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毗陵晚眺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落拓江南的倦游人此处登临,想历史上多少豪杰,曾风流几时,终归消沉。今天怎堪忍受,当年苏东坡曾有买田之叹,吴公子也只落得挂剑长林。晚霞灿烂,辉映着谁家的昼锦楼堂,残月如钩,空对着我思念故乡的心灵。人家窗影的灯火昏昏,窗外闪耀着磷火青青,远处传来鬼语的暗暗。
注释
折桂令,曲牌名。又称《蟾宫曲》、《天香引》、《秋风第一枝》等,共十一句。
毗(pì)陵:古县名,春秋时吴季札的封地,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倦客:倦于游宦的人。
几许消沉:几许,多少。多少人消沉下去了。
买田阳羡:苏轼晚年想定居于阳羡,有买田于此的意思。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语出宋苏轼《菩萨蛮》:“坐谪六年,止求自便,买田阳羡。誓毕此生。”
挂剑长林:长林,茂密的树林,此处用典一说指代春秋时季札为祭奠亡友,将宝剑挂在其坟上的故事。据《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二说许逊是旌阳县的县令,后因为世道大乱,投身道门,最后修炼成仙。据《名山记》中所记载,建昌县冷水观前的一株松树便是许逊成仙后邀游此处的挂剑处。
昼锦:原为衣锦荣归之决。《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宋韩琦在故乡筑了别墅,因名为“昼锦堂”。
月钩横故国丹心:这句是化用周密《一萼红》中“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的句意。
磷(lín)火:由骨殖分解出来的磷化氢,在空气中会自动燃烧,在墓地中多见。
喑喑(yīn):泣不成声的样子。

赏析

  此曲前三句写现实之景、历史之思。“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这支曲整体透着一种沉重的悲凉之感,起句“江南倦客登临”便初露端倪。“倦客”意味疲倦于游宦之人,加上“江南”二字,明确宦游的地点。乔吉是太原人,后寓居杭州,一生四海漂泊,故以“江南倦客”自称,而“倦”字正显示了他对于这种漂泊生活的倦怠。“多少豪雄,几许消沉”,眺望着毗陵的夜景,作者陷入了深思。过往的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如今都已经“消沉”。这两句从现实之景转人历史之思,一下子拓宽了曲子的境界。

  中间三句援引两个典故。“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曲中援引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典故。“买田阳羡”是用苏轼典,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谪之后终于悟出世事皆虚幻的道理,到晚年再不倾心于官场,只求在田园中度过余生。人生如梦,曾经的美好最终也难逃过历史尘埃的掩埋,这也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绪和愤慨。“挂剑长林”,是用季札典,也有说乔吉此句是化用晋代许逊挂剑长松的典故。如此饵释似乎与上句更为相符,与整首曲的基调也更为呼应。

  末尾几句写他人富贵,自己生命如流,倍感凄凉。“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这两句对仗工整。“昼锦”则是用来比喻朝霞,作者在“霞缕烂”和“昼锦”之间,插入“谁家”二字,一下子使自己与这种富贵、耀眼的景象隔绝,这富贵不过是别人家的,与自己毫无一丝关系。朝霞已去,夜晚到来,残月如钩,“故国丹心”句是化用周密《一萼红》,谓岁月如梭,人鬼殊途,对故国的一片丹心都是过去式了。窗影深深,夜已经深了,灯火也归于黯淡。遥望窗外,山野间“磷火青青,山鬼喑暗”。残灯喻指毕命之灯,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化为泡影,都逃不过生死天命,让人倍感凄凉和肃然。

  乔吉那些表达归隐之心的作品是他寻找解脱和心灵慰藉的产物,这首曲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对于一生漂泊、无法超脱命运的痛苦。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只有和诗人内心深处的灵魂结合才具有审美的意义,而乔吉的散曲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阅读这支小令,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感伤,他清楚地看着这个现实,却一直无法接受,这也是其痛苦和矛盾的根源。

创作背景

  此曲是作者登临遭遇元军屠城的常州所作的。乔吉因长年的漂泊生活所苦,在政治上又屡不得志,忍不住发出“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之语,加之触景生情,怀念抗元英雄军民以及对元朝统治不满的强烈情绪。写下此曲。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猜你喜欢
喜友称高儒,旷怀美无度。近为东田诱,遂耽西山趣。
庭有介隐心,得无云泉误。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郡佐仙省高,亦赠琼瑶句。诮兹长往志,纡彼独游步。
禅子方外期,梦想山中路。艰难亲稼穑,晨夕苦烟雾。
曷若孟尝门,日荣国士遇。铿锵聆绮瑟,攀折迩琼树。
幽践随鹿麋,久期怨蟾兔。情同不系舟,有迹道所恶。
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
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
象凤笙留国,成龙剑上天。长乐移新垄,咸阳失旧阡。
川流徒漫漫,神理竟绵绵。伫见飞来鹤,沈嗟不学仙。
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
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惨凄且烦倦,弃之阶下行。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
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
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
以彼撩乱思,吟为幽怨声。吟罢终不寝,冬冬复铛铛。

此心还此理,宁论己与人。千古一嘘吸,谁为叹离群?

浩浩天地内,何物非同春。相思辄奋励,无为俗所分。

但使心无间,万里如相亲。不见宴游交,征逐胥以沦?

