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告八从军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男子汉只要有一股勇气,又何必像我读许多书本。
尚勇武你的确超过了我,多才艺你对我启发很深。
你将去军队中施展才干,我无事在家里隐居待聘。
等你我成就了功名之后,我跟你学两疏回归山林。
注释
告八:名字事迹不详。告当为姓,与郜同。告八,排行第八。
一片气:一股勇气。
五车书:是说书读得很多。
好勇方过我:用《论语》典故赞扬告八勇力过人。
多才便起予(yú):用《论语》典故,夸奖告八有才而且能对自己有所启发。起予:启发我。
运筹(chóu):指谋划。
幕(mù):指军中帐幕。这句是说告八将入军幕中参预机密。
养拙(zhuō):即守拙,指退隐不佳。此句是讲孟浩然自己。
遂:成功。
两疏(shū):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

赏析

  孟浩然“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读了许多书,以求仕途显达,有益于社会。可是“欲济无舟楫”,仕途上屡受挫折,使他陷入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痛苦中。

  第一联“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描绘出一幅男儿要有英雄气、不必天天在家读书的景致,在武与文的对照中,明确揭示出全篇主旨,把诗人“儒冠误身”的不平之鸣,像江河开闸那样突然迸发出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表现了诗人才大难为用的愤慨心情。这种思想,是由于唐代社会积蕴着浓郁的“英雄”气氛,投笔从戎显然不是诗人的一时激奋之举,而是边塞诗人英雄意识和功名情结长期孕育而产生的结果。

  第二联借用《论语》典故,运用概括描写,以旷达的情怀称颂晚辈好勇多才,笔调轻松,感情真挚而又得体。从所用典故来看,告八当为诗人的晚辈。诗人用此诗勉励年轻人从军报国,极具壮逸之气,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理想,具有极强的震撼力量。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心中充盈着豪荡侠情和肝胆意气。有志男儿凭此足以立功边陲。诗人对豪勇意气的赞美之情,正是盛唐人心绪的真实流露。

  第三联承接前面的才气对照,再写两人的不同遭遇。一个“运筹将入幕”,一个“养拙就闲居”,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出对告八的鼓励和羡慕,流露出自己不得不隐居的苦情。这对当时人们在儒术之外,还重侠尚武的社会思潮作出了很好的揭示。

  末联写诗人借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的典故,以功成身退互勉,在消积申蕴含着积极和奋发,在隐逸中充满了幻想和期望,又告诫告八必须像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一样,知进知退,切莫贪恋禄位。功成名就之后又双双归卧田园的典故,以抒发诗人对告八必能恃才建功且会功德圆满的信心。这种热切期盼和信心,同样从一个侧面辉映出典型的盛唐面影。

  此诗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虽失意但无苦语,送友人而不见别绪,风格俊爽,颇有韵致。此诗奇句写告八,偶句写自己,句句对照,写得颇有特色。诗中处处闪现着男儿的豪情志节,充溢着一股不同于多婉约情调之宋词的阳刚之气。一方面写告八从军,鼓励他上进;一方面写自己,想求功名后身退。诗中处处照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以功成身退的“两疏”互勉。写得既真挚而又得体。诗人借送别告八从军,抒发了自己“魏阙心常在修,希求立功成名”的思想,发出了书多无用,功成便退的感慨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

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清台有日占云气,一丈丰碑夜贯虹。

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沈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憔悴。憔悴。又是落花铺地。
益部烦分陕,金陵起御戎。
逢时身已病,忧国志弥忠。
廊庙訏谟外,丘园梦寐中。
弹冠与归老,盛节有初终。

子牟魏阙心,身在江湖外。安知山林隐,不若居廛大。

心苟无所羁,居然谢尘械。莞然碧山笑,赘甚愚溪对。

无处写闲情,意与云俱在。

明光甲挫三言内,悉怛谋亏一算间。
成败关心不瞑目,我今无此只应闲。
一隔音尘月屡迁,忽收来问涕潸然。
栖迟册府吾如昨,流落江村汝可怜。
梦里漫成池草句,愁来空诵棣华篇。
卑飞暂尔无多恨,会有高风送上天。
为醒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莲漫地生,
最爱多情白翎雀,一双飞近马边鸣。

梦绕康王酌水帘,不知身世宦东南。苏仙忽饷焦坑品,子尚浑凝晓露甘。

便遏鼻雷醒睡思,仍浇舌本发清谭。搜枯破闷功神速,数到卢仝椀两三。

鸡不可使守门,狗不可使司晨。驱车梁弱水,日暮空悲辛。

我欲乘风谒阊阖,虹蜺弥天云雾合。九关虎豹森骇人,长跪陈辞阍不荅。

错石作玙璠,鬼神惊见欺。截梁为欂栌,般垂拊膺泪交颐。

冲风结玄冰,道恶不可履。巫咸上天去,泽冻神蓍死。

我欲竟此曲,此曲多苦声。鸿雁向天北,因之寄遐情。

一赋何曾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
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昔闻有士黄山巅,讽经报母多岁年。板阁有客夜投止,声彻三界悲人天。

有时狂风越岭至,咻若有物伏户边。黑云蜿蜒迸入室,经字俄翳灯难然。

精诚向母愿无尽,虽有异感心不迁。我今诵经庐山里,冀瘳女疾中悬悬。

天伞盖云衣服云,忽若飘拂周大千。尘根悠忽少精进,远隔净域犹天泉。

安得诸根箭脱弦,我亦身坐西方莲。但求漏果世缘重,寸心遥爇香炉烟。

跃鱼甚微细,解转秋江漪。一静未满刻,一动辄移时。

岂由鱼乐乎,或是水性之。商量未渠稳,风急芦花低。

藏身无地古难堪,赙葬何人为脱骖。樊子未来谁主后,缇萦犹在胜生男。

十年往事如春梦,千古遗经忆夜谈。一片羁魂招不得,暮天黯黯冷云昙。

叹息归来晚,园林亦自都。疏篁新茁笋,乳燕倍添雏。

喜雨诗成轴,看山画作图。酱醯资豆麦,伏近笑无储。

三五肇人极,圣道何巍巍。
夏殷逮成周,文风渐弘开。
吕政绝天纪,残苛恣雄猜。
万姓坐涂炭,六籍成寒灰。
自谓世无敌,沙丘忽崩摧。
阿房乐未央,长城空怨堆。
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千古骊山下,秽德衔余哀。

独余清梦绕长松,醒着青鞋逐梦踪。爽气来迎四五里,野桥经渡两三重。

犬驯舍外欣曾识,鸟啭樽前说昨逢。路熟不愁归路晚,莫令回首日高舂。

少年词赋拟相如,晓入彤墀夜直庐。谢病屡移江表疏,买田曾卜桂阳居。

莫惊春晚淹行李,想念时危畏简书。闻说苍生占出处,诗成应是倚楼馀。

龙楼实九重,薄寒殊复早。玉阶泫清露,铜池结秋潦。

霜被守宫槐,风惊护门草。之子擅文华,纵横富辞藻。

舒锦惭光丽,握珠谢奇宝。愧予非工文,何用披怀抱。

雪霁山门出,云空塔影遥。烟花韦杜曲,踪迹汉唐朝。

碑跌横蜗壳,江痕伴野烧。夕阳归路晚,明月迥春霄。

竹杖寻源入上方,满山槲叶晚苍苍。乱碑零落游人少,一道飞泉下夕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