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
迥(jiǒng)脱:迥,远离,指超脱。
紧把:紧紧握住。
该诗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从而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这般品性的思想。
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关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谱·前序》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彻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
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成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黄檗(?- 855年),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是唐代靖州鹫峰(今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大乘佛教高僧。 唐武宗会昌年间,当朝官员裴休在洪州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两次记载黄櫱禅师的语录,收录在《钟陵绿》(钟陵录)、《宛陵绿》(宛陵录)。后人整编进《传心法要》。黄櫱禅师为宣城敬亭山广教寺之肇基者,史书记载,广教寺之肇基者,为晚唐之断际禅师希运,禅师系曹溪六祖之谪孙,初居高安黄蘖山,故又称黄蘖禅师。唐大中二年(848),裴休知宣州,迎断际禅师来宣,驻锡城内开元寺,第二年创建广教寺。
啾唧蛩吟旅况凄,那堪孤枕酒醒时。梦魂栩栩知何处,依约幽轩话别离。
老年落魄犹非昔,破帽遮头谁识得。不问水郭与山村,杖藜到处寻陈迹。
西丘地势一何壮,建国当年誇石勒。竺师赖有佛图澄,问道从容降词色。
至今禅刹遗涧阿,松扉昼掩萦烟萝。水流涓涓水乐奏,山木黯黯山禽歌。
樵人牧竖不敢到,竹径云断惟僧过。有碑千年字漫灭,忍使老眼空摩挲。
神僧去久山无主,谁听塔上风铃语。古往今来一笑间,不用悲歌泪如雨。
红尘紫陌暗朱轮,也向天涯一问津。世际朝廷刚有道,日长林下可无人。
一枝聊作鹪鹩志,百室俄闻燕雀春。岂是天留耕钓地,五湖烟景属闲身。
饥乌堕水寒雁飞,雪花冻涩游子衣。主人有约留十日,消寒高会红炉围。
我思寒士之寒消不得,庆厦何处遮荆扉?高堂已极倚闾望,债帅况有旁人讥。
猪肝那屑累安邑,湖风猎猎催人归。我归我贫岂能逐,菽水为乐亲心怡。
男儿抑郁困乡里,有泪不肯穷途挥。高歌一曲谢知己,萧然补被行骖騑。
泠泠近溪水,密筱散清凉。缘涧斸山药,扪萝陟崇冈。
上有嘉树林,下有澄湖光。息机白足侣,新诗托幽芳。
游衍怛忘归,何时重褰裳。
戏蝶游蜂上下,深黄浅绿扶疏。此老胸怀磊落,如何也注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