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头两句写自己除夜孤单,有客来陪,自感十分快慰。中间四句回忆自己半生穷愁,未老已衰。结尾两句与开首呼应,由于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怜,于是一人吟诗,一人踏歌起舞。诗中体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作格律严整,对仗精彩,被清朝文人纪昀评价为:“神力完足,斐然高唱,不但五六佳也。”诗中第五、六句“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被誉为名联。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是说明亮的油灯前,客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喝酒猜拳。这些客人们大都已得到了一官半职,生活有了着落,所以他们是那样无忧无虑。而诗人这一年又过去了,依然像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无所依托。除夕之夜,本应合家团聚,可妻子儿女却在远方,难以相见;一年终了,诗人托身何处仍无结果,心中感到抑郁不平。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这一年,诗人已三十四岁。古人说:“三十而立。”而诗人的半辈子却在忧患中度过,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好在梦中寻求理想,寻求安慰。可梦境和现实截然相反。“有”,是指梦境,“无”,是指现实。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还有欢笑、有团圆、有衣食、有房舍……应有尽有;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是说严酷无情的现实粉碎了诗人美好的梦幻。眼见光阴流逝,愁白了头。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他的头上不一定真有白发;说“颜衰酒借红”,他的颜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诗人这年才刚刚三十出头,在作于同年的《次韵答邢居实》中,诗人也说:“今代贵人须白发,挂冠高处未宜弹。”王直方以为“元祐(指1086-1094)中多用老成”,所以苏轼、陈师道、秦观皆有“白发”句(《王直方诗话》)。诗人此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无非是表示愁之深、心之苦罢了。杜甫、白居易、苏轼、郑谷等人都曾写过类似的诗句,但诗人此联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对仗更工整,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窘况,带上了他个人特有的主观色彩。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愁不能胜,苦不堪言,满腹牢骚,无人诉说。座中只有当时也是“布衣”的秦少章与诗人遭遇处境略同,可以作为他的知音了。所以在发泄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气后,诗人和秦少章一起唱和,两个“潦倒略相同”的人,用歌声来排遣满腹愁绪。这一晚是除夕之夜,他们只希望来年再努力了。全诗针对题目收住,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中透露出一丝亮光,却正衬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体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体现了诗人那种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人并非仅仅哀叹时光的流逝,他做梦也希望能一展平生抱负,他为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乐,而愤愤不平。此诗正是他的一曲高唱,情词奔骤、意气挥霍。
据史传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史,但朝廷以他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了。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曾巩去世。此时,诗人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妻子和三儿一女只得随他的岳父郭概去了四川,而他只得孤苦零丁,独自一人生活。陈师道一生清贫,有时经日断炊,直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
此诗似作于任职前头一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的除夕。这一年秦觏与诗人同在京师,交往密切。除夕之夜,诗人置酒待客,与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正当酒酣耳热之际,诗人却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于是趁着酒兴,发发牢骚,把满肚皮的不合时宜对朋友倾泄一番,希望这样能让自己过得心情舒畅一点。
偶欲閒行尽日斜,虎头幽径二龙沙。花无栏槛人无累,自在人看自在花。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一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向来三县拥皋比,衿佩诜诜喜得师。贤关此去齑盐味,又学元和韩退之。
忆昔绍定元,被命考廷策。偶过袁君房,玉墀日将夕。
案头得君文,喜跃越三百。张烛朗诵之,相与手加额。
若人作抡魁,馀子当辟易。时有详定官,嫌君多指斥。
众默余独争,言厉面发赤。紫宸一传胪,璧水推巨擘。
诸君始相贺,时相颇不怿。爰有小人儒,从旁肆蜂螫。
谏官工逢迎,霜简肆捃摭。此事人能言,本末甚明白。
暨于端平初,天夺老奸魄。散地起忠良,丘园纷束帛。
君老登瀛洲,讲筵赐重席。余亦试玉堂,朝有愈之迹。
啜茶熏玉虬,投饼呼金鲫。同校南宫文,等是西山客。
无何阵脚动,君出为方伯。馆中失名流,我辈苦叹惜。
西山遽仙去,局面日改革。余入对未央,苦语出肝膈。
淮南冤未消,元载家当籍。外党分牛李,内宠怙秦虢。
臣愚怀隐忧,厚地其敢蹐。虎须敢一编,龙鳞敢一逆。
自信填海隅,复中含沙射。移舟返蓬莱,伏隩甘冰檗。
君正舞莱衣,清香笼画戟。年丰富红仓,风顺多琛舶。
我舍抵是州,相望才四驿。幽栖懒及门,一再通书尺。
起家倅漳滨,始访二千石。居官未半期,台评又寻摘。
既罹关虎嗔,宜有人猫厄。归途抵温陵,除夜大促迫。
所亲有室庐,许我相假借。莲灯看烂红,柏酒浮重碧。
去家差不远,朋旧来络绎。雌堂在何许,一望弱水隔。
山鬼巧揶揄,室人交遍谪。平生重名检,义利最知择。
冷眼视舆金,宝身甚拱璧。世途赫赫炎,众手所共炙。
谁能效李锥,作计事钻刺。蒲葵安可常,秋至辄抛掷。
贵贱见交情,书门何怪翟。趋时岂不好,嗜古业成癖。
群飞任刺天,甘剪笼中翮。丈夫身计轻,忧国愁如积。
向欲恢三京,今日蹙五百。西蜀断咽喉,北军患肘腋。
流民满京师,戾气成疾疫。强寇恣咆哮,行人饱需索。
廷绅倒手版,淮帅羞巾帼。南海下蒲轮,西人望衮舄。
病剧乏良医,棋危需善弈。君行觐清光,何策输忠益。
急须息边尘,徐可寿国脉。任责属诸贤,臞儒老山泽。
屋后方池可沤麻,暗分流水过邻家。人间有地皆堪隐,不独青门好种瓜。
醴泉味虽旨,饮之令人狂。汤泉性酷烈,灌溉功非良。
异哉黄岭泉,涌出青峰旁。元液泻地脉,远脉通天潢。
入口漱冰雪,触石锵琳琅。一泓浸月色,满涧涵天光。
临之愧形秽,掬焉觉心凉。眷兹润下功,旱岁成丰穰。
涓涓信甘美,陋彼醴与汤。洁士犹故人,相契形已忘。
贪夫试来临,未酌先惭惶。卓彼孤竹子,终古同冰霜。
晓星千点乱,残梦据鞍醒。柳折灞桥曲,马嘶秦塞营。
溪波青玉镜,鸟语紫鸾笙。无限江乡感,诗情付旅程。
行行朱盖漾青阳,岸柳墙花满路香。更喜西畴时雨足,葱茏弥望长苗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