时,白石丛丛间紫薇。章句不堪歌有道,
溪山只合退无机。云含暧态晴犹在,鹤养闲神昼不飞。
欲去更思过丈室,二年频此揖清晖。

史臣新纪中兴年,应数西迁第一篇。嵩室刚呼千万岁,帝车同仰九重天。

齐人野语纷多故,海客谈瀛每浪传。今日君颜亲咫尺,秋风箫鼓竞导前。

又向长安别,凄然动客愁。秋风吹运道,落日在孤舟?

雁逐江烟下,潮冲楚树流。何时复相见,与续竹林游。

行迈越长甸,历历怀苦辛。岖嵚陟丘陇,髣髴望郊闉。

墟里接鸡犬,井邑无閒人。暄阳入广陌,膴膴周原新。

百城岂不美,风土非我邻。遥遥盼乡域,言念故所亲。

代越各有性,所愿还其真。胡为去桑梓,郁郁冒风尘。

班骑归欤,苏旄老矣,万里山隔。轮台雁绝。那寄中原红帛。

戍龙堆、穹庐夜寒,画笳递怨云四幂。叹沙肥雪大,春风不到,尽年无碧。

军繻久敝,问一荷雕戈,几能归得。边程再北。但有浑茫天色。

泛香酥、琵琶醉弹,紫驼狎梦冰窖窄。倚楼人,定看杨花,远忆霜鬓白。

四渎初分有物尸,天开地辟共为期。
齐东野语真堪笑,请诵昌黎十丈碑。

花田一带汉宫斜,花露浓浓泣岁华。艳骨怨魂俱不散,顾随侯馆化丹砂。

海鸥何处可相疑,归是先生未病时。老梦黄山元我共,此心白日祇天知。

云来云去人间故,时止时行静里诗。谁许白头情剧地,处分江树莫离离。

河水结层冰,疾风吹旷野。
嗟尔衣裳单,独宿在车下。

九日馀香伴月明,一觞亦足畅幽情。青楼夜半琵琶语,不说人间有此清。

过却龙门总是云,凡鱼回首尽离群。风雷忽起三层浪,毛骨都成五色文。

萤火几怜车胤聚,桂枝独许郤诜分。临轩策试当条对,毋以虚文负圣君。

磊块胸怀漫不平,牧儿横草耤功名。
韩彭不载貂蝉死,牛背斜阳且意行。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
香闺宝砌。临妆处,迤逦苔痕翠。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室,两星上有离宫出。绕室三双有六星,下头六个雷电形。

垒壁陈次十二星,十二两头大似升。阵下分布羽林军,四十五卒三为群。

壁西星多难论,子细历历看区分。三粒黄金名鈇钺,一颗真珠北落门。

门东八魁九个子,门西一宿天纲是。电傍两星土功吏,腾蛇室上二十二。

细雨屏山掩绿苔。侍儿私语傍妆台。瞢腾春醉眼慵开。

鸳枕暖偎红粉颊,麝煤香浸绣弓鞋。翠帏风动梦初来。

小桃自与春风恶,花不随人独下楼。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