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 /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我们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在东。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多日来借酒消愁,是那么的伤怀寂寞;在寒食的禁烟中,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想寄封信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注释
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多用于写爱情的诗。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指代女子
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淡淡:轻微的意思。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
萧索:缺乏生机。禁烟: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旧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鱼书: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赏析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颈联叙述自己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恃写镜头:“油壁香车”奔驰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而又倏忽散去。写的都是物像,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车是这样的精美,则车中人的雍容妍丽,可以想见。然而这样一位美人却如巫山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再,怎不令作者怅惘。“映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浓密的爱情气氛。但“云雨巫山枉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幻。首联写得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卷一)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眼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晏殊在《鹊踏枝》词中有“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情景与本诗类似,都有一种难言之隐。

  但这首诗寓意更深。“知何处”,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怅惘;“处处同”则已无疑可置,只有绝望之情。这种情绪在首联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结句点破,情长怨深。“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此联“妙在能使人思”(钟惺《古诗归》)。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幽迷怨旷。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怨别”乃全诗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语言最深处。“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处处同”则是怨的高潮。章节之间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也都以“怨”贯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过比拟手法表现出来。“油壁香车”、“峡云无迹”、“水远山长”,托物寓意,言近旨遥,“婉转附物,怊怅情切沙(《文心雕龙》)。其三,写景寄兴,“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语,却渗透、融汇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蕴藉传神。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你喜欢
公望岩岩映广东,曲江重见旧家风。
威行草木霜争肃,春到湖山雪自融。
至喜此心鱼鸟共,去思前日吏民同。
从今不复忧兵火,却敌如公笑语中。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月冷风清三径竹,猿啼鹤唳一窗云。
开门放入前山翠,试把星儿柏子焚。

煌煌勋业绘凌烟,共说韦平有世贤。黄閤紫枢名将相,凉台燠馆半神仙。

百年富贵真槐国,一日清閒胜葛天。祇恐九重方侧席,东山未许遽高眠。

白鸦谷口叶盘秋,荔子今无驿使求。零落共谁一笑粲,殷勤为报赤心投。

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冻瓶粘柱础,宿火焰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窅娘侧足跛行苦,楚国纤腰饿死多。说向妆台供媚妾,人人含笑看梨涡。

溪桥回转鸟声微,杖屦萧萧两布衣。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风落日采薇归。

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

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仙风道骨鹤仪形,暂别红尘眼便青。渡海寻僧过竹院,还家教子读金经。

问将爵里咍咍笑,说到禅机款款听。一食不忘生种在,知君早已断荤腥。

好个杏花时。只怕寒欺。东君无意惜芳蕤。雨横风狂都不管,尽被禁持。瘦损一分肌。着甚医治。一天春恨没寻思。怎得丁宁双燕子,说与教

朔雪三冬暮,同云万里间。昊天还质素,长路失幽艰。

舞急低仍举,吹多去复还。增高元稍稍,投隙故閒閒。

积卤输盐浦,飘沙聚玉关。怒涛狂振海,叠巘坐移山。

喜厚犹多积,憎繁讵得删。旗幡高卷野,尘壒密通阛。

点缀林芳乱,装褫石藓斑。户斜遗尺剑,窗缺置连环。

圭璧衣裳会,闾阎米粟颁。折篁终不屈,乔树顿堪攀。

纨洁裁歌扇,珈明耸髻鬟。运筹思巧历,语异叱神奸。

冻笔无由捉,强弓不易弯。雁号随雀瞀,龙蛰并鱼鳏。

坎辟威权厉,阳芽势力孱。晦冥愁运促,温燠怆时悭。

畛域通三壤,涂泥洎百蛮。暝鸡矜喔喔,宵犬事籋籋。

踠足伤骐骥,迷群失鹭鹇。制书思籀颉,议巧谢倕般。

蚊翼腾空曲,芝英擢野菅。藩篱容月魄,轩陛绝人寰。

感物徒酸鼻,明心肯汗颜。露肌寒得胗,直指冻成裤。

檐罅风号劲,炉灰火逗殷。猎狂怀塞漠,渔乐记江湾。

饮乏枯瓢弃,磨稀古铁顽。莫欺东郭履,不愧半通纶。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捷书飞奏入明光,邦伯荣封位定襄。
边阃到今方得将,漠庭从此不称王。
正愁白发逢多难,忽对青春喜欲狂。
却愧无缘走相贺,典衣聊自醉壶觞。

龆龀初授经,传家惟四始。和平兼温厚,颇识风人旨。

貌遗留乃神,理合变其体。方员无定形,勿学涂印玺。

作为冰雪词,独赏无人喜。何用黄金鎞,与世刮眸子。

白日不再媚,黄花无终期。美人入我怀,援琴写寸私。

明月流丹楹,照见金玻璃。杯空明月在,对此重悽其。

尘哗何扰扰,一笑喜逢僧。茶话留宾榻,莲经照佛灯。

宝山居胜地,星水透层冰。有分诗缘里,何劳白眼憎。

轻波飐鸭头,小艇翔燕尾。
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
云尽晚寒轻,日长春睡美。
汀芜翘碧茅,岸树裹红蕊。
江浮清镜中,山入翠屏里。
蜀鸟已惊心,巴猿犹恻耳。
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
谷莺歌尚慵,樯燕舞何喜。
落日浪鎔金,残花风翦绮。
斯游兴最多,了不知行止。

桑海多传变徵音,钜篇谁解读亭林。依然清庙明堂体,未肯亡明一寸心。

入我襟怀在此间,西峰不独一员山。何人解向红尘洒,对景能消白昼閒。

帘放竹猗秋水碧,栏扶花亚夕阳殷。披衣兴到馀酣处,桨打溪头弄月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