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秦峰苍翠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秦望山青绿秀丽,若耶溪清凉幽雅,在千岩万壑中争相流淌。女墙是用鸳鸯瓦盖成的,城墙上列有手执画戟的士兵,而蓬莱则势如飞燕,高达“三休”。看到那远在天际的一叶扁舟,使我想起了同范蠡浪迹太湖的西施,当年的姑苏台已荒芜不堪,西施的故里苎萝村也已今非昔比,我也因此有了些许寂寞惆怅的感觉。
谁人看史书看得伤了神,总是感叹青春易失,欢娱难久呢?我能不能像梅福、王羲之一样,留名青史?不过倒不如学那“四明狂客”贺知章,不为名利所累,在镜湖旁从容自得,逍遥其中,最好再把那富贵功禄都换成美酒,在这块远离尘世的水滨地尽情享乐。
注释
望海潮:由柳永创调,此调咏钱塘(今浙江杭州),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原调开阔博大具有盛气。
秦峰:即秦望山,在会稽。
耶溪:即若耶溪,在会稽。溪旁有浣纱石,相传西施尝浣纱于此。
千岩万壑(hè)争流:据《世说新语。言语》载,顾恺之从会稽游玩回来,有人问他那里景色如何,顾回答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鸳瓦雉(zhì)城:鸳瓦,即鸳鸯瓦,喻瓦之成对者。雉城,指城上齿状小墙,又名雉堞、女墙。
谯(qiáo)门画戟(jǐ):谯门,楼下城门。画戟,戟上施有彩画者。
蓬莱燕阁三休:蓬莱燕阁,即蓬莱阁,系游宴之所。燕,通“宴”。三休,形容蓬莱阁之高。
天际识归舟:语出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据史载,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携西施归隐,泛扁舟于五湖之上。五湖,即太湖。
茂草台荒:当初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的姑苏台今已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苎(zhù)萝村:西施故里,在今浙江诸暨苎萝山下。
朱颜:红润之颜,指青春时。
翠被:原意是以翠羽饰被,这里比喻华贵的衣饰。
梅市旧书:梅市,地名。《地理志》:“梅市在绍兴府城西,以梅福为名。”按此,“旧书”似指福上书事。
兰亭古墨:指王羲之撰书之《兰亭集序》。
狂客鉴湖头:狂客,唐代诗人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晚年退居会稽鉴湖。
夷犹:犹豫,此处意为从容自得。
金龟换酒:典出《本事诗》。李白初至京城,贺知章闻其名,前去其居住的旅舍拜访,李白出示《蜀道难》诗,贺还未读完,便大为赞叹,称其为“谪仙”,并解下所佩金龟袋换酒,尽醉而归。金龟,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赏析

  全诗通过排比大量的景物典故,描绘并赞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由生活向往

  该词的开篇就从越州的山水落笔,先选取最典型的”秦峰”“耶溪”两个意象,以”苍翠”写其色泽之浓重,以“潇洒”写其种韵之飞动,两相对比,灵气十足。接下来”千辅万壑争流”'句则把视角推向更高远处,描绘了气魄极大的山水图景。“鸳瓦”二句依然是写宏大的远景,不过对象从自然景色转到了人文建筑。这两句选取的景物很有历史的沧桑感,为下文的怀古做好准备。“蓬莱燕阁”一句点明了作者所在的地点,也是刚才诸多景物的观察点。“三休”用了楚王待客章华台的典故,不仅写出蓬莱阁之高峻,而且衬托出它所具有的深远历史积淀。蓬莱阁同时也是越州历史的见证。因此“天际”以下虽仍写蓬莱阁上所见景色,然重心则转入怀古。”泛五湖烟月”以下四句都是融化西施的典故,抒发作者对苍茫历史感慨。西施本为越州浣纱女,被越王发现送入吴宫,成为吴越斗争的棋子,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所灭。西施作为政治的牺牲品,只有在传说中才与范蠡一起归隐,得到平静的幸福。当年吴越的龙争虎斗,到秦观之时都已如梦般遥远,只有那长满荒草的姑苏台,幽冷的苎萝山,依然让人记起这段历史,令人感怀伤情

  下片脱离了眼前实景的捕写,进入对与越州有关的众多先贤的回忆。其重心则是抒发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和对隐居生活向往。首句”何人览古凝眸”凭空发问,是下片全部感情的起点。作者站在蓬莱阁上“览古凝眸”,用一个”怅”字引出下面感慨的内容:“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是叹息年华老去、容颜衰败,一切所谓的富贵荣华,都像烟云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消散;唯有“梅市旧书,兰亭古墨”这些由品德高尚之士留下的遗迹,还”依稀风韵生秋”,依然被人们所记忆,所怀念。这两个对比虽然只是铺排典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慨与内心取舍。词人站在蓬莱阁上极目远眺,怀古思今,明白了一切功名富贵、形体容貌都是外在的虚无,唯有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著作,才能被后人怀念。“狂客鉴湖头”一句又借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了作者的心迹,既不羡慕当时的荣华富贵,也不羡慕“梅市”“兰亭”的身后虚名,而是希望能够像四明狂客贺知章那样,隐居在“百年台沼”中“终日夷犹”,“金龟换酒”与一知己“相与醉沧洲”。

