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
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
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
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注释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句吴: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一作“向”。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放歌:放声歌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马:一作“鸟”。
旷达: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
可怜:可爱,可羡慕。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桓伊:东晋将领、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为他吹笛。
一笛:指一支笛的声音。唐沈彬《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出塞:曲名,曲调哀愁
谢朓:南朝齐文学家。
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水犀军:披水犀甲的水军。
铁瓮: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唐王勃《长柳》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扬州:今属江苏。尘土:指尘世;尘事。
千金:极言钱财多。

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秋来谁料病相萦,枕上心犹算去程。风射破窗灯易灭,
月穿疏屋梦难成。故园何啻破千里,新雁才闻一两声。
我自与人无旧分,非干人与我无情。
接人筹室肯雷同,用治后机不犯锋。
把定牢关轻放过,一人标记一株松。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
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冻乌无语僵寒叶,晓起漫阶五尺雪。穿帘扑慢缀斜风,楯碧纱红景幽绝。

垆膏乍涩紫绒生,研冷煤枯霜金折。千梢摆压凤翅垂,万瓦齐铺乌鳞灭。

近墙老鹄不知人,却立氋氃如被掣。月团三百沸温瓶,盈碗沤花泻文缬。

高禅满坐?毹床,佳言冲口栴檀屑。杨岐偈子再三题,庞老机锋时一瞥。

东坡先生写雪真,不用烦言与喻说。杜老梅花诗亦然,广平空有心如铁。

一握小丁貂。艳色茸毛。金珰满座总粗豪。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

双尾鬓云交。秀映眉梢。若教上马更多娇。从此香闺添小字,唤作昭昭。

午窗睡起间花落,酒香不解秋怀渴。茶铛风细炉烟清,半瓯绿浅浓如酪。

东坡酷爱密云龙,君之嗜好毋乃同。《茶经》熟读意未足,制器精巧非人工。

饮虽小道总师古,我宗杜康君陆羽。座上休夸醒酒功,酌久才知味甘苦。

品茶品水须两全,水清宜用活火煎。问君日试西湖水,何似金山第一泉。

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
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
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
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
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
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扶风帐底旧吴娃,把烛今番照削瓜。秋露满城醅酒郡,春云数片对山衙。

禹峤舜川题正急,岭猿滩雪去何赊。莫言桃李俱回首,烂草孤心一夜芽。

海口潮初上,江流涌不行。大风生气势,烈日夺光晶。

鹢首来何驶,䲭夷怒未平。吴儿誇壮观,车马暮填城。

千灯光影彻春宵,红日明霞晃绮寮。上客欢娱得惊坐,佳人歌笑敌蓝桥。

雪花带雨尘都埽,寒色兼风酒易消。一去章街尽眉妩,臂围犹怯月边朝。

象实魁梧,体巨貌诡。肉兼十牛,目不踰豕。望头如尾,动若丘徙。

少年亲故尽豪英,回首家山一怆情。桑梓连云俱寂寞,松筠斗雪独峥嵘。

生憎赤帻何时白,须信黄河有日清。珍重加餐莫轻出,共留老眼看升平。

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后滋。石崖鸣野鹤,竹坞窜香狸。

山脚重重转,溪流泯泯迟。慇勤窥洞府,又得濯龙池。

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

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农父犁田出宝刀,铜花浸血冷侵毛。神锋懔懔冲星斗,未让丰城剑气高。

疏散过闲人,同人不在秦。近来惊白发,方解惜青春。
僻寺居将遍,权门到绝因。行藏如此辈,何以谓谋身。
弯弯柳叶愁边戏,湛湛菱花照处频。
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

翠微深处锁禅关,萝薜层层春自閒。树杪归云迷洞口,竹根流水度花间。

晴波白淼鸥边渡,拳石青浮水上山。逸老新堂开地主,清秋绝巘会应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