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这两句,写的是兵败后的项羽把乌骓送与他人,而乌骓马却依恋故主,故而“泣向风。”这两句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自古以来,一直是骏马配英雄,但项羽此时已经是英雄末路,因而他才要将乌骓马送人。这就说明了英雄与骏马也始终不能长久相伴。“泣向风”既写出了乌骓马对故主的眷恋,也写出了对项羽英雄末路的境遇的悲怜。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两句表达了对乌骓马今后状况的同情。是作者代替马说出辛酸的话,充满着无限悲情。英雄已逝,乌骓马失去了知己,充满无处依托的迷茫。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呢。李贺一直自诩为“唐诸王孙”,觉得自己应当担当起护国安民的重任,而且,他十分聪慧,少年得志,自负甚高,但科举和仕途却十分坎坷,得不到重用。这是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实际也是写他自己。作者有如乌骓马的才华,但却苦于没有像项羽这样的英雄来发现自己,重用自己。作者是英雄,却找不到能重用自己的明主,表达了李贺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感。
梅花绕树玉丛丛,忆共花前醉晚风。别后输君能领略,春光曾不到城中。
不道春光消不得,风风雨雨落红积。馀芳一片尚嫣然,倡条冶叶谁相识。
幽情还自惜,向他时,断虹残雨,留取韶华迹。游丝袅袅娇无力,难凭远觅春消息。
也知春只在天涯,杜鹃莫诉春归急。柳带烟如织,从容绾住东流疾。
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
徘徊远林下,幽草为谁芳。前日同游客,今朝俱异乡。
东风虽淡荡,陈迹似凄凉。何用江千里,春心故易伤。
凤城仙客来扬州,便当解此千金裘。丹丘夜出玛瑙瓮,洞庭春泛瑶华舟。
看花路入竹西寺,吹箫人倚桥边楼。船头对月且独饮,锦袍明日金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