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声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树木在晚风中萧萧作响。
中原的事业与江左政权一样腐朽,芳草何必为六朝的旧事而感伤呢?
注释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
山色:钟山的景色。江声:长江的水声。
十三陵:明代十三个皇帝(从明成祖至崇祯帝)陵墓的总称。萧萧:此处状风声。
中原事业:指迁都后的明王朝。江左:建都南京的几个政权。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赏析

  秣陵怀古,光看题目,似乎还是传统诗词中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吟咏。可纳兰性德不然, 他围绕明朝开国建都于金陵,后来统治全国,迁都北京,最终仍落得个覆灭的命运展开议论

  诗的前两句是借景抒情。“山色江声共寂寥”,秦淮自古繁华地,这里江山险要,有虎踞龙盘之势。可是如今南京钟山的美景、长江的水声都归于寂静,呈现一片凄凉的景象。诗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绪所及,却是对千里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树晚萧萧”的联想,晚风吹过明皇陵,只有树叶微微作响,两者同样都是一片萧索的境况。 “中原事业如江左”,这句将全诗主旨直接揭开:曾经统治全国的明朝政权,即所谓的“中原事业”,与历史上偏安于长江下游以东的六朝、也包括南明小朝廷这些所谓的“江左”政权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那样腐朽黑暗,荒淫逸乐,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历史的覆辙。一个“如”字,将看似对立的“中原”与“江左”等同了起来。这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芳草何须怨六朝”。以“芳草”来咏叹六朝衰亡的诗词从来就有很多,如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王安石《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等皆是。纳兰性德感叹人们何必总以芳草来感伤六朝的消亡,后来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可见,在他眼里,清朝取代明朝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整首诗的描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跨度很大,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虚实相映,写景和议论相结合,寓兴亡于山色夕阳、江涛草树之中,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待世事的沧桑变化,突破了前人金陵怀古之作的旧框架。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康熙帝离京南巡,十月至江宁(即南京),康熙帝祭祀明孝陵。贵族出身的纳兰性德触景生情,从统治者的角度,写出了这首怀古诗。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积水夫差国,闲居鲁叟心。
石科云起润,城角竹连阴。
燕入池塘晚,花开岛屿深。
应当效疏傅,不惜橐中金。
艺籍燔祖龙,斯文就沦丧。
帝矜黔首愚,诸巂出相望。
扬马操宏纲,韩柳激颓浪。
建安妙讴吟,风概亦超放。
玉绳带华月,艳艳青冥上。
奕世希末光,经纬得无妄。
儿曹独何事,诋斥几覆酱。
原心良自诬,猥欲私所尚。
螳螂拒飞辙,精卫填溟涨。
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
鵷鸾日雕灭,黄口纷冗长。
投袂睇层霄,兹怀谁与亮。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十载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忧来抵揬人,衰怀小城孤。解围赖从事,几成不支梧。

所忧岂其私,天高信难呼。努力加餐饭,世缘久崎岖。

十丈高垣地,团团绕棘柴。青天县鲋涸,黑洞锁龙乖。

不以无穷变,来萦有尽怀。提壶向前去,付锸许渠埋。

每剖遗鱼素,翻思去鸟偕。真成秋落羽,欲插上冲骸。

山阴岂少攀花客,最上高枝更绝伦。南宋到今知几度,东风分付只三人。

传书乡国惊先辈,有子明廷慰老臣。想见当年清梦里,是谁亲送石麒麟。

看看一意慵,宵中疑被酒。下床不唤人,钗子枕前后。

疏柳摇愁,夕阳催暝,可怜梦里芜城。自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

叹当日、河边士女,断燐衰焰,都化流萤。问凄凉、谁吊黄昏,犹有箫声。

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算艳冢秋深,离宫夜老,留得残星。

不照画眉帘子,无聊处、雨灭还明。诉兴亡遗恨,招凉人语疏灯。

脚踏长安陌上尘,布衣西上欲谁亲。君王不省常何策,憔悴新丰一旅人。

大江春风浪如屋,客舟迎风罔沙宿。连樯接舵古岸傍,岸头无人春草绿。

船头日出炊烟起,买鱼携菜来就市。渔人水恶不出门,萧条野市无鸡豚。

堤边纸钱灰若雨,沽酒赛神巫降语。南人艇子不避风,横江五两翩翩去。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缁衣送酒一壶冰,霜蒂悬香九月橙。酌酒破橙天色晚,桂花树下出银灯。

国法须遵守,金科尽诏条。一毫如有犯,三尺不相饶。

岂肯容奸黠,何须恃贵骄。自然逢吉庆,神理亦昭昭。

雉堞参差望里分,郊原禾黍绿纷纭。断厓泉放千盘雨,夹嶂人穿九折云。

废阁苍苔曹植庙,残碑青草项王坟。英雄消歇才华尽,匹马荒城送夕曛。

馥馥秋坂兰,颜色难久好。疏疏篱豆花,争妍苦不早。

孤根互相倚,誓以终始保。严霜户外催,畏威两俱槁。

生质本柔脆,零落勿复道。

堤柳风前影瘦,池荷雨后香残。高秋物色已阑珊。落日孤烟微暗。平野大家徐步,此身赢得长闲。路逢俗子笑相看。道我为欢冷淡。
风泉旧听僧窗改,云穴曾行鸟径残。

风欲偃,路愁遥。枝头莺语滑,柳下马嘶骄。堤边嫩绿年年长,几换游人过画桥。

呼公诏公公莫舞,有血不溅鸿门土。力拔山兮气如虎,军壁重围逝真主。

公莫舞,公不见赤帝玉芙蓉,秋郊啼鬼母。镐池君,牧羊儿。

沙丘祖龙死,霸土云气垂。竖子不足谋,玉斗空尔为。

公莫舞,请公听侬歌,曲终为乱愁奈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