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坏晋馆垣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陈列聘享礼物的正式仪式,那是不敢奉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国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得这个道理吧。”
注释
(1)公:指鲁襄公。薨(hcog):诸侯死去叫薨。
(2)相:辅佐。郑伯:指郑简公。
(3)坏:拆毁。馆垣:宾馆的围墙。
(4)士文伯:晋国大夫士匄。让:责备。
(5)属:臣属,属官。在:问候。
(6)阚闳(hanh6ng):指馆舍的大门。
(7)完:同“院”,指墙垣。茸:用草盖墙。
(8)共命:供给宾客所求。
(9)请命:请问理由。
(10)诛求:责求,勒索贡物。无时:没有定时。
(11)会:朝会。时事:随时朝贡的事。
(12)输币:送上财物。
(13)暴露:露天存放。
(14)荐陈:呈献并当庭陈列。
(15)卑庳(bi):低小。
(16)观:门阙。台:土筑高坛。
(17)公寝:国君住的宫室。
(18)司空:负责建筑的官员。平易:平整。
(19)圬人:泥水工匠。幂(mi):涂墙,粉刷。
(20)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
(21)巾车;管理车辆的官。脂:指加油。辖。车轴头的挡铁。
(22)隶人;清洁工。瞻:看管。
(23)不留宾:不让来客滞留。
(24)淄:同“灾”。
(25)缇(dT)之宫:晋侯的别宫,一在今山西沁县西南。
(26)天厉:天灾。不戒:无法防备。
(27)惮(dan):怕。
(28)赵文子:晋国大夫赵武。信;确实,可信。
(29)垣。这里指房舍。赢:接待。
(30)加礼:礼节特别隆重。宴:宴会。好:指宴会上送给宾客的礼物。
(31)释辞:放弃辞令。
(32)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板》。辑:和顺。协:融洽。绎:同“怿’,喜悦。莫:安定。

解析

  这是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咱们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个原则也可以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人不分男女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权力大小,名气高低,大伙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相待以诚,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上帝没有赋予谁有特权可产藐视他人、愚弄他人、傲慢无礼、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视他人为草芥。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并没有对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内,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样头顶一片蓝天,同样脚踏一方土地,生来是人,死了变鬼,没有谁更优越。

读解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得著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晋国是个大国,强国,诸侯盟主,一方霸主。国君不出来接见客人,是在摆谱儿,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让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此行是进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和孝顺。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就不得不对子产的所作所为令眼相看,肃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气和骨气。他的举动真有点儿犯上作乱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摆谱儿?哼,没门儿!我就不吃这一套,我比你更厉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胆地、公开的、理直气壮把围墙给拆了,还批得敌手理屈辞穷,态度陡然一转。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你喜欢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远俗只凭淫祀切,多年平子固悠悠。
江烟日午无箫鼓,直到如今咏四愁。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
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
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
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
人间何处难忘酒。素秋令节逢重九。步_绕东篱。金英烂漫时。
折来惊岁晚。心与南绕远。一盏此时休。高怀何以酬。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冽彼井泉,莲华斯名。
有美一人,於焉载沈。
会也不二,昊天曰明。
父之我爱,曷慰我心。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
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
不见诸陵白露中。?

漫将羞涩笑羁臣,此日中原正患贫。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

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濛濛。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兴适随去留,身閒忘达穷。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长淮水,日东注,流尽年光祗如故。亘古穷今不可极,但见行舟往来处。

长淮之水流滔滔,映空浴日排银涛。鸥凫翻飞岸摇曳,鱼龙鼓舞风怒号。

濠寿西来如折斗,汴泗交流清会口。滚滚宁辞东海遥,万里朝宗近趋走。

长淮水,涵华滋,昔年淮右见龙飞。天河挽洗甲兵净,恩泽汪洋合九围。

长淮水,今澄清,圣人继统川岳宁。龙骧万斛日充贡,永奠皇图歌太平。

洒泪湘妃不喜妆,和烟迷月涨秋塘。翠盘影里呈妍白,恨煞诗人玉有香。

中年顿觉壮心去,涉世颇知前事非。若使范增能少用,肯教刘表失相依?

风云天上浑无定,麟凤人间不受鞿。残梦已随舟楫远,五湖春水一鸥飞。

抱景坐虚室,翛然谁与同。像金辉夕烛,櫩铁响天风。

汛大潮应满,林深叶未空。江南秋欲老,肠断北来鸿。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花外琼箫,春色二分,肠断曲屏山底。正远梦醒初,篆烟香腻。

小槛霏红万点,渐化作、濛濛燕支泪。又踏青期误,丝痕絮影,尽随流水。

憔悴。遣无计。怅钗约镜盟,浅深芳字。问天际、微波玉人归未。

旧恨东风漫省,更添送、新愁鹃声里。还怕剩、一角斜晖,又被乱莺啼坠。

濑溪一水清如玉,两岸蒹葭映寒绿。白云深处后山亭,四畔乔松覆修竹。

迎风八面窗棂开,萧然一径生莓苔。房栊白日琴书静,诗酒长年嘉客来。

主人相对情何极,引麈谈玄罄平昔。似结山灵泉石盟,岂伊朝市云泥隔。

天书昨夜徵岩扉,束装远赴招贤期。一官海邑香名遍,千里云山辙迹稀。

三年涖政多嘉绩,云外飞凫快双翼。考最天官衣锦归,叙情乡旧论心日。

时维秋暮天宇清,纷纷篱菊繁金英。落霞孤鹜空中见,水鸟风帆望处生。

锦衣公子蟾宫客,襟怀似与秋波溢。抹月披风七步成,飞龙卧凤挥毫得。

顾余性拙耽胜游,雄词莫继良可羞。兹辰共对尊前酒,良朋美景空淹留。

主人不久归南海,山中猿鹤遥相待。后夜孤琴过草亭,萝月风泉重感慨。

似与风光殿后尘,亭亭红艳远看人。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

诗家冷淡作生涯,有客相过旋煮茶。
斫去梅花除去柳,绕隄只合种桑麻。
摇唇鼓舌,展事投机。
千拂出世,不通忏悔。
焦巴,有叶丫。
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