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到了自古以来的休假日,无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轻声吟来消磨时光。天低云重春日阴沉沉,室内宴席座上的人已经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没有紫云。凄风寒雨、时光匆匆催人很紧,审讯囚犯时间长了会损气,见到飞翔的鹤时感到自愧惊心。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即事:任事,作事。

休务:停止公务,即休假。宋人习用语。

坐:同“座”。

骎骎(qīn):疾速的样子。

问囚:指审案断狱等公务。

赏析

  上片从假日的寂寞写起。自古以来,人们在一起度假日,随意唱歌、吟诗等。说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颇有雅趣,其实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着描写了当前的天气情况:天幕低垂,云气浓重,造成了春日的阴霾。这一句写景并非闲笔,一方面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衬托出人内心的沉闷。而后写到与友人宴饮,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衬:“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这是两个无声的“镜头”:一个写人,一个写景,一个写室内,一个写室外,一个写静态,一个写动态(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句)一类诗句。在这里,苏轼用清冷、寂寥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对无言,只是以酒遣愁的离情别绪,以及内在的孤独感。

  下片“闻道”两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风流韵事,反其意而用之,说宴会并无美妓声乐之欢,以见其单调无味,郁郁寡欢。也可以说,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寻”紫云的故实,作了一笔反衬。苏轼再用“凄风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点透不过气来。苏轼为什么这样写,结尾处透露了此中消息,原来,苏轼长期为审案断狱等公务所累,每当看到鹤时,便忽然想到隐居生活的闲逸。话说得比较婉转含蓄,实际意思是说,对仕宦生涯感到厌倦,而向往林下的隐居生活。苏轼后来在《鹤叹》诗中写道:“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与苏轼自己在仕途上的进退联系起来,其意比较显豁,有助于读者理解“见鹤忽惊心”这一句的深意。

  全词,虽为送别之作,但叙写与议论的主要内容却是仕宦生活,表达得比较隐约和深沉,这种打破常规的作法是比较少见的。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东转运判官召赴汴京,路过徐州,苏轼作该词相赠。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秋侣有书无。谩嗟吁。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素飚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填空密雪借风威,深闭蓬窗昼掩扉。
待学仙人乘鹤驾,未容寒士泣牛衣。
连篇妙语千金重,满合黄柑数寸围。
细酌清樽酬夜月,更看庭树作花飞。

励志先须异众儿,观乾之象大哉词。莫轻操几从师乐,正是加餐努力时。

黄卷圣贤宜静对,青衿城阙戒荒嬉。昼为夜息何曾息,邻屋鸡鸣正仰思。

蓬莱窗外晓光分,梦觉初惊杜宇魂。但有吏供衙府喏,断无人到讼庭喧。

濛濛宿霭开湖面,隐隐更潮过海门。一水两州皆重镇,越清杭剧不同论。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下帘卧清昼,远梦生罗浮。觉来北堂上,素练横沧洲。

依稀三万六千丈,风吹绝壑红泉流。何人携持杂负戴,全家避地来山幽。

先生身骑乌牸牛,丹鸡白犬随行辀。鲍家小女两丫髻,手把芙蓉居上头。

惠怀之际那可道,万乘不洗金墉羞。王家宁馨失三窟,华亭鹤唳悲清秋。

回首铜驼洛阳陌,名士对泣新亭囚。伏波将军不受赏,丹沙欲就来交州。

大鹏讵可伍鹪鴳,跛鳖坐笑追骅骝。张生妙笔擅黔陬,令我逸兴生丹丘。

夙昔读书慕仙意,望而不见中心愁。十五婚嫁愿粗毕,青鞋快作逍遥游。

刀圭为我留井灶,此生未作坳堂舟。

鳞生雨后东西倦,雪落竹间南北枝。将母方勤弟行役,春风应满锦囊诗。

年年今日酒,多为菊花斟。歌管谁能那,芳菲乍可临。

罢场园赋入,闭户草虫吟。敢向誇朋辈,悠然岁暮心。

不羡道家丹诀精,秋来剩得影衾清;年华荏苒随流水,世态纷纭任沸羹。

未死犹期天寤醉,虽贫莫与命争衡;昔人风月思元度,我亦怀君同此情。

济南名泉七十二,我欲历览无端倪。玉环金线互联络,芙蓉柳絮迷东西。

南接石湾岂无路,北煮混沙应有泥。长生满井流不竭,百脉双桃难共提。

杜康酒醴凝湛露,孝感珍珠连蜜脂。贤清流庆人所慕,圣惠德馨名可齐。

登州道士漱玉至,金沙观音洗钵携。濯缨素取张侯宅,云楼疑通王氏溪。

胭脂浆水碧于染,白龙金虎光横霓。扈公望水澄为鉴,罗姑知鱼香可稽。

炉生紫烟晴冉冉,车碾芳草春萋萋。龙门苦苣君莫饮,白花胡桃谁敢梯。

鹿跑浅井远林汲,鱼池朱公行柳堤。共观趵突雪争立,常愿无忧云会栖。

王屋山人酌潢潦,樵隐使君閒杖藜。匡山书声已绝响,大明湖光犹曳绨。

故乡亦自好泉石,但恨未得穷攀跻。且还琼岛濯冰雪,何日皇华来遍题。

仙翁出洞口,笑我两鬓华。尘世累变更,翁貌长如花。

猎事应难属女工,院人名尽说居中。蛾眉狐媚唐家妇,逐鹿何曾用角弓。

延寿丹青本诳君,和亲犹未敛胡尘。穹庐自恨嫔戎主,泉壤相逢愧汉臣。

玉骨已消青冢底,香魂犹绕黑河滨。愁云暗锁天山路,野草闲花也怨春。

青山含霁色,联骑入都城。梵阁云中出,林钟雨后鸣。

风烟分胜地,岁月老尘缨。共抱登临癖,重来不负盟。

日日摛毫纪玉音,敢期清梦到山林。贾生对策曾前席,疏傅归来更赐金。

日月行瞻丹阙迥,烟霞归去草堂深。相看已是康衢叟,击壤无忘报国心。

过却春光懒出门,岂因富贵放金樽!事贪了彻从头问,书怕遗忘信手翻。

冷煖人情当自立,崎岖世道不堪言!平生家国惭无补,心迹知谁肯见原!

稚川初隐地,山邃枕如城。宝鼎丹何在,云衣骨亦轻。

养驯苍鹿放蓬山,走入烟霞唤不还。
明日群中寻却易,七星符在顶毛间。

盘盘出鸟道,杳杳行人村。斗起邛崃山,仄隘逾剑门。

天险溯开凿,未可常理论。阴阳分向背,旦夕殊寒暄。

连山走云气,倏忽同追奔。一峰独秀出,颇似岳势尊。

其下九折坂,劖绝割厚坤。况复急雨薄,万壑当昼昏。

回舆与叱驭,北辙视南辕。所志各有托,忠孝惟其根。

踟蹰两不决,心绪蚕丝繁。峭壁落井底,一发青天痕。

人生鲜百岁,只有名常存。勒铭匪易事,或用酬惊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