赤堇使者昆吾子,碧眼烱烱虬髯紫。手持双剑下山麓,上有蛟龙缺其齿。

道上相逢双相赠,怪云悲风生席几。胡僧为制珊瑚鞘,南海琅玕袭其里。

佩之朝夕不离身,北游燕赵南江圮。江上秋风倚剑行,波涛上沸如山峙。

老鲸毒螭数千尺,金甲火鬣巾流起。剌来一一烹其髓,鲛人终夜泣瑜珥。

况复山中豹与兕,又况人间鹿与豕。自吾佩此二十年,处处江山半戎垒。

明时不得抱鼓旗,腐儒空复谈簠簋。国雠未报壮士耻,永夜高歌常拊髀。

剑乎剑乎吾负汝,吾今有友吴郡生,紫豸朱缨乘騄駬。

青天开府泰山巅,落日饮马蓬莱址。吾解一剑赠生去,星辰乱落莽不止。

生乎生乎吾语汝,左挟图书右弓矢。豺貇只在大道傍,魍魉岂必深山里。

生乎此剑一在握,上天入地任君使。只恐风雷日日生,海上千关尽掩耳。

天吴海若俱远徙,真宰闻之或不喜。呜呼古来神物有离合,斗间紫气无终始。

他日中原倘相遇,双剑雌雄各相砥。与汝并驱千万里,世上风尘空复尔。

缈缈春山云,离离春江树。君看江上山,不是人间世。

小院沈沈夜欲阑,东风吹月上阑干。
手撼梅花露研墨,醉将吟笔蘸清寒。

我行洞庭野,言瞻祝融岫。乾坤再混辟,惨澹干戈后。

破艇渡清湘,四望无耕耨。村屋尽毁余,蒿莱殖禽兽。

沙边三闾庙,无人垂橘柚。山鬼护幽忠,仿佛存遗构。

当时贼献祸,刲劓遍老幼。顷诧湘艇人,拳臂缺其右。

独手抗一舟,悍勇亦难又。路长仆夫瘁,迫暮巾车逗。

依然等七尺,胡令肩驰骤。念兹每战战,德凉惧颠仆。

巴南驿罢最,处处悬空厩。卒三代马一,甘心贱骨肉。

哑笑畜翻贵,漫忝五行秀。南方土性湿,皇天复时漏。

踉跄日半百,但觅孤烟僦。枵腹晓侵星,腰斧行担糗。

自匪奉役徒,敢与豺虎斗。力微仗药饵,客有青囊副。

堤防祛瘴虫,未惜形骸瘦。忆在金闺内,朝朝手纳袖。

宠骄良自孽,辛劬分焉疚。幸历天地宽,睹闻谢局陋。

南土位正离,物采宜孔富。揽兹裔荒苦,稍悉民瘼透。

圣图乐广大,入版号错绣。本原戒土满,远近法殊守。

横额自前代,更创冀蠲宥。况以勤百粤,诛求到猿狖。

万里运大木,楚材讵即凑。曷怪绥怀地,飘忽长群寇。

人文关区化,剖格宜宏售。庶用奖奔踶,渐摩归辐辏。

长沙迁谪场,亲朋一眉皱。褰帷逾轸星,讶过鸿毛簉。

岂闻衣白客,乞隐烟霞旧。居然斗筲器,旷世典亲遘。

怀中尺一简,至尊御幄授。七十二高峰,奇峻蟠穷宙。

图经第六柱,矻若撑云窦。穹碑篆鸟迹,诘屈不可读。

灵官都岳麓,侐閟栖仁寿。百王礼一致,虔穆承孚祐。

三光益晶辉,八埏息斥堠。修文诎乱萌,太平观俎豆。

惮缩旅灊岑,初知汉武谬。孤孱竭四牡,蹇蹇遑宵昼。

方当诣酃永,严坛朝二后。结束振归策,玉阶效奔奏。

跨马人梳堕马新,琼花飘点舞衫匀。冲寒越显凝酥面,避雪微欹削玉身。

比拟须存林下气,扫眉羞效里中颦。庭中一道纤纤印,散乱银杯惑醉人。

渺渺扁舟天一瞬。极日空清,祇觉云根近。片影参差浮复隐。

琉璃净挂青螺印。

忆自嬴皇相借问。尧女含嚬,兰佩悲荒燐。泪竹千竿垂紫晕。

宾鸿不寄苍梧信。

行不得。何处箜篌唤客。坼岸崩沙天易黑。荒村聊寄迹。

此际兰釭频剔。梦里关山闲觅。瓮牖绳枢环堵室。凤楼人未识。

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
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州人若爱树,莫损召南诗。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羽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萧萧鉴玄夜,幽室生微凉。眷言念君子,沈痛迫中肠。

音徽日以杳,翰墨犹芬芳。灵帷空萧条,斋奠直荒唐。

举声百忧集,泣涕不成章。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萧萧竹影閒桐阴,有客携琴慰素心。
秋老登楼频作赋,愁深抱膝共高吟。
招寻丛桂香初散,快读残书酒满斟。
莫恨龙门策未报,十年声价重南金。

爱尔江海居,清风继箕颍。起予丘中赏,逸兴探灵境。

粉墨含天光,丹青藏云影。窗开象湖阴,帘捲龙峰顶。

林静弦诵閒,波空棹歌冷。沧浪可洗心,白鸥待孤艇。

卓道当年爱此峰,直於顶上驻禅筇。
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
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
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

何年片墨悬,磨人自今古。文字障未空,山水亦良苦。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