  这虽是秦观临宴佐欢的作品,但却写得非常深沉。词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使用了大量的越州典故,初看之下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细品来却贴切工整,蕴涵幽深。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夏秋之间。是年秦观往越州探视祖父承议公和叔父秦定,这首词即是受到自称“蓬莱东道主”的会稽(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守程公辟的殷勤招待时所作。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
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
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
穷巷厌多雨,颓垣藜藿生。
蜩螗饱风露,晏景一何清。
坐指岁芳歇,羇人心骨惊。
所怀不可见,东州闻政声。
三年但弦歌,百里称神明。
风月动高兴,诗章时一鸣。
天葩落健笔,直与春工争。
浑河失故渠,怒水方纵横。
难凭束苇济,跬步万里程。
梦想不知远,笑谈何可并。
赖有西飞翰,尺纸缄驰情。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
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
二子相与言,相执不相违。
何处一声钟,寒泪滴征衣。
东苑梅繁,豪健放乐,醉倒花前狂客。靓妆微步,攀条弄粉,凌波遍寻青陌。暗香堕靥。更飘近、雾鬟蝉额。倒金荷、念流光易失,幽姿堪惜。
惜花心、未甘鬓白。南枝上、又见寻芳消息。旧游回首,前欢如梦,谁知等闲抛掷。稠红乱蕊,漫开遍、楚江南北。独销魂,念谁寄、故园春色。

生长泷西,郁鸡诸族,可有孔家金翠。宫锦连钱千万个,欲作鸾皇犹未。

春来花兴,盛衰大小珠毛。成屏还要迟三岁。半段恐遭人射,看场休至。

弹指更用佳人,舞衣细拂,尽教摇曳开尾。总怜惜、茜裙彩袖,与朝夕、回旋相媚。

对娇影、双双欲语,月明忘向花中睡。笑槛外朱鹇,多惊不识情滋味。

浮桥流水雪潺潺,客子来游二月阑。蓓蕾巳青酸满树,梅花只就画中看。

高门偏自傍城隅,车骑迎宾席每虚。西去垂杨临大道,东来流水绕清渠。

窗疏积曙垂摇笔,花树栖萤夜映书。更喜数为文字饮,新秋还得慰侨居。

雨中篱菊破轻黄,风外金橙试远香。欲上龙山高处望,不胜秋色逼重阳。

太华五千仞,石色青如苔。崭然表西极,肇自鸿濛开。

河流破石雷霆激,父老空谈巨灵迹。山寒五月疑清秋,鸟飞不过仙掌侧。

我欲上从羽客云台间,铁锁高县犹可攀。千叶池莲食之久不死,明星玉女相往还。

相往还,人间万劫才一息。峰头大笑惊下方,日落咸阳秋草碧。

九仙会欢赏,六著且娱神。戏谷闻馀地,铭山忆旧秦。

避敌情思巧,论兵势重新。问取南皮夕,还笑拂棋人。

人识颇牧贤,未知云中守。冯公一荐剡,颇牧当前有。

不借异代才,斯言果然否。

竹林斜月话匆匆,不尽离愁思转蓬。书剑风尘今日别,江湖樽酒几时同。

寒城刁斗秋无警,平野禾麻岁自丰。去住相看情万里,音书莫惜附鳞鸿。

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襟。暑退生微凉,苍然万壑阴。

飞鸿下远渚,仙露湿素琴。日月自往来,俯仰成古今。

寄怀二君子,勖哉高尚心。

仙家瑶草种初成,此日分来独有情。愿遣山居尘俗远,何须嵩岭说长生。

打窗落叶声萧瑟。寒气灯前逼。病来诗思已无聊。添得这般情景、助魂销。

霜鸿阵阵飞何急。岂有愁难说。一番疏雨一番风。知否有人憔悴、小楼中。

桂管三千里,征人一寸心。
自从登驿路,几见换乡音。
古树春阴薄,寒塘野水深。
渴行呼得酒,瓦碗不辞斟。

九重将命出严城,符剖东藩拥传行。道载黄华香更远,橐装白雪夜还明。

霓旌飞度淄河色,丝竹应闻鲁殿声。最是寅恭多世雅,津亭何以慰离情。

夜入栖贤谷,心知招隐泉。长桥金井上,寒月玉潭边。

归计从今日,高风忆往年。松门犹半启,待我一灯悬。

无住著,老禅魔。
欢喜少,恶性多。
三毒花中结苦果,蒺蔾园里养蜂窠。
说调普贤卖白象,呼唤儿童填黄河。
戏弄南山老虎,踏翻北海沧波。
洗尽佛祖冤,法战罢干戈。
五千文字拭抹布,一会灵山粪扫箩。
谩将无义语,唱起阐提歌。
调古不堪听,声极透岩阿。
能妙转,绝扪摩。
六用机中抽线,电光影里攛梭。
织成无缝袄,绣出没底靴。
三台舞罢呵呵笑,笑倒多年黑老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