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夕阳浮远空,西峰背残照。爽气转分明,与君共晚眺。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
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
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米堆下林麓,举眼纳莽苍。渔洋卧湖波,远望平于掌。
言经上阳村,微径穿榛莽。篱落午鸡鸣,烟丛人语响。
居民傍芦洲,家家业渔网。逶迤之渔洋,山坳路纡枉。
具区览全胜,背面俱漭泱。昙花隐苍翠,行客断还往。
枯禅礼佛余,清磬出方丈。晤彼静者乐,顿作遗世想。
他年拟诛茅,聊此息尘坱。
天目山,来钱唐。翩如丹霄五凤下,矫若碧海群龙翔。
金煇璧采照城郭,中有姜家怡老之高堂。有卜不应非熊兆,有手不钓磻溪璜。
堂中阿翁寿而康,堂下佳儿联雁行。盘行白玉鲙,觞进青霞浆。
松花落雪高云凉,松根茯苓如雪香。左江右湖流汤汤,愿言寿比广成子,千二百岁同其长。
皇帝马箠开云南,始得一象来中国。中国传闻未尝见,一日争睹轰霹雳。
巨鼻引地六七尺,左卷右舒为口役。耳项垂垂倍数牛,皮毛苍苍艾豭黑。
目竖青荧镜有光,背阔隐嶙山之脊。卷发蛮奴铁作钩,要将驱使惊九州。
吾闻国家方宝贤,异物自至非所求。谁能更上旅獒篇,清风万古追西周。
呜呼!王道闺门始,古来贞孝肃人纪。君不见,前明朱家一女子,终身不嫁垂青史。
朱家有女名妙华,自恨不能反哺如雏鸦;年笄齿绮容朝霞,母曰: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女曰:不然,吾全吾天。笑指庭中女贞木,鲁女琴操吾能读;
割肌截发誓终养,长奉晨昏代兄长。新竹之山何幽幽,新竹之水何油油!
郑家有女名慧修,呜呼!妙华誓矣谁与俦?通德者门、北郭者园,长斋绣佛,福我椿萱!
闽南千里,雪峰仰止;生抱佛根悟佛理。以谪降生、以园寂死,拈花一别笑而已。
昙花刹那,奈椿萱何!上有重闱,魂兮安归?此去骖鸾伴王母,身在西天名不朽。
莫拟浮湘续楚歌,云山渺渺意如何?三唐迁客南中盛,两宋移官岭外多。
人萃英华承雨露,天留碑碣宠岩阿。即今有士能耽隐,犹自青山卧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