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落拓不羁、以酒为伴的潇洒生涯。诗人暗用毕卓的典故,说自己十多年来,常常乘着扁舟载着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毕卓那样,忘忧忘返,觉得万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与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负酒神。这里的“觥”、“公”同音双关,由“觥”到“公”的转换见出诗人对酒的赞颂,酒以其忘忧解忧而成了诗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着诗人在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真实生活状态。
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洞悉世情的洒脱。诗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见煮茶的袅袅轻烟盘旋在微风中,此刻的闲情与安逸惬意飘然。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这两句所透露出来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韵味深长。诗人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
全诗通过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深蕴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年轻时的风流放浪以及壮志难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语句中体现出来;而今清静禅院中的“禅榻”、“茶烟”所引发的万般感慨,如同萦绕于落花风中的茶烟一样散去无踪。这首诗中包含着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与豁达、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全诗洒落而不见其辛酸。
十年乡校叹蹉跎,一日皇恩尽网罗。别去谓宜登上第,归来还复遇沉痾。
秋风但结原鸰恨,晓露空闻蒿里歌。荣愿未酬身已殁,平生稽古竟如何。
凫翁三五嬉晴沙,残僧闲关如退衙。
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
濠濮会心岂在远,便可泛宅仍浮家。
水关上接鲍丘水,伯圭战地啼寒鸦。
卓老一抔没荆棘,惟怜文采兼奇葩。
古人于此两寂寞,高枕且听风炉茶。
漕河如林万樯立,负城时送回帆挝。
仿佛扁舟落吾手,背痒欲倩鸟爪爬。
病鹤触笼翅翎短,老随鸡鹜吁可嗟。
安得十洲纵汗漫,排空一气凌云霞。
长安白苧风吹断,银河瑟瑟难成片。楚人惯自唱阳春,一曲未终人巳散。
西内湖荷没鹤长,裁筒不得只闻香。东方万瓦寒楼阁,月照金鳷琥珀黄。
寂寂荒庭落叶堆,与谁重上远公台。青山不解留人住,立尽秋风曦未来。
空山落木。正野旷烟低,天地清肃。犹见西风摆弄,锦团花簇。
亭亭玉立斜阳外,向松窗、数枝横矗。拂坛琼树,当门异草,暗香饶足。
叹百卉、残膏剩馥。仅傲菊寒梅,配为之续。人物还同此理,漫随流俗。
春风得意偶然事,要凌霜、犯露长绿。倦吟成梦,醒来能唱,桂华明曲。
暂得归来,无言清泪频频堕。残妆界破。说着如何过。
且再迟迟,莫畏更楼锁。须知么。霜摧雪裹。惟有君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